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文保志愿者:这里有片尚未被承认却面临棚改的明代建筑群

福州老建筑团队
2018-04-26 16:33

在旧城改造中,如何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对非法定文物,是中国很多城市面临的难题。这些非法定文物,可能具有极高的文化遗产价值,却因各种原因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近日,有人发现,福州市连江县的棚改地块内在拆除旧房,其中包括一片明代古建筑群。截至4月25日,拆除已停止。

2018年3月,福州市连江县启动了玉荷西路两侧“棚户区”改造计划,改造面积达179.43亩,征收房屋面积达18万平方米,涉及1300户。据媒体报道,改造计划将“彻底改变原有面貌”,建设现代化居住小区。

但这里的 “棚户区”,恰是千年古县连江最精华的孑遗——明代建筑群。

福州连江县,古称温麻。历史上溯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由侯官县温麻船屯设立温麻县,为福建最早的5个县分之一。唐武德六年(623年)重新设县并改名连江。天宝元年(742年),县治迁至今址,“北枕龙漈,南瞰鳌江”,因城域形似展翅南飞的凤凰,又得名“凤城”。

连江县城内有建于唐宋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仙塔,也有传说三国时期的遗迹“铁竹篙”,以及沿用温麻县名的温麻庙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但这些文保单位多为祠堂和庙宇。在连江县城保留下来的数片明清民居建筑群中,只有3处(2座明代、1座清代)未定级的“三普”文物点。而去年公布的48处“连江县第一批历史建筑”中,县城范围内却无一座建筑上榜。

没有等级的文物点——孙察院故居

在连江县城的明代古建筑群中,最知名的一座明代民居是孙察院故居,这座建筑集明代建筑之大成,目前却是一个没有等级的文物点。

孙察院故居,即明监察御史孙钦的故居,孙钦生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永乐十二年(1414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拜湖广道监察御史,“居官有德,政声颇显”。后因丁忧返里(指因父母丧事而辞官还乡服丧期),洪熙年调为浙江道监察御史。据孙氏族谱记载,正是第二次任御史时,孙钦迁往县城、构建豸府(指官员府邸)一座,即今天看到的孙察院故居。其“画栋雕梁,美仑美奂,厅柱大至一人不能环抱”。

孙氏族谱中的相关记载。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来自福州老建筑团队

“大至一人不能环抱”是有多大?现场测量,其厅柱直径达42厘米,这是一个在民居建筑中几乎见不到的柱径(民居建筑一般为20~30厘米)。

由于明代洪熙仅有一年,可以推测该宅建成于宣德年间,距今近600年。这样的时间跨度,已是国内民居建筑中的翘楚,也是福建目前发现实物与记载一致的最早民居建筑。即使还有更早的民居,也没有哪座保存得如此完好,且规模如此宏大。

孙察院故居原为四进院落,首进门房在上世纪50年代修建八一六西路时拆除,四进花园在抗战时被日军飞机炸毁。现存为二进、三进院落,其正座均为面阔五间、进深九柱的巨构,在福州民居中极为罕见。

孙察院故居大厅

前座(二进)大厅极为宏伟,三开间的厅堂面阔达到12米,这与三坊七巷中最宽阔的大厅相当。厅的高度将近7米,已达到福州明代民居厅堂的极限,但这还不是真正的顶端。大厅抬梁构造的后部,是完全穿斗做法的阁楼,用假倒水屋面(室内的另一重屋面,看上去如同真的屋顶)分隔前后的空间。真正的屋脊位于厅后一个柱位处,高度近9米。

孙察院故居测绘图纸(来源:《福州民居营建技术》)

大厅最核心的四根木柱,其直径均在40~42厘米之间,并且柱脚微收呈梭形,与福州罗源县的宋代陈太尉宫(国家级保护文物)的做法一致,反映了宋元梭柱的遗风。

梭柱做法,孙察院故居(左图)罗源陈太尉宫(右图)

木柱上使用圆形截面的扛梁,而非后来普遍使用的扁作梁,而且用料粗大,符合早期木构“肥梁胖柱”的特征;扛梁下皮起䫜(音同“凹”)刻线与陈太尉宫极为神似,均为宋元遗留下来的做法。

独特的起䫜做法。孙察院故居(左图)罗源陈太尉宫(右图)

梁架大量使用柁墩、斗栱组合的抬梁结构,是明代时期福州常用的厅堂结构。其中柁墩与替木的蝉肚、缠枝、卷草纹样是明代建筑雕刻细密精致的典型特征。这些做法在闽侯县南屿镇水西林明清建筑群(已公布为省级保护文物)中建于明嘉靖年间(16世纪中叶)的林春泽、林应亮故居中可以得到印证。

明代时期福州厅堂的结构:孙察院故居(左图)闽侯南屿林春泽故居(右图)

大厅的正中扛梁上放置着一根遍施彩绘的灯杆。不同于清代粗大的六角形,这个灯杆是一根细长的圆木,绘有云鹤、缠枝、牡丹、宝相花等,至今金光熠熠。这样完好的明初灯杆,迄今在福建只发现这一处,恐怕在全国也很罕见。

孙察院故居彩绘灯杆

厅堂前后隔架做一斗三升斗栱,弯枋底部雕刻连续的卷草纹,形状如虎眼,称为虎面纹。这种做法仅在闽东明代早中期建筑中出现过,因此也是断代的标志之一。

孙察院故居的虎面纹

因此,连江的孙察院故居,集明代建筑之大成,极可能是福建民居实物研究的原点、福建明代木构的标准器、中国早期民居建筑中的瑰宝。如果要用一个文保等级来衡量,那么由前所述,恐怕得是省保起步、国保不虚。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瑰宝,在十年前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后,至今仍然只是一处普通的、没有等级的“文物点”。甚至,据周边居民说,未来可能只保留现存的前座,而已经严重倾斜和漏雨的后座则被视作一般民宅处理。这可以减少保护数量或面积,避免麻烦和责任,并获得更多空地。

该如何对待孙察院故居,可以参考其他文物的状况。同样在“三普”中发现的明代木构、全国现存最古木廊桥——福建省建瓯黄村值庆桥(据墨书应为集庆桥),桥梁上书“大明弘治叁年”(1490年),一经发现立刻上报并入选“三普百大新发现”,紧接着便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无意外,即将跻身下一批国保行列。

建瓯黄村值庆桥

再看类似的明初民居。安徽黄山程氏三宅,因三处住宅皆为明代建筑,户主又皆姓程,故俗称“程氏三宅”。其年代跨度由明初至明末、清代,是徽州明代民居的典型代表。早在1981年,程氏三宅便成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是黄山市开放的历史文化景点。不过,程氏三宅所处的柏树古街区,周边原有的十余座清代传统民居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完全新建的仿古商业街。据媒体报道,改造后只剩程氏三宅,可看的古建筑不多。以前游客不少,外地及本地人都喜欢来;改造为仿古商业街后,有时几天也来不了一位游客。

安徽黄山程氏三宅(照片来源:维基百科)

22座明代民居,7座即将面临棚改

目前,孙察院故居还不是一座孤零零的盆景。自古以来,这一片就是连江县凤城镇西南街社区的核心地带。孙察院故居周边200米的范围内,还有孙氏后代的两座大宅,一座建于明中后期,一座建于清代;还有八一六西路、爱国路上的三座明代民居,以及许多清代及民国的传统建筑。

“福州老建筑”团队已发现了至少22座明代民居、宗祠建筑,除孙察院故居等2处明代民居为文物点外,其余都没有任何身份。它们“躲”过了文物普查,“躲”过了历史建筑普查,却等来了“棚屋”的帽子。

目前,福州老建筑发现的22处明代建筑名单如下(不完全,随调查进行还在增加):

中山路25号(位于此次棚改范围内)、中山路81号(位于此次棚改范围内)、中山路97号(位于此次棚改范围内)、中山路103号(位于此次棚改范围内)、爱国路56(或58号)孙氏新厝里、爱国路孙氏新厝里斜对面一座、爱国路136号(位于此次棚改范围内)、八一六西路62号(位于此次棚改范围内)、八一六西路70号(位于此次棚改范围内)、八一六西路孙察院故居、青年路94号、下林前路林氏宗祠、下林前路林氏祖厅、建国路77号对面一座、建国路77号隔壁一座、建国路89号、建国路93号、建国路93号对面一座、建国路98号、建国路105号、建国路114号、建国路120号。

根据连江县2017年至2020年棚户区改造规划,以上22座建筑,有7座在本次征迁范围内,剩下的15座,也全部在未来两年“棚户区改造规划”范围内。若不是此次“棚改”,我们可能不会知道,福州明代民居最多、最集中的县城连江,究竟还有多少文化遗产的宝藏。

连江明代民居群的价值

连江的明代民居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价值普遍极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建筑年代覆盖明代早、中、晚期,抬梁、穿斗及混合结构特征明显,类型丰富,与同时期福州其它明代民居互为参照,反映了福建明代民居的普遍特点和演变路径。具体如下图所示:

建国路93号几乎与孙察院故居有一样的平面和空间结构,但梁架使用童柱代替柁墩叠斗。

其二,建筑群同时具有连江地方特色。

这些建筑平面格局清晰、有规律,基本均由门房和前后两进院落组成,其中前座均用扛梁做三开间的大厅(后期多被隔成房间),后座则全部做两层楼,并在明间后部用直跑楼梯上下。这些都体现了明代民居严谨的形制和使用规律,孙察院故居、孙氏新厝里、八一六西路70号、中山路25号、建国路93号等建筑均循此例。

此外,福州明代建筑前部一般做两枚门簪,极少用四枚。但在连江普遍流行做四枚门簪。

明代建筑门簪做法:林春泽故居大门(左上图)仓山台屿陈振椿宅(右上图)孙察院故居(左下图,中间两枚丢失)建国路93号(右下图)

再如,建筑普遍进深大、屋架高,大量使用室内假倒水的做法划分空间,并且普遍做两层楼,在福州其它地方罕见。

孙氏新厝里前座的多重屋面和阁楼(来源:《福州民居营建技术》)

这样一组极其珍贵的明代建筑群,正在面临消失。近日,不少老建筑爱好者及志愿者,不远千里前往现场考察发现,部分明代民居内有工人正在拆除楼板。

像连江这种保存如此之多明代建筑的县城,恐怕在全国都极为罕见。但这些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积淀和文化尚未被正视。“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我们希望连城——这座千年古县,不要变成一个千城一面的假古董。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福州老建筑”)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