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科技司司长庞松谈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究已在布局

“中国交通报”微信公众号
2018-04-16 16:43

《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简称《管理规范》)将于5月1日起施行,引起业界极大关注。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庞松,就政府方面如何结合《管理规范》抓好落实,他提到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中应用的名称不同。历史上来看,每一次交通工具的创新和应用都给交通运输的组织、管理和高效运转带来深刻的影响。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在民航和轨道交通领域已经广泛应用。无人驾驶是自动驾驶的最高阶段,行业普遍认为自动驾驶能够对交通安全、高效和节能、舒适带来积极的作用。交通运输部支持自动驾驶新技术在未来交通运输业的应用。

当前,我们要结合《管理规范》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从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平看,要达到无人驾驶还有一段路要走。我们正在加快研究,使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技术尽快应用。路的信息怎么给车,哪些信息给车,以实现更好的协同,这个研究已在国家重点科技计划中布局。

二是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以后,推进相关应用方面的政策、标准及规范的制定。

三是所有的道路测试之前,要经过封闭场地的测试。我们正在开展封闭场地的测试基地建设以及适应车路协同测试的标准研究,希望今后在车路协同上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交通运输部积极支持技术创新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同时也十分注重安全保障,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开始应用。

相关背景

各国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

目前,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在内的汽车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纷纷加快产业布局、制定发展规划,通过技术研发、示范运行、标准法规、政策支持等综合措施,加快推动产业化进程。

美国、欧盟、日本等已相继出台道路测试管理规范。美国联邦政府相继发布《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指南》《自动驾驶系统2.0:安全愿景》等政策文件,众议院也已通过《自动驾驶法案》;十几个州已开放公共道路测试,其中加州今年开始允许开展车上无驾驶员的测试。德国修改现行道路交通法规,允许高度或完全自动驾驶系统代替人类自主驾驶,并已在高速公路上专门开辟测试路段。日本发布《自动驾驶系统公共道路验证试验方针》,在高速公路、一般公路上进行大规模测试。联合国2016年3月正式修订《维也纳道路交通公约》,允许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到交通运输中,并抓紧制定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法规。

跨国车企已实现部分自动驾驶(L2级)汽车的批量生产,少数高端品牌率先推出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汽车;以谷歌为代表的新技术力量,也在积极开展高度自动驾驶(L4级)、完全自动驾驶(L5级)汽车的研发和测试。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中国制造2025》已将智能网联汽车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上海、重庆、北京、河北、浙江以及吉林长春、湖北武汉、江苏无锡等地已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积极推动半封闭、开放道路的测试验证。北京市2017年12月发布《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及相关文件,确定33条、共计105公里开放测试道路,发放首批试验用临时号牌。上海市今年3月发布《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划定第一阶段5.6公里开放测试道路,发放第一批测试号牌。重庆、河北保定也相继发布道路测试实施细则。 

(原题为《交通部科技司司长庞松谈自动驾驶》)

    责任编辑:蒋晨锐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