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先锋|进上海地铁18年,他从职校毕业生成长为地铁专家

澎湃新闻记者 周航
2018-03-26 08:03
来源:澎湃新闻
加入上海地铁18年,陆鑫源从一名职校毕业生成长为专家,甚至站上了上海科技发明最高的领奖台。 视频编辑:沈彤(01:51)
加入上海地铁18年,陆鑫源的人生走出了一条“逆袭”的曲线。

他从一名职校毕业生,步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地铁专家,取得名校硕士学位,发表英文论文,拥有多项发明专利,甚至站上了上海科技发明最高的领奖台。

2017年,肩负千万人安全重任的他,获颁“上海工匠”荣誉称号。

业余时间,陆鑫源还自费考取了国际急救证。设备维护多了,他也想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能够挺身而出,提供一份平安。

陆鑫源现在是上海地铁维保公司通号分公司设备管理部副经理。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自己的名言:责任越大,能力越大

陆鑫源喜欢蜘蛛侠的名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过他自己的版本恰好相反——“责任越大,能力越大”。

对每天保障着千万人出行的上海地铁而言,通信系统好比一张神经网络,监视控制着列车的行止、间距等。陆鑫源的工作,就是保障这张神经网络的通畅、准确。

十八年前从上海闸北职校中专毕业,陆鑫源只是一名普通的维修工人,那时上海地铁信号系统都从欧美进口,陆鑫源获得机会,参与列车编组改造项目,直接配合外国专家工作。

对陆鑫源来说,这是难得的成长机会,但学习并不如想象那般顺遂。

“外方专家是一个‘铁公鸡’,在机房里调试时,显示器文字总是咪咪小,还把我支开。”他回忆,“洋师傅”也会察言观色,和领导交流有度,但对穿工作服的小同志,很会打马虎眼。

陆鑫源决定“偷学”。每晚他调试设备时,都准备一个本子,记下外国专家所做的操作与设备的反应,反推代码的含义。就这么一个月,他搞清楚了调试的原理和套路。

再和外国专家合作,他的专业也让人生起敬意,沟通起来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好搭档的感觉。”陆鑫源说,临走前,外国专家甚至邀请他加入自己公司。

虽然陆鑫源选择了留下,但出于对他的认可,临走前,外国专家还是拿出一些技术手册,作为礼物送给了他。对当时的陆鑫源来说,这就是“武林秘籍”,可以助他飞速成长。

登上上海科技发明最高领奖台

十八年前,陆鑫源刚工作时,上海地铁只有两条线路,没有人会想到这张地下网络会以如此快的速度扩张——截至2017年底,上海地铁线路达16条,总里程666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肩负着每天一千多万出行人们的人身安全,这样的责任常让我思考,我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如何可以做得更好。”陆鑫源说。

正是在和上海地铁一起成长的路上,陆鑫源这样一批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专家,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出了问题有何需要,都要求助外方。

比如,多年以前,2号线因设备老化,停站位置不准经常冲过站台,陆鑫源带领团队,在原有设备上叠加了开发诊断装置,精度甚至超过了原有设计。

这背后是旁人难以承受的付出,历时整整4个月,陆鑫源都守在一线,徒步勘察里程数超过1000公里,试验改进累计达79次,最终完成专用抗干扰监测技术,最后的解决方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6年,这项成果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陆鑫源站上了上海科技发明最高的领奖台。

陆鑫源到哪都背着小背包,里面放有各类维修工具。 

至暗时刻

平日里,不论到哪,陆鑫源总背着一个小背包,这给他的很多同事留下深刻印象。包里放的是维修所需的各种工具,陆鑫源准备随时奔赴现场。

地铁故障牵一发动全身,众多的危急时刻中,2010年3月16日算是陆鑫源职业生涯的“至暗时刻”。多年以后,他还清晰记得那天发生的每一幕。

那天,他和往常一样在外开会,5分钟内3个抢修电话接连打了进来,电话那头声音颤抖地告诉他,2号线自广兰路至徐泾东,二十几个车站无法办理列车折返作业,四十几列车迫停在半道。

如此大范围的故障,当时工作了十年的陆鑫源也没有遇到过。他回忆,倒春寒的季节,自己很快急得满头大汗。

驱车赶往控制中心的路上,陆鑫源盘算,如果是核心服务器出现问题,重置最少需2小时,如果爆发计算机病毒,就要花费更多时间,甚至可能全线停运来排查原因。

最后一点是不可接受的,每小时有4万人搭乘2号线出行,一旦全线停运,上海东西走向的大动脉将不堪重负。

手机不停响起,各级领导都打来电话询问进展,为了能集中注意力,陆鑫源心一横,关掉手机,开始从服务器、交换机排查。

他发现,由于延伸线开通,大量设备接入到已经服役10年的网络,每个主机都在请求响应,网络带宽不足,数据开始丢包,没得到响应的主机又不断重发,最终滚起雪球,形成了网络风暴。

陆鑫源现场指挥技术人员,马上关闭备用主机,整个故障1小时内处理完毕。

但根本的问题不解决,隐忧始终存在,而工程改造最快需要1年,正值世博会召开在即,如果届时再次大面积瘫痪,对上海形象的影响也难以估量。

陆鑫源连夜翻阅资料,查找文献,编写网络风暴对策方案,操作极其繁琐,为了工作人员可以尽快掌握这套方法,他制作了一张思维导图,代替原先30多页的指导手册,到第三天,整个地铁维保系统培训启动。

世博会期间184天里,脆弱的系统发生了二十几次网络风暴,正是这张流程图,及时解决了问题。而顺利出行的乘客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场场网络风暴的存在。

陆鑫源在工作中。

带领团队进军智能化管理

从一名普通维修工,到工程师,再到走上管理岗位,负责全部14条地铁线路的通信系统,陆鑫源凭借的是长期的工作经验积累,还有孜孜不倦的学习。

他用了五年半时间,在东华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本科知识,又花两年半拿到了自动化控制专业的硕士文凭。

如今,陆鑫源是上海地铁维保公司通号分公司设备管理部副经理,迎来更具开创性的工作。

他带领团队研制的“车载安全数据监控板”,相当于飞机的“黑匣子”,可以全程记录列车的运行数据,然后通过后台分析、比对,起到提前预警作用。他带领开发的“便携式远程数据分析平台”,则帮助一线抢修人员更好地与控制中心对接,快速排除故障。

“这些发明都是在我们遇到难题中诞生的。”陆鑫源说,受制于洋设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老外提供的设备就是这样了,要靠我们自己去总结、提炼,把短板给补上。”

上海地铁客流之大,在国外的大城市也非常罕见,很多运营经验已无参考之处。到2020年,上海地铁里程预计还将超过830公里,挑战仍在眼前。

就在2017年,上海地铁多条线路实施延时运营,部分线路在周五、周六延时运营至零点,给维保人员带来了更大压力——工作量不变,工作时间少了近一半。

于是,陆鑫源又和团队一起,着手为上海地铁打造更为智能化的信号保障系统。他们尽可能把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数字化和信息化,加以实时在线监测。这就好比建立了预警雷达,依托大数据平台,工作人员在后台就可以分析出设备的健康状态,以便预防。

在龙阳路地铁基地,澎湃新闻记者看到,该平台已经开始试点运行,所有节点的状态,发生的种种故障,都一一显示在电子屏幕上,并且会自动归类,帮助维护人员从中寻找规律。

通过“单兵视频系统”,陆鑫源在后方,就可以查看每一名前线工作人员的情况,进而指点迷津,排除故障。更加聪明的方式,正帮助这位“80后”上海人,更好地保卫着上海地铁。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