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代表建言:应与南北区域一体化遥相呼应

澎湃新闻记者 何颖晗 王俊
2018-03-12 14:16
来源:澎湃新闻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发展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把各地比较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新时代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应与南北区域一体化遥相呼应

连日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为2018年全国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

3月9日上午,上海代表团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就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首先列出了一组数据,长三角占全国土地面积3.73%,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6%,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23.75%)的国内生产总值。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2018年初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指出,要按照“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总要求,加快建设长三角城市群,深化区域合作机制。

目前,我国沿海北有京津冀协同发展,南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张兆安认为,长三角应该与南北遥相呼应,推动形成沿海南、北、中“三箭齐发”之势,形成新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

“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国家有战略,地方有共识,市场有需求的新阶段。”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认为。

身兼民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副主委的丁光宏是来自上海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丁光宏向大会提交了《纵深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在空间格局层面,丁光宏认为,要率先突破基础设施一体化,形成陆、水、空三位一体的综合运输格局。具体而言,一是需要强化长三角城市间公交、地铁和城铁等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城际铁路的贯通、衔接、成网;二是推动江苏、浙江港口群与江海联运的合作,共同打造长三角现代化港口物流体系;三是推动航空港的共建共享。

丁光宏在建议中还认为要鼓励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一是实现大学本科学历以上人力资源在长三角区域内完全自由流动。二是通过设立允许在长三角区域内全面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或者投资机构,实现资金的自由流动。三是通过“飞地”模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既有利于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土地紧张状况,也是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最终实现跨区域合作发展,增强区域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三省一市可联合打造“四条走廊”

站在了新时代,确立了新方位,长三角正在迈出新步伐。

丁光宏认为,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新的机会来了。“经济发展已经到了这个水平,必须考虑一体化发展,不做会影响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

他举例,在一体化指标体系里,有一项关于产业精细分工,就好比跨国公司的资源全球配置,“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处理器,内存等部件,均来自不同国家制造,市场决定这样的配置才能产生最具竞争力的价格和品质”。

经济的区域壁垒打破以后,能量就释放出来。而2010年以后,三省一市4个地方政府,在打破行政区划制约上也有过多种尝试。近期,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目前已经组建,三省一市派出的人员已经到位,办公地点放在上海。这一消息,令人振奋。

“应该充分释放长三角潜能。将一些国家重大基础项目布局在长三角,如国家实验室尽早落地上海等。”张兆安说,建议对区域发展立法。如通过协作立法,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法》、《区域金融合作法》、《区域环境保护法》等,构建长三角区域公共治理的法律法规制度。“除此之外,国家和地方要对区域治理授权。”张兆安表示。

张兆安还建议三省一市联合打造“四条走廊”:第一条,G60科技创新走廊。从上海浦东开始,经过闵行、松江、金山,与浙江的嘉兴、杭州对接,形成科创资源集聚、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第二条,G50绿色发展走廊。从上海青浦、经江苏吴江、浙江湖州,一直延伸到皖南地区,发展绿色休闲产业,建设特色小镇。第三条,G42高端智能制造走廊。从上海嘉定、江苏的苏州、无锡等地,一直延伸到安徽,与皖江经济带相衔接。第四条,临海临港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廊。从浙江温州等地,经上海到江苏南通、盐城、连云港,结合沿海铁路和上海组合港建设,建设成为一条沿海发展轴。

“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势头,我相信是非常好的,未来可期。”丁光宏透露,今年3月开始,民盟中央受中共中央的委托将对长三角一体化课题进行调研,相信调研的结果将会从国家整体层面进一步推动一体化的进程。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能只看长三角,还要从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的背景出发,做好重要引领和示范作用。”丁光宏认为,长三角有着大量的人才资源,今后应该更多依赖于市场的力量,挖掘潜能,提高生产力,这或许是区别于京津冀和粤港澳区域一体化最重要的特质。

    责任编辑:蒋晨锐
    校对:余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