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武谈兵|谁的战机谁做主:“枭龙”配土耳其产吊舱未必不利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黄国志
2018-04-02 11:36
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有公开报道显示,巴基斯坦空军已经开始将从土耳其ASELSAN公司采购的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装备在JF-17“雷电”Block II战机(即“枭龙” )上,并进行了试飞和测试。对此,包括很多军迷在内的国人都表示不解:既然JF-17是由中航工业研发完成的第三代轻型战机,那么其配套机载设备和制导弹药也自然应该由中方来全权负责。毕竟,将第三方的机载设备安装在JF-17战机上使用,其中涉及到的设备与战机匹配和设计更改都应该由中方来完成。况且,中航工业又不是没有类似的外贸型光电瞄准吊舱。在此前的多次珠海航展上,国产WMD-7光电瞄准吊舱就一直与巴基斯坦空军的JF-17战机一起进行过地面展示,巴方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土耳其制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

那么,土耳其ASELSAN公司研发生产的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我国研制的外贸型光电瞄准吊舱与之相比,性能如何?在JF-17战机的发展以及改进上,到底谁掌握有主导权?

土制装备为何方神圣?

ASELSAN公司是土耳其国内一家主要生产通信、光电以及雷达、电子战装备的军工企业,其在机载光设备方面的主打产品就是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该型吊舱从外形上看,与以色列拉斐尔公司/美国诺·格公司联合研制的LITENING光电瞄准吊舱很相似。考虑到LITENING光电瞄准吊舱此前曾经出口到土耳其,装备在该国空军现役的F-4E 2020“终结者”战机上,而且ASELSAN公司也是第一次研制这种类型的吊舱。所以,ASELPOD在研制过程中很可能参考了LITENING吊舱的设计布局。

不过,相对于LITENING吊舱来说,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的重量和尺寸都有所增加。而从技术水平角度来说,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也已经超过了LITENING吊舱的早期型号LITENING Ⅱ,达到了LITENING ER的水准。具体来说,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采用了高分辨率(640X512)的第三代前视红外传感器和双波长激光照射器(1064纳米波长激光用于作战,而对人眼安全的1570纳米波长激光用于训练),并且可以将图像显示在座舱下视显示器和平显上。此外,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还集成有惯性测量装置和精确导航系统。上述这些主要技术特点使得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既可以执行攻击照射任务,也可作为侦察/监视(ISR)和低空飞行导航吊舱使用,可谓是一举三得。而最重要的在于,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还是按照模块化设计来研制的,可以方便进行各个子系统的升级和更换,通用型、拓展性很强。

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特写

在性能数据上,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也很抢眼,比如可以实现水平360度连续周视跟踪,高低方向探测范围为+45度~-150度,能够同时跟踪8个目标,最大探测距离达到55公里,最大激光照射距离也高达25公里,而对于地面运动目标,比如行进间的主战坦克的跟踪照射距离也有15公里以上。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ASELSAN公司还准备为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增加战术数据链系统,能够将获取的图像和目标信息实时传输给己方指挥中心。

也正是具备了以上这些出色的战技性能,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才能够在竞标中击败法国泰利斯公司的“达摩克里斯”和美国洛·马公司的“狙击手”吊舱,赢得巴基斯坦空军的合同。而且,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的价格也不贵:巴基斯坦空军订购了16具,总价值为2496万美元,每具吊舱的单价为156万美元,比欧美各国的主流同类产品都要便宜一些。此外,土耳其空军也订购了73具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这也更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

装备技不如人?

我国军工单位在机载光电瞄准吊舱方面的起步相对国外来说比较晚。根据国内相关报道,上世纪90年代,第一代国产机载光电瞄准吊舱才开始立项研制,直到2004年才实现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在外贸型机载光电瞄准吊舱的研制上,也有多家国内军工单位参与。在2016年珠海航展上就展出了三款产品,分别是中航工业研制的WMD-7吊舱和外形类似于美国“狙击手”的“鹰隼”Ⅲ吊舱,以及中国兵器集团的OC-05吊舱。

在这三种吊舱中,WMD-7和OC-05的外形尺寸和性能比较接近,但是与土耳其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相比,差距还是不小的。比如,WMD-7吊舱的重量和尺寸都要比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大,但是最大探测距离为25公里,照射距离只有13公里,方位和垂直探测范围也不如后者,并且没有集成惯性测量装置和精确导航系统。而OC-05吊舱的探测距离为15公里,照射距离为12公里,没有装备对人眼安全的1570纳米波长激光器。

中航工业WMD-7吊舱

只有“鹰隼”Ⅲ吊舱的总体性能要好一些,尤其是采用了与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相当的640X512高分辨率第三代前视红外传感器。不过,目前还没有“鹰隼”Ⅲ吊舱集成在JF-17战机上的报道。况且,随着土耳其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陆续交付巴基斯坦空军并安装在JF-17战机上使用,中国产同类吊舱被巴方采用的机会已经很渺茫了。

到底谁说了算?

对于JF-17“雷电”战机,国内很多人一直认为该机无论是从设计、研发还是定型、改进以及试飞等流程看,都是由中航工业来完成的,巴方只是建立了该机的组装生产线,负责量产工作而已。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该型战机的零备件还要通过大型运输机从中国运往巴基斯坦。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从最初的“超7”项目开始,整个战机的设计指标要求和作战使用定位都是由巴基斯坦空军提出的,包括对气动布局以及机载设备的要求。很典型的事例就是当初“超7”项目方案论证过程中,对于最重要的航空发动机配置,巴方一直希望能够选择美国研制生产的型号。当时选定的是F/A-18“大黄蜂”舰载战斗机所使用的F404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只是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我国无法得到这种性能比较出色的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才不得不转而采购苏俄米格-29战斗机所使用的RD33涡扇发动机,并由俄方专门改进研发出了单发版RD93。

所以说,从当初的“超7”项目到如今的JF-17“雷电”,巴基斯坦空军作为主要的采购和使用方,在整个研发中占有主导和指导地位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JF-17战机最后也并没有得到我国空军以及海军航空兵的青睐,那么对于中航工业来说,在获得巴方的资金支持后,肯定要完全按照巴方的要求和意见来继续改进和完善该型战机的性能。即便是巴基斯坦空军没有选择中国研制的机载设备和制导弹药,而是采用第三国的装备,也是应该予以理解的。

从巴基斯坦空军的角度来讲,直接采用中方与JF-17“雷电”战机一起提供的配套机载设备和制导弹药自然很好。但是,也必须考虑这些配套机载设备和制导弹药的种类、性能,与巴基斯坦空军的使用要求是否一致。更为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空军还是希望JF-17“雷电”战机能够更多的使用其现有的机载设备和制导弹药,实现后勤保障和弹药供应的通用化。

外国机载挂件与中国战术平台的结合,将带来多重影响

比如,巴基斯坦空军与南非联合研制了“拉阿德”空射巡航导弹,并且从巴西批量采购了MAR-1反辐射导弹,这两种制导弹药既可以装备在巴军现役其他战机上,也要集成在JF-17上。此次巴方从土耳其采购的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更是如此,其既可以挂载在巴军主力王牌战机F-16上,也可装备于JF-17战机上,虽然价格昂贵,但是依然物有所值。反过来,如果巴基斯坦空军从中方采购光电瞄准吊舱,若其他战机,如法制“幻影”Ⅲ/“幻影”5和美制F-16由于一些原因而都使用不了,还要另外再采购其他型号的光电瞄准吊舱。

此外,巴方选择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还有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配备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可以为那些不愿意采用中国产吊舱、但对JF-17战机十分感兴趣的潜在买家提供一个范例,比如摩洛哥——这些国家全部采用西方制式装备,对于通用性要求比较高。其次,JF-17战机配备ASELPOD光电瞄准吊舱后,既可以单独实施精确对陆对海打击,也能够与F-16战机配合作战。这对于急需提升总体作战能力的巴基斯坦空军来说,是最为快捷有效的途径之一。

    责任编辑: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