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学生党员瞻仰感想: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

澎湃新闻驻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李菁
2018-03-09 22:02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2018年3月9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的38位师生合影留念。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供图

3月9日,星期五,天气晴。

阳光下,上海兴业路人流如织。下午,来自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的38名党员师生来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了瞻仰党的诞生地,他们专程从临港赶到市区。

学生党员孟姗姗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拍照留念。

孟姗姗是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研二学生,于2014年入党。她说,作为共产党员,要不忘初心,作为一名学生,也要不忘初心,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

在一大会址纪念馆尾厅看完短视频《追梦》后,她深感震撼。“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立马被激起来了。”她说,“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艰苦奋斗,如今回头有这么多成就,心里蛮高兴的。”

让孟姗姗印象深刻的,还有纪念馆二楼的白铜雕塑。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召开,13位中共一大代表与2位共产国际代表,共同出席了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这一时刻在雕塑家手中“定格”——成为了名为“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的白铜雕塑。

“虽是雕像,但感觉就像真的代表们在你旁边,然后就会想起历史中的那些情景,自然而然地融入进去。” 孟姗姗说。

在白铜雕像旁边的墙上,还挂着几幅彩色的大幅油画,“从这些静态的画上,仿佛可以看到在当时昏暗的灯光下,共产党员们冒着风险,在这里激烈地讨论、共商国家发展大计,年轻的他们好有追求。”

同行的徐蓉是孟姗姗的同学,她表示,纪念馆一楼角落里“南陈北李”的雕像让她印象深刻,立体而生动地呈现出陈独秀和李大钊两位共产党先驱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我觉得大家应该铭记历史,不要忘记我们的党员前辈们曾经为今天的美好生活奋斗了这么多,牺牲了这么多,这是我今天最大的感想。”徐蓉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

孟姗姗也表示,自己回校以后要好好想自己的初心,“然后继续坚守、向这些前辈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要追求梦想,想办法克服。”

    责任编辑:徐晓阳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