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红色故事·中共第一个党刊是怎么诞生的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官网
2018-05-07 17:07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信步一大会址陈列室的橱窗前,也许您并不会留意到有这样一本纸张已经泛黄的刊物。然而,就是这本看似寻常的刊物,在九十二年前的旧中国,却宛如一盏指路明灯,给中国共产主义者照亮了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的道路。它,就是《共产党》月刊。

让我们一起追溯到1920年的中国。

那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中国先进的革命青年热忱地向往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学说。特别是其后中国共产主义者的早期组织在各地相继形成,大家迫切需要一个向各地共产主义者传播马列、宣传建党学说,介绍十月革命经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情况的党刊。

时代在召唤,人民在诉求,就在这个时候,1920年11月7日,即俄国十月革命三周年纪念之日,由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刊《共产党》月刊,便应运而生了。

新生事物总是会遇到种种挫折,月刊的出版,也同样不是一帆风顺的。刊物的主编李达同志是在十分险恶的环境下主编《共产党》月刊的。当时的反动当局严禁“过激主义”言论,追查“共产主义宣传”,像《共产党》月刊这样的刊物,自然是要受查禁的。因而,编辑部的处所,刊物的印刷、发行都是及其机密的,文章也不能署真名。

《共产党》月刊的编辑部一直设在李达的寓所,最先在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弄2号),后来李达搬往辅德里625号(今成都北路7弄3号),编辑部也随之迁来,设在不到六平方米的一个简陋亭子间里。

尽管如此,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正当月刊第三期即将付印出版前,法国巡捕房突然派密探来干扰,致使这期中的首篇文章,失去了原文。现在留下的那期有一页空白就是因此而“开天窗”的,此页印着“此面被上海法捕房没收去了”一行醒目的大字。敌人的破坏并没有吓倒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也没有能够中断他们的建党活动,更没有使这盏指路明灯失去光芒。

创办初期,经费筹措困难,这意味着刊物可能因此被迫终止。当时,编辑部的成员,都是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大多担任教师、编辑等社会职业,只能靠微薄的薪水,勉强维持生活。没有钱,怎么办?李达和在商务印书馆当编辑的沈雁冰商量,由月刊社成员写稿子卖给商务印书馆,以稿酬作为运营经费,这才解决了燃眉之急。正是在同志们以建党为己任,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才保证了月刊的继续顺利出版。

应该说,他们的条件是艰苦,物质是贫乏的,环境是恶劣的,然而,他们的思想是进步的,意志是坚定的,精神是崇高的。

月刊上不少珍贵的译文,为早期共产主义者了解马列和共产党的知识,以及从事建党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理论武器,就连许多译者自己也从中受到很多教益。在回忆为《共产党》月刊译文时,茅盾这样说:“通过这些翻译活动,我算是初步懂得了共产主义是什么,共产党的纲领和内部组织是怎样的……”育人育己,教学相长。由此,可见一斑。

《共产党》月刊的出版,适应了建党的迫切需要,受到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热烈欢迎,流传至广,影响至深,甚至远在海外勤工学生也将其作为不可或缺的读物,并在革命分子中广泛流传,从1920年11月7日创刊,至1921年7月党的“一大”后停刊,共出版六期,最高发行量达到五千份。

当时,由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认为《共产党》月刊和《新青年》在内容上有所重复,建议两刊合并,代之以一份新的周报。自此,《共产党》月刊停刊。尽管月刊存在时间不长,但对党建工作,对传播马列主义的建党学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高度赞扬月刊不愧为“旗帜鲜明”四个大字。

1961年该刊由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调存本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现为馆藏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今天,大家眼前的这本《共产党》,早已不再是什么“机密”了,正静静地躺在一大会址纪念馆二楼陈列室的一角,可是瞻仰“一大”会址的广大党员和各界群众却经常在它面前驻足、凝思。

《共产党》月刊在中国树起了第一面共产主义的鲜艳旗帜,喊出了“共产党万岁”响彻云霄的口号。它是一份闪耀着革命光辉的刊物,在建党的关键时刻,对于统一思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党的诞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对于党的创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光昭后世,是永远值得纪念的。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余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