汶川十年镜头无尘|施剑平的自选照片:他们让我感到心安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李知觅
2018-05-12 15:3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编者按】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外众多媒体记者前往灾区进行报道。2018年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澎湃新闻特别策划《汶川十年·镜头无尘》系列报道,与当时深入灾区的九位摄影记者对话,发掘影像背后的感人故事。施剑平在震区把镜头对准了在现场救援的战士。当他看着这些人民子弟兵冲破黑暗挺进北川的时候,他的心里又有了希望。

【澎湃对话】

澎湃新闻:什么时候抵达灾区开始采访,什么时候结束的?

施剑平:2008年5月13日我在浦东机场等有空位的航班飞往成都,等了一天,晚上十一点左右才抵达成都。在灾区一周,5月19日结束拍摄。

澎湃新闻:10年了,关于那场地震,闪回你眼前的第一个画面是什么?

施剑平:第一个画面应该是浦东机场候机大厅电视里播放的“5·12”地震死亡人数初步统计表单。当时我在候机大厅等航班,但每架飞机都爆满。我对灾区现场情况的了解又有限,只想快点赶到现场。在焦急的等待中我看到电视里播放的那张死亡人数统计单,很震撼。

澎湃新闻:在地震现场采访的经历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

施剑平:在灾区采访拍摄时,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下意识地举起相机拍摄,之后再进行筛选。在北川我遇到过一次抉择,让我印象深刻。当时我被一声微弱的呼救声吸引,发现一位老人被一块滚下的巨石压在墙角边,一根钢筋从他的腋下穿出。巨石起码有两层楼高,他的下半身已经完全压扁了。由于地点十分隐蔽,根据当时的情况判断,老人根本无法被救出。他叫住我想让我帮他,当时的我选择收起相机不再拍摄,因为我能明白将镜头对准一个濒死的人是一件极其残酷的事情。我把身上带的两个苹果和一瓶矿泉水给了老人,安慰他说去找人来帮他,虽然我知道老人是不可能被救出来的。随后我去找救援官兵,把情况和地点告诉他们后,就去进行其它采访拍摄了。当天结束拍摄后,回撤的路上我经过那块巨石。那边盖了一块床单,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滚落在一边,老人应该是没了。

澎湃新闻:报道汶川地震的经历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施剑平:我是一名跑突发的摄影记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拍摄一些生离死别的画面。照理来说,我是有一定心理素质的。汶川大地震应该是我能想象的新闻现场的终极了。目睹了太多的生死场面,有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变得很麻木,甚至不愿意拿起相机。我时常想起北川县城一位父亲,他独自用铁锹挖着自己倒塌的家,他的亲人都被埋在下面。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总有一种很强的负罪感:灾民们什么都没有了,而我结束采访后却又能过上正常的生活。

在经历了半年左右的低谷期后,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不再害怕未知的恐惧,更加敬畏大自然,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生活。

澎湃新闻:在灾难报道中,什么是“好”照片?

施剑平:我认为能够感动读者的照片就是一张“好”照片,但“好”照片是很难拍到的,有些画面可以感动自己但却不一定能感动别人。我认为在灾难现场摄影记者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客观地记录现场画面。在第一轮拍摄结束后可以找个地方坐一坐,冷静一下整理思路,挑选一些有新闻价值的人物进行深度跟拍。因为读者在初步了解了灾情信息后,会想要看到更多深入、详细的报道。

我几乎没有拍摄任何太血腥的画面,我更偏向于记录人性的闪光点。在北川经历的那两场劫后余生更是影响了我的报道方向,我选择把镜头对准那些有关救援的故事。每个岗位的人各司其职,还有很多普通人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别人,根本不需要动员。在这类突发灾难发生时,人性最本源的东西就迸发出来了。

澎湃新闻:当年的采访中有什么觉得遗憾的?

施剑平:由于时间仓促,镜头里的很多人物没有留下名字和联系方式,打听不到他们后来的情况,这应该是个遗憾吧。我一直记得绵阳九州体育馆里的那个红衣妇女,也不知道她有没有找到家人。

2008年5月14日凌晨,四川省绵阳市九州体育馆,一位失去亲人的灾民在凌晨独自哭泣。施剑平 图

【影像故事】

2008年5月13日晚上,在上海机场等了整整一天的施剑平终于坐上了飞往成都的航班。在这趟深夜航班上,除了像他一样急切想赶往现场的记者外,还有许多在上海工作的四川人,他们已经与家里失联超过30个小时。一路上,机舱里静得只能听见空姐推着餐车来回走动的声音。

5月14日清晨,辗转搭乘了拖拉机、摩托车的施剑平,终于站在了北川县城入口处。两块近五层楼高的巨石掩埋了通往县城的唯一道路,阻挡了救援人员和大型救援机械。抢修道路的战士们经过连夜的工作,在一旁打通了一条狭窄的通道。

巨石的另一边是已经成为废墟的北川县城。那里所有的房屋都支离破碎,周边的山峰像被刀切了一块。一面巨大的旅游宣传广告牌告诉人们,这里曾经那样风景宜人。这是施剑平第一次身处地震现场,在肾上腺素作用下,他一路小跑着冲进北川。

超过24小时没有睡觉,施剑平有些筋疲力尽。在北川职业高中,他遇到一群在操场边短暂休息的战士。施剑平坐到他们身边,也准备休息片刻。

忽然间他听见地底下传来类似敲击钢管的声音,一秒后整个地面开始剧烈震动,远处的道路好似水面般上下起伏。震动持续了几秒,周围突然一片寂静。紧接着又是一阵骚动,有人奔跑着呼喊“又地震了!堰塞湖要垮了!所有人马上撤离!”。施剑平愣在原地,一名战士见他站着不动,拉着他拼命往前跑。奔跑间,施剑平甚至有了把身上两台相机扔掉的念头。他慌乱地向后望去,看到很多救援战士们仍背着伤员咬牙向高处冲刺。这一场劫后余生对施剑平的报道方向产生了极大影响。他开始把镜头对准这些奋不顾身的解放军。

2008年5月14日,北川羌族自治县老县城,“堰塞湖垮塌”警告发布后的撤离。施剑平 图

2008年5月14日,北川羌族自治县老县城,大批解放军战士顺着新开辟的小路进入县城。施剑平 图

2008年5月14日,北川羌族自治县老县城,解放军战士在转移伤员。施剑平 图

2008年5月14日,北川羌族自治县老县城,解放军战士从废墟中救出一位老人。施剑平 图

2008年5月14日,北川羌族自治县老县城,解放军战士在转移伤员。施剑平 图

施剑平沿着刚清理出的道路往县城里走,一群军校学生兵在转运一名刚获救的幼儿,孩子在担架上安静地喝着牛奶。施剑平被这一幕深深触动,透过相机,他在这群十七、八岁的青年身上看到了军人的光辉。

2008年5月14日,北川羌族自治县老县城,解放军战士在废墟中救出的孩子。施剑平 图

第二天,他去到了成都凤凰山军事机场。机场的草坪上停了许多军用直升机,救护车一辆接一辆朝它们驶去。穿着白大褂的人匆匆登上机舱,直升机随即相继飞离机场。打听得知,这些直升机都是往震中运送医疗人员和救援物资的。
2008年5月15日,四川省成都凤凰山机场,直升飞机不断从灾区运出受伤灾民,同时往灾区运送医疗物资。施剑平 图

施剑平跟着一辆返程的救护车来到了成都人民医院。这里停满各地前来支援的救护车。医生们时刻在门口待命,一有救护车停下他们就冲上前去。

在地震发生后的几天里,施剑平见到每个岗位的人各司其职,全国人民空前团结。一种崇敬感在他心底油然而生。他把镜头对准了这些前往灾区救援的年轻人、排队捐款的市民们……

2008年5月16日,四川省成都市,志愿者们在大街上接力搬运救援物资。施剑平 图

几天后,施剑平在绵竹看到了一个运行井然有序的“抗灾社区”。临时搭建的蓝色帐篷组成了“手术抢救区”,医护人员们在这里救治病人。

2008年5月17日,四川省绵竹灾民安置点,医护人员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做手术。施剑平 图

附近的村民准备了粥和馒头分享给灾民们。灾民们穿着各地捐赠的衣服,在食品发放点前排起了长队。

2008年5月17日,四川省绵竹灾民安置点,等待领晚饭的小男孩。施剑平 图

在灾民临时安置点的帐篷前,施剑平遇到了一对父女。父亲一脸愁容地望着仅有的家当,女儿从背后抱住他,他们养的小狗静静地趴在一旁。

2008年5月17日,四川省绵竹灾民安置点,一脸愁容的父亲和女儿。施剑平 图

5月19日下午,施剑平搭乘航班回上海。在几万米的高空,大家一起为这场灾难哀悼。他闭上眼睛,真诚地祈祷四川越变越好。

2008年5月19日下午2点28分,在成都飞往上海的航班上,全体乘客为汶川大地震的遇难者默哀三分钟。施剑平 图

【摄影师档案】

施剑平,男,1976年生于上海,2003年起供职上海《青年报》。

    责任编辑:陈曦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