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良渚校区奠基:设计围绕“生活即教育”理念展开

澎湃新闻记者 葛熔金 通讯员 刘杨 廖垣
2018-04-08 19:10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奠基仪式。 本文图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葛熔金 图

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奠基。该校区建设拟征地面积约483亩,投资约9亿元,将于2020年9月开学使用,建成后在校生规模约4000人。

“良渚校园的设计围绕‘生活即教育’理念展开,我们把这种教育方式称作‘居学’,所有建筑都将围绕着这一指导思想展开。整个校区俯瞰由多幢建筑构成,但从平面都是相连的,类似于一个迷宫。而且不会像大多数高校一样,宿舍、教学等区域分割,而是底楼是工坊、顶楼是宿舍,其他功能区分布于楼层中间。”中国美院良渚校区设计者、著名设计师张永和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良渚校区设计效果中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

首提“居学”概念

目前,中国美院校园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地跨杭、沪两市,拥有南山、象山、张江三大校区。2003年建成的南山校区成就了水墨美院的现代演绎。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由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设计,2007年投入使用后孕生了艺术家园的望境塑造,独具匠心的校园建筑,已成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标。

良渚校区邀请了普利兹克奖首位中国评委张永和担任设计。

张永和告诉澎湃新闻,相对于王澍设计的象山校区很好地利用山的要素,他会结合良渚周边环境融入水的元素。此外,其设计的亮点在于环境的营造,因此他这几天去了龙井山等地寻找灵感。“我虽然从小在北京长大,但是我父亲籍贯在杭州,旧时我家世代在杭州做扇子。可以说,设计这个校区我有回家的感觉。”

“良渚校区建成后是一种肌理建筑,而不是标志性建筑,但并不妨碍它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它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建筑外观,而是对环境的营造、对建筑功能和空间利用的重新审视。我想用建筑打破传统高校教学、生活相隔离的现状,让学习不只是在教室里发生,而是可以在校园里任何一个地方,可以是食堂、宿舍、咖啡馆;它也意味着学习不仅仅是动脑,也是动身体,走、看、听,特别是动手。”张永和说。

张永和向澎湃新闻介绍,整个校区绝大部分建筑的底楼都是“工坊”,包括了常规上课听讲的功能,但没有常规教育的封闭。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全校大创造的热烈氛围。作为工坊,它提供给学生开放的工作/创造/制造空间,交流讨论合作的机会。工坊不仅仅打开空间的边界,而是突破领域的界线。

“舍”就是宿舍位于建筑顶层,是把学生专心地学习和不经意地学习结合起来的场所。这里有一个兴趣社,让同学们聚在一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更多地了解自己。让师生一起潜心做学问做研究的地方叫“所”。同时“所”也包括了师生创业需要的共享空间,“所”的顶层都有半室外的休闲空间。

中国美院良渚校区设计者张永和。

校区未启,招生先行

虽然良渚校区2020年才启用,但该校区的招生工作今年已经启动。

良渚校区的建设将突出四个“面向”:

面向未来,强调面向未来的跨学科、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推动设计与信息经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打造当代设计教育最前线;

面向社会,积极 回应“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战略,以设计学科的创新发展,助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面向改革,聚集全球艺术设计创新力量,探索内外打通、创新驱动的办学模式,以新管理模式建设 新型智慧校园;

面向融合,以艺科商深度融合求创新,以校地深度融合求发展,打造文化教育推动地方发展的示范区。

今年1月,中国美院公布的《2018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中明确,将招收40名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普通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学生均可填报,这也是该校首次招收非艺术类考试。首招的工业设计专业就规划在良渚校区办学,该专业学生1-2年级将在象山梦园教学区就读,3年级开始搬入良渚新校区。

中国美院发布的《2018年招生简章》中也提到,艺术学理论类的学生在高考录取后新生入学前,按高考文化课成绩和专业志愿相结合的办法,分流到艺术理论类和良渚校区艺术设计学专业(方向)学习。良渚校区作为跨学科创新设计教学改革试点,1-2年级教学地点为象山梦园教学区学习。

根据规划,良渚校区将以“三院三基地+X”的建设构架,打造创新设计教育、研发和产业孵化新型校区,包括创新设计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等,并建设全国美术与设计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艺科融合实验基地、创新孵化基地,形成“三学院、三基地”的格局,营造设计学一流学科发展新布局

“良渚校区更重视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将‘三院三基地’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平台建设,提升学科高度和国际化水平。未来将整合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院校资源,建设相关专业,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中国美院招生办主任李都金告诉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谢春雷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