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宣誓的音乐出自谁手?

李岩/“政知见”微信号
2018-03-20 08:44

“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3月17日,我国开启了国家领导人就职宪法宣誓的历史。

这两天,宣誓法台、手写体宪法等宣誓涉及的“周边产品”已经有了不少解读。但还有一项重要“周边”很容易被忽略——音乐。

看了宣誓直播的朋友都知道,在宣誓前,除了要进行国歌的演奏,在宣誓人从座位走向宣誓台的过程中,还伴随着现场演奏的肃穆乐曲。政知见了解到,所用乐曲由解放军军乐团在春节前专门谱写。

这段专用曲目背后有哪些故事?作为宣誓现场演奏总指挥,解放军军乐团副团长张海峰在接受政知君专访时娓娓道来。

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习近平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是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

一道“命题短作业”

政知见:宣誓仪式上一共用到两段乐曲,这两支曲子是怎么来的?

张海峰:大概在2月初,我们接到了全国人大交给我们的一项任务。当时说是要举行一个庄严的宪法宣誓仪式,需要解放军军乐团谱写两首作品。其中一首叫做主席出场号角;另一首叫做宣誓仪式曲。其他的具体要求再没有提了。

政知见:您安排的哪位作曲家操刀?允许他自由发挥么?

张海峰:两段乐曲的创作我布置给了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室主任郭思达,从接到任务到出稿,郭思达大概用了一周时间,但不能说是其“自由发挥”。

全国人大提出了作曲需求,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我和郭思达的沟通过程中,和他讲了这两支曲子的用途是什么,时长要求多少,以及创编所用的音乐素材。对他而言,可以说这是一篇命题的短篇作业,因为两段乐曲的时长均只有20秒。实际上,写短的作品反而更难。道理很简单,你用1000字去阐明一件事很容易,但是让你用一句话就说明白,肯定会更难。

38岁的郭思达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优秀作曲家,正是由于信任我才让他担此重任。9·3阅兵时候,习主席坐检阅车出场时的号角配乐也是郭思达写的。另外,今年元旦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当时8位小号手现场演奏的《升旗号角》,同样也出自郭思达之手。

3月1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根据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提名,经过投票表决,决定李克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这是李克强进行宪法宣誓。

国歌、国际歌的素材

政知见:上面提到的20秒时长是如何确定的?

张海峰:根据全国人大的要求,我们向其提议将乐曲时长定为20秒左右。之所以定在这个时段是经验所得,我自己在人民大会堂工作超过了30年,领导人从座位起身走到宣誓台那个位置大概需要的时间我能估计出来。

政知见:怎么理解“左右”?现场演奏的时长会随机应变么?

张海峰:我和作曲家说过,这两段乐曲均要以长音来结尾。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宣誓人的人数不一样,有时候是一个人有时候是几个人,那么领导人走到宣誓台的用时就会有差别,当然也有每个人步速不一样的问题。那么以长音结尾,我们在现场是可以在最后一个音的长短上进行微调,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随机应变。

政知见:除了时长,在创作上您还下达了什么具体要求?

张海峰:当时我给郭思达提出的要求是这样的,第一,宣誓仪式曲用中国国歌的音乐素材进行创编;第二,主席出场号角使用国际歌素材;第三,两段乐曲的时长均为20秒。

一般来讲,国歌我们在人大、政协上用,而国际歌我们只在党代会用。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主席的同时也是我们党的总书记,这也是考虑因素之一。当然了,使用其音乐素材不是完全照抄,不可能完全一样。

政知见:都有哪几种乐器来演奏,有什么特色么?

张海峰:作为礼号演奏,国际惯例下一般只使用小号。但我们这次在宣誓仪式曲中又加入了长号声部,这是我们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用过的;主席出场号角我们也破例加入了小鼓打击乐。

加入长号,主要是从演奏效果角度出发考虑。一般的演奏惯例下,只有三个小号声部,但我们此次演奏改为四个小号声部加四个长号声部,相当于以前只有三层楼,现在加到八层楼,高中低音都有,效果更加丰满;另外,主席出场号角需要体现出一些不一样,加入打击乐体现出了一种风骨,听起来也让大家有一种期待的感觉,此前也确实没这样写过。

政知见:曲子如何送审?结果如何?

张海峰:我们录制成光碟送审,结果非常满意,一次通过没有进行修改,通过后我们就开始了排练工作。

3月1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七次全体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提名,经投票表决决定,韩正、孙春兰、胡春华、刘鹤为国务院副总理,魏凤和、王勇、王毅、肖捷、赵克志为国务委员,肖捷为国务院秘书长。这是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进行宪法宣誓。

19人担任演奏

政知见:担任演奏的乐手一共多少人?有没有女性?

张海峰:我们在整个军乐团中优中选优,选出了8名小号乐手、8名长号乐手、2个小鼓鼓手,这18人全是男性,平均年龄35岁左右。加上我自己作为现场指挥,一共19人来担任此次的演奏任务。

政知见:如此重大的活动,你担心场上出错吗?

张海峰:从年后回来上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练习,保证做到万无一失。此外,我们进入大会堂实地排练也进行了5次。我对他们的排练要求是,哪怕你自己想演奏错,都不可能出错,要烂熟于心。因此,我对大家很放心。另外,国歌演奏对于解放军军乐团而言更是驾轻就熟了,不会再有另外的乐团比我们演奏过更多次国歌了。

值得提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在人民大会堂里举行的重大司礼仪式活动演奏任务,都是由解放军军乐团来完成的,没有第二家。

政知见: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演奏有什么特点?

张海峰:和国外典礼演奏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音乐素材的不一样,也就是将国歌和国际歌的引入。

另外,和军乐团以往的演奏惯例相比,这是在人民大会堂室内第一次使用挂旗的礼号演奏。实际上从声音上讲,礼号并没有格外特殊,但这是一种仪式感的体现,平时不会使用,只有在重大典礼上才会用,国际上也是这样的惯例。此前,礼号演奏多见于室外活动,比如9·3阅兵。

3月1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的提名,大会经投票表决,决定许其亮、张又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决定魏凤和、李作成、苗华、张升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这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委员进行宪法宣誓。

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

政知见:你如何评价音乐在重大典礼上的作用?

张海峰:音乐起到的作用是很多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所达不到的。比如说,不论老人小孩,每个人都至少会哼唱一首歌,但是未必所有人都会画画,也未必都会搞雕塑、跳舞等。因此,音乐是最普遍也是最直接的一种表达,最能拨动所有人的心弦,感染力强。

政知见:作为现场指挥,当时的心情如何?

张海峰:演奏过程中非常平静,因为必须要平静。作为指挥,我的时间点、节拍要非常准确。就像运动员一样,在比赛过程中他不能激动,激动了就会失误。但我在指挥完成后当然是非常激动的,因为这是载入史册的一次宣誓。

(原题为《宪法宣誓的音乐出自谁手?》)

    责任编辑:王卉
    校对:余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