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精神高峰论坛:航天精神不能局限在军品单位,要走向社会

澎湃新闻记者 王俊
2018-04-21 17:05
来源:澎湃新闻

第三个“中国航天日”(4月24日)前夕,4月21日,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以下简称“中高会”)航天精神研究分会在北京举办首届航天精神高峰论坛,总结航天精神的发展现状,研究当前传承航天精神面临的问题,深化交流航天精神的传承经验。

中高会航天精神研究分会成立于2017年4月23日,旨在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天事业”“航天精神”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致力于研究、传播、弘扬航天精神,打造航天精神新型高端智库。

中高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兼航天精神研究分会会长梁小虹在论坛上表示,航天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不断形成丰富的。

“航天事业建立之初,并没有明确的精神表述。经过六十年航天发展,经过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不断实践,逐步形成了航天的‘三大精神’(即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这是航天事业精神之源,更是航天发展的宝贵财富。面对建设航天强国的新要求和新定位,面对繁重的科研生产、经营开发任务,面对航天员工的年轻化特征,传承和发扬航天精神显得格外重要。”梁小虹指出,航天精神要渗透到科技创新、型号成功、市场运作、员工小康的工作上,要让航天精神变成攻坚克难的利器,变成建设航天强国的思想支撑。

梁小虹说,航天精神不能仅局限在军品单位、局限在航天系统内,一定要走向市场、走向社会,“航天企业,尤其是承担军品研制任务的单位,先天具有弘扬航天精神的使命优势,它们是践行和传播航天精神的先锋队、主力军,航天精神的总结、完善、创新主要靠这些单位。但是,航天精神的弘扬仅仅在这个范围内是不够的。航天精神要做到发源于军,适用于民。航天系统内的民品单位,也需要践行航天精神。用航天精神塑造文化、培育员工、凝聚力量、打造愿景。要把航天精神转化到战略制定、质量保证、品牌塑造、用户服务、成本管理、社会公益中,让我们的民品企业成为市场中的瞪羚和独角兽,使航天成果不仅仅体现在导弹武器、火箭卫星上,还体现在创造出更多的满足人类生活的新产品。航天精神不仅适用于计划经济、军品单位,同样也适用于市场经济、经营单位。航天精神不仅是航天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支撑‘三步走’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优势。”

在这次论坛上,侯少文、朱继东、刘济华、宋泽滨、程冠军等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解放军航天工程大学、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围绕三大航天精神的关系、航天精神的科学内涵、中国航天人树立和传承航天精神的基本经验做法、航天精神与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关系、新时代航天精神表述的基本原则等实践和理论前沿问题,展开论述。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航天精神研究分会成立一年来,研究分会着手系统挖掘梳理航天精神的深刻内涵、时代精神、丰富经验等,奠定航天精神研究的学术基础。2018年,航天精神研究分会将联合航天院所、火箭军部队、装发各发射基地、科研院所,推出“航天精神词典”、“航天精神数据库”等更多成果,出版《航天精神教程》。

    责任编辑:蒋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