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国创引入超1000平方米书吧,城市文化空间回归

孙雯
2018-02-26 13:53

在城市高昂的租金重负之下,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季风书园于近日关闭。随着存量规划时代的到来,各种老旧资产改造之后,正在成为城市文化空间的回归之地——滨江西岸艺术中心、M50创意园及张江国创中心等,这些空间未来可能遍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充当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堡垒。

城市“第三空间”需求加大

曾经鼎盛时期在上海拥有8家门店的季风书园经历了5年的“向死而生”后,终究抵不过传统书店的日渐式微和商圈租金的日益上涨,成为了上海精神史的一部分。

在一片惋惜之声中不难看出,公众的遗憾集中于城市文化公共空间的消逝,正是这类空间需求的加大,直接推动了越来越多的书店成为文化空间载体。澳大利亚Gleebooks书店二楼有一个能容纳二百多人的活动室,每个月这里要办三四场活动,包括阅读会、论坛、讲座以及新书发布会。

张江国创中心内景
与传统实体书店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复合功能书店的兴起,从单一的卖书,延伸为向人们提供一个公共的文化休闲空间,或阅读、或交流、或展览。这些书店与星巴克推崇的“第三空间”理念相同——即为向消费者提供“一个放松心情、闲谈小聚的场所,一间可以与亲朋好友谈天说地的公共客厅”。一本关于星巴克的书《一切与咖啡无关》中提到,“咖啡的消费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层次上的消费,文化的沟通需要的就是咖啡店所营造的环境文化能够感染顾客,让顾客享受并形成良好的互动体验。”

逾千方书吧开进“老厂房”

当城市规模化达到一定程度,规划由外延向内涵调整,产业面临升级,增量与存量的比例开始发生变化,核心区域的土地价值被重新评估,让那些长期被闲置的旧资产有了更多想象空间。根据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的想法和创意在不断被填进各种各样的城市存量空间。

孙科别墅内景
从当代艺术博物馆到民生码头粮仓,周末下午去这些地方看个展,喝个下午茶,正成为一种新的生活体验。不止文化艺术,根据人们不断提升的工作生活需求,存量资产可以成为居住、办公、商业的载体,就像原来生产液晶显示器的旧厂房改造为科创空间的张江国创中心,不同于一般产业园区的空间格局,给企业和员工更多创新发展的可能和轻松舒适的体验。

据了解,这个由张江文控与上海万科共同开发建设的项目近期成功引入了品牌书店,将打造一个超过1000平方米的书吧,为附近办公、居住的人们提供一个工作和居住以外休闲、交流的空间。

上海万科焕新城市空间

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上海区域本部首席执行官张海表示:“上海的新增土地资源已经接近饱和,类似的老厂房,一方面地处城市的重要区域,另一方面,又存在土地利用率较低,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对存量实施更新,提升其功能与价值。”

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的万科,在上海区域以“热带雨林”积极实践,尤其城市更新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空间关系上引入创新理念,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赋予老旧建筑以新的活力。

除了张江国创中心,正在改造施工中的上生所项目,也在向着一个开放式空间应有的样子修建。未来,这个项目将努力实现“历史建筑保护+文创产业聚集+存量资产增值”等多重目标,成为上海“一个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融合工作、生活、娱乐及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开放活力社区。

孙科别墅实景
除此之外,经过长期实践探索,上海万科将一些存量资产改造为长租公寓、养老机构,以及学校等,以满足人们随消费升级而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张海认为,上世纪90年代上海明确提出“退二进三”政策,开始工业用地升级改造,出现了一批创意产业园区以及工业用地转型为科研用地等多种城市更新尝试。目前,全市工业用地大量粗放散布于市域范围内,位于规划工业区内的比例仅占50%,如何加快城市更新和土地二次开发来加强存量调整,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必要途径。

    责任编辑:毛玮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