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福州④|厝边往事:三捷河畔的桥与庙

林强
2018-03-30 15:57
来源:澎湃新闻

站在福州永德会馆前的圣君道上,可以望见对岸灰脊重檐的张真君祖殿。炉烟袅袅中,黑面煞气的张真君端坐在殿中,双目圆睁,法相庄严。

在闽台粤,他是监雷祈雨的农耕保护神,是荡魔降妖的张圣法主公。但在这里,他却是保佑上下杭商帮行会生意兴隆通江达海的财神爷。这种从农神到商神的角色转换,源于殿前的这一湾三捷河。

张真君祖殿。本文图片均来自作者

三捷河,又名星安河,全长1.1公里。闽江涨潮时,潮头由南、西两进,会于张真君殿前。对于讲究好彩头的上下杭商家而言,这种“殿前河水两头涨,涌出黄金滚滚来”的奇特景观,自然象征着财源滚滚。久而久之,殿中供奉的法主公便成了主管财禄的商神,受信众膜拜,得商家青睐。

有河的地方就有桥,桥沟通了两岸间人与人的往来。有桥的地方就有庙,庙凝聚了众乡谊对厝边的情感。

三捷河河景

在这片由闽江、三捷河、新桥仔河环绕的洲地上,原有三通桥、星安桥、马祖道桥、三捷桥、平理桥、安远桥、白龙桥、万春桥、倚霞桥、荔香桥等十来座或拱或梁的石桥。桥的附近又分布着张真君祖殿、宝寿堂、法师亭、天后宫、真人庙、白龙庵、土地庙、观音庵、尚书庙、霞江清泉庵、东金寺、苍霞天主堂、苍霞基督堂等十几座或中或西的宫庙。其中保留至今、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通桥、星安桥、马祖道桥与倚桥而建的尚书庙、法师亭、观音庵。

三通桥与尚书公出海

三通桥原是一座东西走向的石拱桥,始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 因地处三河交界,故名“三通”,清嘉庆进士郑开禧诗赞:“路逢过雨长新潮,移泊三通旧板桥。好是夜阑人语静,一江明月万枝箫。”寥寥数语,勾勒出万家渔火中,三通桥水天相映的新月如弦。

三通桥

可惜的是,2000年,三通桥畔的中亭街改造,三通桥部分被毁。新桥仔河与达道河经过中亭街的一段都置于建筑物下,成为涵洞管道,汇潮景观已不再现。2004年,又对该桥进行修复,保持原状,面南扭转70度,平移47米,移至陈文龙尚书庙南侧的三捷河上,成为南北走向。而这座陈文龙尚书也是从别处移来的。

陈文龙尚书庙原址在大桥头的坞尾街(旧时称新美坊),据说是陈文龙任南宋参知政事、闽广宣抚使的官邸所在,因民间尊奉陈文龙为“水部尚书”,故俗称“万寿尚书庙”。

陈文龙信仰是缘于福建一个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因其在抗元斗争中殉国,既有功于国家,又惠爱于民间,在明初被著于祀典,令有司岁时到祭。于是,从收到陈文龙血衣的阳岐兴化道(祖庙),到南台沿江的洋洽(新亭)、坞尾(万寿)、三保(竹林)、四保(龙潭),接连建起了数座供奉陈文龙的庙宇,因皇室敕封他为“水部尚书”、“镇海王”,故其庙通称“尚书庙”。

陈文龙尚书庙

旧时坞尾的万寿尚书庙依照“玉带环腰”的风水格局,河流呈弧形如玉带般环绕着庙宇,而庙则如腰扣。2005年,坞尾街拆迁时,将万寿尚书庙迁移至三捷河边,保持了原有玉带环腰的格局,还给这里带来了极富人情味的“尚书公出海”文化。

明成化八年(1472年)移市舶司于福州后,前往琉球册封的历届使臣,在京领命后都要到福州造册封舟,侍风出洋。福州成通往琉球唯一口岸,而这一条航路最开始时被称作死亡之路。于是,慈航普渡的海神便成了使团与商团庇佑平安的精神支柱,也因此,陈文龙被历届册封使恭请上船,与妈祖、拿公、龙神、苏臣一起远渡重洋保驾护航。

清嘉庆时,册封使齐鲲在《续琉球国志略》一书中记载:尚书神像在二号船,若“遇暴(风雨)”,“文武官弁虔叩尚书神像前,乃免于危”,在一次又一次“圣人在上,海不扬波,圣人在上,海可飞渡”后,陈文龙也从护卫内河安全的“水部尚书”升格为海上交通保护的“镇海王”。于是,民间就有了“官船拜尚书,民船拜妈祖”的说法。

星安桥与法师亭壁画

隔着张真君祖殿,距三通桥两百多米处,“一桥飞架,两铺相通”的星安桥在翠意葱茏中横跨在三捷河上。桥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经嘉庆十年(1805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宣统二年(1910年)、民国十四年(1925年)、1975年等多次重修。桥头望柱立有石狮,桥两岸古榕垂髯,亭亭如盖。

星安桥

我最喜欢星安桥的夜,月明如昼,桥弓如钩,独坐桥头。风,从三捷河来;曲,从柴栏厝出。影影绰绰中,桥下春波泛绿,雕栏凌波荡漾,从桥南的安乐铺,到桥北的福星铺,万家灯火映出点点渔光,欸乃的橹声中,泛出宁静和温馨。

在星安桥畔,有一座亦亭亦宫的法师亭。古时,这里是南驿道上交通要冲,建有简易路亭,供行旅遮风避雨纳凉歇脚。北上之人从厦、漳、泉及兴化前往福州,从龙潭角乘船摆渡过闽江,由苍霞道头上岸后,便从侯官入了闽县地界。彼时,入城在即,行人便会到路亭歇脚,烧柱香、喝口茶后,过星安桥,经油巷下,爬龙岭顶,过白鹭宿,就到了城里。

元代僧人王法助建万寿桥后,陆路交通兴起,这条水路渐次衰退。而路亭周边田地,随着流民屯聚,人口激增,便有了村落的雏形,继而渐成商埠。明时,有下杭街陈姓老板,自称是法师陈守元后裔,在亭边建一小观,祀法师,取名“法师亭”。清嘉庆年间,因香火旺盛,乡人筹资拓建后殿“娘奶宫”,祀临水夫人陈靖姑。民国十八年(1929年),发大水冲垮路亭,变成有观无亭,延至今日。

法师亭

法师亭,坐西南朝东北,前为波光粼粼的三捷河,后为专营弹弓的牛弓街。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架构,双层歇山顶,殿内为减四根金柱的扛梁厅,墙上嵌一块“丙戌普渡”的石刻。门前立一块字迹模糊残缺不全的民国元年(1911年)石碑,记载着保洁河道、禁倒垃圾入河及防火的乡约。如今,河塞渠壅潮亦罕接,淤泥沉积臭气扑鼻,虽数次清淤,人烟绣错的场景却再难复现。

穿过桥上家长里短的老街坊和亭前吆五喝六的麻将摊,就进入冠荫郁覆的亭内。昏暗的灯光下,陈法师黑面长髯目光如炬。在它的两侧墙上,各有一幅线条细腻笔意斑驳的壁画,也幸亏有这两幅壁画,保住了这座法师亭。

1998年,田垱旧屋区改造,法师亭也在拆迁之列,当工人拆卸屋顶后,一场大雨忽如其来,亭内的墙壁经雨水冲刷,现出两幅色泽鲜艳的壁画。画上十二位羽化成神的文武官员,眉目传神形象生动,每位神都来自民间,被赋予舍人、太保、将军、总管、天君等神职,护持一方,造福人间。

法师亭壁画

经文保部门认定,这是家住横街巷的清代民间美术匠师李道环手绘,每个神像高1.93米,宽1米,采用家传水陆画的白描手法,颜料用有色的矿石碾磨成粉,加入特制秘方配制的胶水,能保持一百多年不褪色。2006年,文保部门采用“单幅整体剥离”的揭取保护技术对壁画进行修复,之后重新贴回墙上。如今壁画仍保存完好。

旧时,来往行旅到达法师亭时,都要到亭内行香礼拜,坐商求的是日进斗金,走水要的是一路平安,举子盼的是金榜题名,官宦拜的是步步高升,庶民祈的是平安喜乐,皆希望有求必应。

过桥后,迎面可见一幅醒目的三色店招,上写“冠魁”二字,两侧联曰:“冠盖如云,大魁天下”,原是双杭三大剃头店之一的“冠魁”剃头店,晚清时吴蕃茹所开。烧香顺带理发,洁面祈求好运,加上吴蕃茹手艺精湛,待客热情,自然门庭若市。

据民俗专家林精华说,篦头、洗发、刮胡子、修面、烫发,对冠魁来说,都是小儿科,头部按摩、刮眼痧、扒耳屎、治耳病、点痣、矫正落枕、腰间韧带复位,甚至是为妇女修眉、拔因内分泌失常而长出的粗毛,冠魁也尽量让顾客欢喜进店,满意出店。可惜的是,吴蕃茹之子吴仕良移业于隆平路的马祖道,解放后又迁至中亭街,改名“光辉”,旧城改造后,百年老店从此销声匿迹。

马祖道桥与观音庵石碑

去星安桥百步,又有一桥,此桥不似三通桥之雄阔,亦不如星安桥之婉约,却与一座“道”有关。这座道名叫“马祖道”,因道旁建有奉祀天妃娘娘妈祖的天后宫而得名。

道是“道头”的简称,功能类似码头,却较之简易,筑建成本也低,多以滩、坡、石级沿江而设,近岸有若干级台阶,下面伸入水中是斜坡,方便小型船只停泊靠岸、日常货物装卸起运、沿岸居民洗涤挑水。

马祖道

在闽江沿线,因河道纵横,水运便捷,为适应进出口贸易的需要,先后在南台港区建有六七十个道头,分“桥上道头”、“桥下道头”与“桥南道头”。马祖道就是三十多个“桥下道头”之一,位于隆平路上,中等规模,埕面较宽。油巷的油、碗弄的碗,以及潭尾街的天津木板,都可以通过三捷河连接到沿途著名的木商行。

马祖道的最大职能就是船上货物的搬运装卸,“名色主”掌握着道头的所有权执照,把持货运起卸,以此生财致富。“甲头”向“名色主”承包道头搬运货物的管理权,再以卖缺的方式,组织出卖劳动力的工人,在道头停泊的船只上搬运货物。他们克扣“名色” (甲工)应得的运费,提高抽成盘剥“名色”。“名色”向“名色主”或“甲头”缴纳数十元乃至百元不等的款项,购买名额成为正式工人,统一住在“甲馆”里。没钱买“名色”的“毛里甲”(没入角)充当着临时工,弥补业务繁忙时“名色”的不足。在平时,马祖道还兼营着渡船,有人呼渡,几分钱就可以乘船到对岸的龙潭角。

马祖道也是我大嬷(曾祖母)生活过的地方。记忆中的马祖道,一席竹椅,一把蒲扇,大嬷在树下乘凉,有一搭没一搭回着街坊们的闲话,眼角却盯着坐在道头钓蟛蜞的我,一根绳子,一团棉花。我将蘸了蜜的棉团绑在绳头垂到驳岸缝里,轻轻晃动,笨笨的蟛蜞就会探出头来,用它的钳将棉团钳住,见它上钩,我就小心翼翼将绳收起,抓住蟛蜞丢入桶中,不一会儿,就有了小半桶。

夏天的马祖道头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当被单,食横三”,三月的横山(黄瓜鱼)上市,“乡里各人快来买呀······食了会好生(年轻)咧”,一扒就是一脸盆。夏至的平理桥头,鐤边吃了一碗又一碗,那米糊真是可口,黏稠清香。鱼丸摊只有夏天才会供应久食不厌的葛岭包、千页糕。

如今,天后宫与马祖道早已不存,只有道旁的马祖道桥残留着曾经的历史印记。桥跨在三捷河隆平段上,南北走向,始建于民国初年,历经多次重修。原有桥廊,桥呈弓形,看上去古色古香。

马祖道桥

2001年,苍霞棚屋区改造,隆平路扩建,马祖道桥改为钢筋混凝土钢梁桥,桥面两侧拓宽为15米,栏杆用花岗石砌成,花纹精美。若不是桥拱依旧,从桥面上看,你根本不觉得这是一座百年古桥。

从马祖道桥拐入星河巷,巷头有一座红墙黛瓦的庙宇式建筑。那是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的观音庵,现为两层小楼,水泥结构。门面上贴着磁砖,匾上“观音庵”三个黄色大字,题于甲子年(指1984年)十一月,落款上有“重修古迹河泊铺”的字样。

河泊铺是下杭街的一段,郑祖庚《闽县乡土志》有云:“由水巷道折而西,曰下杭街,分三铺:锦江、福星、河泊,皆大商会馆所聚”,在门侧的外墙上,还有黄笔题写的“观音庵”三字,远远望去,分外醒目。

观音庵

观音庵西倚大庙山,面对彩气山,三捷河潮汐绕庵前而过。南有苍霞晚照,北有银浦荷香,日月星三光,交相辉映,为双龙抢珠之风水宝地。原庵较小,供奉观世音菩萨,建国后,由华德师主持庵务,住有女众4人。

“文革”期间,庵遭毁损,并被街道占为包装社与鞋社,华德师为保护古迹,只身护教,终于1981年重建观音庵,1986年延请鼓山高雄师继席,有女众11人,其中比丘尼3人。1991年,又得新加坡侨僧谈禅师献资,重建大悲阁。次年,得缅甸玉观音一尊,后又增建僧房、念佛堂。

观音庵虽不复当年旧貌,但令人欣慰的是,庵中还保留有一块清咸丰十年(1860年)十一月立的“奉宪”碑记一方,早年在修建中断为三截,其中的两截如今仍立在庵中。据碑文显示,观音庵原为亭,供奉观音大士。“有挑烘下船从亭畔行走”,粪船渗漏,污秽水源,且亵渎神灵,咸丰十年十月十九日,署福州府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陈某差人“丈量绘图”,捐资在亭旁空地上“盖屋招租”,以租金“充作(香灯)经费”,并“勒石严禁”粪船污秽河岸,下令“亭前左右理宜扫除洁净以昭诚敬”。

这又是一块与河道卫生有关的碑刻,法师亭“保洁河道禁倒垃圾”的是乡约碑,是道德的约束,而观音庵“严禁粪船污秽河岸”的是官方示禁碑,级别更高,效力更强,有律法的威慑。加上马祖道等道头还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在每日两次潮涨时,不能在道头上洗涤东西,以免污浊河水,有碍饮水卫生。

观音庵碑

由此可见,古人对三捷河的卫生、保洁、防疫、防火,有着比今人更为规范的制度。尽管在方法或措施上稍显落后,甚至带有迷信色彩,但当时的卫生防疫意识仍然值得今人学习。

现状

河水两头涨,财源滚滚来,当然不是张真君圣灵,也不是真有什么聚宝盆,而是一种地质水文现象。当一日两潮时,水力相通的三捷河、新桥仔河、达道河东西并进,共同缔造了合潮景致。当洪水来临时,新桥仔河的万寿闸与三捷河的三捷闸同时关闭,两河的积水又会通过达道河,汇入光明港,经三孔闸、九孔闸排入闽江,满足了防洪、排污、排涝的需求。

可惜的是,经历了1995年的三捷河改弯取直、1999年的中亭街旧城改造和2000年的苍霞棚屋区拆迁,三捷河西头成为“苍霞新苑”的景观河,横穿整个小区,东头的新桥仔河与部分达道河被500多米长的水泥箱涵替代,露天河道被填平,成为今天的三通路。

原本相通的三条河,水体停滞,流速减小,加上箱涵取代了天然的泥质河床,质地改变,光照减少,河道的生态环境发了变化,河水更新和复氧能力减小,造成河水发臭,水流泛黑。河水两头涨的合潮景观一去不回,上下杭商贸也告别了昔日辉煌,进入了低谷。

近来,三捷河两岸打造成酒吧一条街,河道也开始清淤、截污,并以卵石铺底,水清在即。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破除三通路,重现新桥仔河,还水涨合潮。毕竟商海的人总是好“涨”的,风生水起,水涨船高,谁不想自己的生意,能像真君殿前的水一样永远两头涨,永远“水进”呢?

(作者系福州老建筑爱好者,闽都文化志愿者。)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