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新年长假结束了,节后抑郁是怎么回事?

澎湃新闻记者 屠俊
2018-03-09 07:50
来源:澎湃新闻

问:节后抑郁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答:通俗地说,这是因为人们不能“收心”,无法学会自我调节以适应原有的平静状态。

每逢春节及国庆等长假结束,就会有不少的人因娱乐过多,应酬过度或饮食过量等因素患上“节后综合征”。节后综合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有些什么症状及如何解决与应对?下面请上海浦南医院疼痛科主任施问民作一介绍。

节后综合征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长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长假中,有些人把原先长期建立起来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动力定型”规律破坏了,待到假日后的上班日,必须全身心重新投入于工作,即必须重新或恢复已被破坏的“动力定型”这就难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感(应),即所谓的“节后综合征”。节日综合征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节后抑郁

有些人会因从节日的过度玩乐兴奋中突然回到平静而恬淡的生活中而出现失眠、胸闷、失落、抑郁等现象。

通俗地说,这是因为人们不能“收心”,无法学会自我调节以适应原有的平静状态。

这就是所谓“节后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每当长假、黄金周过后,总有不少人因为节日期间的生活方式与平日相差过大,节后又不注意心理保健和自我调节而出现类似“节后综合征”的心理失调表现。

节后亚健康综合征

本是修生养息的长假,不少人节后却出现了浑身无力、嗜睡、做事精力无法集中等症状,其实这都是“节后亚健康综合症”在作祟。

据有关专家介绍,春节过后一段时间,是此类综合征发病的高峰期。之所以出现此类综合征,其根本原因在于长假期间,人们娱乐玩耍、或外出旅游、走亲探友,休息的时间反而比平时上班时还少,作息时间和规律被打乱,扰乱了生物钟;

加之节日期间饮食无规律,不少人还烟酒无度,暴饮暴食,造成营养搭配不均,身体各器官超负荷运转,引起功能紊乱,尽管还没有达到发病的地步,但已经让人体感到身体不适了。

节后身心过度疲劳征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外出旅行途中失眠、胸闷、精神紧张等,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而突然产生幻觉等(在拥挤、嘈杂的封闭环境下更易出现)。

这是在旅行途中发生的急性暂短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片段妄想、幻觉或行为紊乱,回家后这些感觉亦可能重现。

如何应对这种现象?

规律作息

要想避免节后综合征,首先必须有一个健康规律的作息时间,普通成年人晚上11点前必须睡觉;

有的健康成年人每天睡眠保持在7小时左右就可以,于是晚上熬夜到凌晨1-2点钟,早上睡到10点钟,结果早上起床头还是昏昏沉沉,总觉得自己睡眠不足,于是就有疑问,我的睡眠不是很充足啊?

其实人们的睡眠是有规律的,每天的睡眠不仅要保证7个小时左右,而且还要遵循人体十二经络运行规律,黄帝内经记载,每天十二时辰和人的十二经络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掌握这个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你就会得到健康的身体。

23点到凌晨1点为子时,血气流注于胆,称为“足少阳胆经”,是骨髓造血时间、正是补血的时候,此时天地磁场最强,胆经会引导人体阳气下降,是身体进入休养及修复的开始;

熬夜会致胆火上逆,引发失眠、头痛、忧愁易思等多种经神症状,所以在这段时间好好的休息,就不容易贫血。 凌晨1点到3点丑时,血气流注于肝,称为“足厥阴肝经”,是肝脏修复的时间, 这一时段是睡眠的黄金时间,如果熬夜的话,也要避开这段时间。

合理饮食

春节期间,难免会大鱼大肉地胡吃海喝,这样就会给肠胃造成不小的负担!为了缓解假期消化不良综合症,必须给肠胃“减减负”,来次“大扫除”。因此,不妨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喝点简单的白粥、面汤等,尽量保持清淡的饮食,并适当控制零食,以缓解肠胃的疲惫感。

运动疗法

整个春节小长假,很多人都会变得“懒懒的”,上班后,可利用业余时间多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以慢慢调节好状态。比如散步、慢跑、打球、游泳、骑自行车等。而且,春季绿色植物增多,空气清新鲜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锻炼,有助于提高生理机能和健康水平,还有利于调节情绪。

    责任编辑:陈玉坤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