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落实分级诊疗模式,上海仁济医院将关闭普内科门诊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2018-03-16 15:28
来源:澎湃新闻

2018年3月31日下午5点门诊结束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以下简称“仁济医院”)将关闭普内科门诊。

近日,该院贴出了上述通知。据医院门诊办公室方面介绍,这一决定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分级诊疗模式,让一些常见病、慢性病诊疗下沉到社区。

关闭了“普内科”门诊是否就意味着普通门诊都关闭了?

院方相关人士表示,普内科并非普通门诊的意思,是单独一个科室。医院内科各个科室也同时开设了普通门诊,覆盖了当前来普内科就诊的患者病种。关闭了普内科门诊后,患者仍然可以前往各个普通门诊的专科就诊,在门诊挂号费、诊疗费方面与此前并无差别,但诊断则更为专业、精细化。

仁济医院关于“关闭普内科门诊”的通知。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图

旨在推进分级诊疗模式

3月16日,仁济医院公开证实了关闭普内科门诊这一消息。

院方相关人士表示,普内科关闭并非意味着普通门诊关闭,仅仅只是一个科室关闭,同时也意味着一种就诊理念的改变,在不少病人眼中,会将普内科理解为全科门诊,“就是什么病都可以在这里看,如胃痛、感冒咳嗽、高血压等等,但其中这样一来让三级医院人满为患,而社区医院、基层医院却病人越来越少,三级医院的医护人员、病人就诊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这种就诊理念并不符合当前国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方向。”仁济医院副院长王育表示,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三级医院重点发挥在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复诊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等普通门诊,分流慢性病患者。

王育指出,目前仁济医院一年门急诊量430万人次,其中,普内科一年门诊量在10万人次,当前主要接诊的病种为高血压、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支气管炎、高脂血症、胃炎、冠心病、肺部感染等常见疾病、慢性病。“其中大多数疾病可以在社区医院、二级医院得到首诊,随后来三级医院专科门诊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这样更便于病人得到确切、精细化的诊疗。”

而对于普内科门诊关闭后,如何解决普内科门诊的老百姓看病问题?对此,王育指出,医院内科各个科室同时开设了普通门诊,涵盖消化科、心内科、呼吸科、风湿病科、肾脏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血液科、感染科等科室,覆盖了当前来普内科就诊的患者病种。

王育同时透露,仁济医院目前为四个院区,东院、西院、北院和南院,本次关闭仅涉及仁济东院和西院,分别位于浦东新区东方路和黄浦区山东中路。其中位于闵行区浦江镇的南院为上海市政府新建的四家郊区三甲综合性医院之一,为独立法人单位,考虑到郊区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南院暂时保留普内科门诊。位于浦东新区灵山路的仁济北院为生殖专科医院,不涉及。

将统筹协调有序安排接诊

院方透露,普内科门诊关闭后,为了保障医疗秩序平稳有序,满足患者合理的就医需求,医院制订了相应的患者分流过渡方案。根据各病种就诊情况,医院已通过大内科统筹协调,4月1日起加强各内科专科门诊的医疗力量安排,做好部分有就医需求的患者,至内科相应专科内科就诊的准备。

院方还透露,医院将做好患者的宣传告知工作,分流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就诊。

王育表示,仁济医院目前已经与浦东新区及区外多家二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分级诊疗合作协议。如杨思医院、安达医院、长航医院、新起点康复医院等二级医院。其中,杨思医院接收部分在仁济医院经过治疗且病情稳定,需住院观察的心内科、急诊内科患者;安达医院与仁济医院在日间化疗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长航医院则是接受仁济医院肾移植术后病人的后续治疗;对于在仁济医院住院治疗神经系统和骨科系统的病人,新起点康复医院可以提供连续的医疗康复护理。仁济医院派遣专科医师和护理人员至上述医院定期查房并审核相关医嘱,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与此同时,仁济医院也与北蔡、潍坊、塘桥等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签约。其中,北蔡医院与仁济医院开展了脑血管病和认知障碍患者的相互转诊以及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合作,仁济医院内分泌科也与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转诊合作。

大医院今后将会以看疑难杂症为主

在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大潮中,近年来,全国各地三级医院相继传出取消普内科、关闭或减少普通门诊的消息。仁济医院也并非上海首家取消普内科门诊的科室。

在2015年底公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医改方面明确指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的具体要求,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了“三级医院重点发挥在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复诊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等普通门诊,分流慢性病患者”的医疗资源配置机制。

早在2015年7月,上海市政协召开的会议上就传出消息:未来上海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拟不设门诊,只接受疑难杂症病人和住院病人。

此前,贵州省人民医院关于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通知中指出,医院将限制日常门诊量,逐步增加专家门诊,取消副主任医师以下普通门诊,取消便民门诊,提高门诊质量,以符合三甲综合医院功能定位;东莞市政府也曾印发了《东莞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工作方案》,方案明确,在门诊业务上,三级医院和镇街医院要逐步压缩和关停普通门诊,原则上仅保留专科(专家)门诊。

上海市卫计委方面就曾指出,大医院的发展趋势今后将会以看疑难杂症为主,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则将承担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并依据病情变化,由社区医生及时向大医院转诊,家庭医生也将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责任编辑:郑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