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101》:如果不能让人掏钱,女团是没有明天的

戴桃疆
2018-05-03 16:27
来源:澎湃新闻

有个奇怪的现象,抄袭外国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国产作品大都比那些买了版权的成色更佳。虽然抄袭作品也不是没有失手的,但大多都能抄得其神髓,买了版权的结果就是展示自己消费者作为上帝的权力,使劲祸害。

买了版权的《创造101》,无论在影响力还是在话题性上都不如没买版权的《偶像练习生》。原因得从两方面来谈:一方面是节目自身改编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本土女团制造的问题。

经过《偶像练习生》的洗礼,《创造101》的整体赛制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已经不陌生了。但是从节目剧本上看,《创造101》的气质更像是帮助观众重温《超级女声》红火的那两年。

和从普通女孩中发掘有成为偶像能力的《超级女声》不同,《创造101》是一档为了打造本土女子偶像团体而生的节目,参与者都应该是迫切渴望成为舞台主人公的人物,她们可以不完美,才艺等方面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瑕疵,但心理建设应该做好。

在这种节目里让观众听到已经参加过很多综艺节目、有一定知名度的练习生说出“开口唱歌鼻子会酸”,当然会有一种恍如昨日《超级女声》看普通人蜕变成舞台霸主的感觉,就差耳边响起卡朋特乐队的那首《昨日重现》了。

除了在众人面前唱歌开口鼻子会酸的,节目中要出现拒绝站在舞台中央的、很努力但从顶级一跌到底的……《创造101》的剧本除了熟悉的、属于昨日的本土感,还有一种刻意的、人为制造戏剧感,靠大起大落强化综艺节目的剧情,完全不考虑这档综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这档综艺最终是要推出一支女子团体组合的,也就是说整档节目都是用来供选手展示自己魅力、努力向观众推销自己的。商业偶像刺激的其实是一种消费行为,展示自己的脆弱和不幸、眼泪和伤痕是乞讨,是街头行为,偶像是要站在舞台上的人,是流行文化中的美少女战士,不需要怜悯和同情。本土节目习惯性卖惨,但一档打造偶像的节目并不适用。

《创造101》的练习生整体实力比《偶像练习生》强了不是一点半点。但《偶像练习生》能够有话题感,原因在于抛开业务能力不谈,不真情实感地选定某个练习生作为应援对象的话,《偶像练习生》也可以当作一档搞笑综艺来看。

国内观众看综艺的大多图个乐呵,无论什么类型,只要能给观众带来欢乐,它就能够成功。《偶像练习生》乍一看是偶像选秀,再一看可能就是《动物世界》,有各种可爱活泼的小动物,当然也有适者生存的残忍法则。《创造101》是女孩子的世界,乍一看是偶像选秀,再一看可能就是《后宫·甄嬛传》,原本个个可爱的女孩子在竞争中不断被激发出人性中的其他面,这和综艺节目制造快乐的宗旨不太对路。

男子偶像选秀和女子偶像选秀对比来看,明明是女子偶像预备役选手整体水平更高,但境遇却反其道而行,除了节目自身的因素,社会因素也不能忽略。

国内重唱不重跳,对唱功的评价标准也比较单一,发挥稳定、气喘得匀、音飙得高就算唱得好,对舞蹈没有过多的追求,包括两档街舞节目在内,没有一款主打舞蹈的节目大红大紫,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了。如果不能推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热门歌曲,女子团体很快就会被遗忘,反而不如单项出众的独唱选手,可以以天赋、技巧取胜。

再者,构成国内粉丝主要性别的仍然是女性群体,女性群体不缺少偶像,缺的是投射欲望的对象,更确切地说是那种能够公开地、大声呼喊出欲望的对象,对于大部分女性而言,能够成为这个对象的仍然是男性。男性成为偶像更容易一些,就眼下的状况,男性成为本土偶像实在太容易了。

和早期的女子团体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构成当下女性偶像粉丝群体的女性受众,不再需要来自偶像的指引和陪伴。多元文化盛行的时代,处于成长阶段的女性还可以接受女性作为成长的伙伴甚至标杆,但在主流文化一统天下的当下,女性受众的成长标杆固定在了热情大方、青春洋溢、左手事业右手家庭的特定类型上,在一个仍然存在婚恋禁忌的行业里,偶像很难达到要求。在陪伴感被网友、主播完成圈地的时代,女性偶像至多只能提供的是妆容、穿搭上的模仿样本。

韩流模式的语境下,偶像团体是消费社会产物,而且拥有成熟的偶像消费市场,国内这个市场从生产者到消费者都并不成熟,娱乐公司群雄逐鹿的状态下,培养女团种子选手不过是分散风险的一种方式,专攻偶像制造的公司成果更引人注目一些,但整个市场缺乏真正有影响力的培育者。

偶像是生产消费符号的一个环节,如果不能成为被消费对象,不能在生产女团的同时培养出习惯掏钱的市场,女团是没有明天的。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