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女青年参观有感:国家强大需要文化自信

澎湃新闻驻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杨帆 实习生 钟晨洲
2018-03-14 21:47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2018年3月14日,星期三,天气晴转阴。

2018年3月14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孙茹和李雨瑶在展品前驻足。澎湃新闻实习生 钟晨洲 摄

这一天,上海兴业路上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人头攒动。下午三点左右,因为馆内人数较多,纪念馆入口处的工作人员不得不暂停了游客的进入。十分钟之后,入口的围栏重新打开,排在最前面的孙茹和李雨瑶走进了一大会址纪念馆。

她们是上海一家教育机构的教师,明天是两人正式入职的第一天。入职前选择来一大会址,李雨瑶说:“本身就很喜欢上海石库门这种传统建筑,加上这里也是党的诞生地,一方面感受一下上海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是一次自我学习。”

从文物“铁血十八星旗”到雕塑《命名为中国共产党》,她们在每一件展品前仔细聆听讲解,不时就某件展品轻声讨论。

在一幅介绍建党前上海租界情况的地图前,两人停留了许久。“当时的上海硬生生地被列强瓜分占领,联想起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认为那段历史更应该被牢记。”孙茹说。

在纪念馆尾厅,孙茹和李雨瑶站在人群的最前面观看了短片《追梦》。孙茹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说了她的观后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从弱到强,除了本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在推动,更重要的是人民意志上的强大和行动上的努力,而中国共产党就扮演了其中领导者的角色。”

她还特别强调了文化自信,“国家的强大不仅需要经济得到发展,还需要文化上的强大与自信。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也会注意去以耳濡目染的方式给我的学生传递一些传统文化和红色知识,这些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同行前来的李雨瑶在一旁频频点头。她的老家位于福建龙岩,那里曾经是闽西革命根据地,“以后我也会向我的学生推荐今天我在纪念馆看到的展品和它们背后的故事。”她说,自己从小就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长大,她认为优良的传统需要延续下去,红色的基因更应该传承。

    责任编辑:王维佳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