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上海滨江美术馆⑨|龙美术馆:结合馆藏做国际大展特展

澎湃新闻记者 朱洁树 陆林汉 实习生 蒋越
2018-03-03 10:57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无论是纽约、巴黎、伦敦抑或柏林,在全球各大城市,总有一条母亲河贯穿,串起城市的过去和未来。而点缀河边的美术馆、艺术馆,则见证、伴随甚至激发着都市的发展和变迁。上海亦是如此。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推出的“崛起的上海滨江美术馆”系列专题,将沿着浦江两岸的滨江道,逐一领略江边博物馆、美术馆的风采。它们或是深深根植于上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或是这些年崭新立起的城市新地标。这些“看得见江景的美术馆”,是区域空间必不可少的景观,亦是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一环。

龙美术馆(西岸馆)

刘益谦和王薇或许是中国最具知知名度与争议度的收藏家夫妇之一。

这对夫妇的龙美术馆而今在上海已经有了西岸、浦东两个分馆,在重庆还有第三个分馆。西岸馆的特色便是结合藏品举办大展特展,于此同时,也会引进国内外当代艺术家的展览,例如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詹姆斯·特瑞尔、安东尼·葛姆雷,都是最近曾莅临举办个展的国际知名艺术家。

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龙美术馆(西岸馆)副馆长杜京徽介绍了美术馆的建筑、展览和收藏,也对水涨船高的美术馆门票定价做出了详细解释。

杜京徽

澎湃新闻:能否大致介绍龙美术馆建筑的历史和改建情况?

杜京徽:龙美术馆(西岸馆)是2014年3月28日正式开馆的。现在的美术馆让很多人印象很深,外面有一排建筑,是过去运煤的码头。设计师在改造美术馆的时候把这个码头原有的一些老建筑保留下来,把它建成一个有历史年代感的、很有后工业感的建筑,美术馆和周边的建筑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结合。现在很多改建项目把所有的老的遗存推倒重建,这个美术馆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美术馆,还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

现在很多观众来参观我们美术馆,很大一部分是来看我们的藏品、我们的展览,还有一部分就是来看这个建筑的,所以美术馆本身也是一个艺术品了。特别是周末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在美术馆外面拍照。

澎湃新闻:近年来上海的美术馆越来越多,龙美术馆自身的定位和特色是什么?

杜京徽:最近几年,有好几家新的美术馆建馆开馆。我觉得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每个美术馆都有自身的定位,我相信新开的美术馆,他们有自己的展览规划、产品定位。龙美术馆(西岸馆)在2014年建馆之初,对自己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大家通过我们这三、四年做的展览也能发现。西岸馆临江边,定位也很清晰,就是做国际性的大展和特展。不论是传统的还是当代的,都是以大展特展为主,主要是国际国内的一流艺术家,一流艺术作品。我们美术馆的创办人有近30年的收藏经历,所以我们美术馆的藏品,是其他私人美术馆难以企及的。结合藏品,再举办一些大展特展,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美术馆的特色。

龙美术馆(西岸馆)

澎湃新闻:龙美术馆在上海有西岸馆、浦东馆,还有重庆馆,这几个不同的场馆,是否也有各自的定位和区分?

杜京徽:是的。浦东馆最初是在2012年对外开放,后来是2014年的西岸馆,紧接着是2016年的重庆馆。做每个馆的时候,我们都有清晰的定位。我们美术馆的收藏体系中有一个最鲜明的特色,就是红色经典这一块,因此,浦东馆就是以红色经典的展览为主,我们也是一个红色经典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岸馆就是以综合性的大展、特展为主。重庆馆因为展览面积并不是很大,所以它以巡展为主,会精选一些西岸馆的展览和藏品去做展。每个馆都有自己的特色,定位比较清晰。

澎湃新闻:能否具体介绍龙美术馆的收藏体系?

杜京徽:我们美术馆的收藏体系:传统的是一块,包括书画瓷器杂件;红色经典是浦东馆主要的收藏体系;还有一个就是现当代艺术,包括中国现当代艺术、亚洲当代艺术、欧美当代艺术。我们做展览的时候,都是在这些的体系基础之上进行由美术馆自主策划的一些国际性大展。

像传统的,我们是每年一个大展的频率:2014年的鸡缸杯特展;2015年的清宫特展,就是雍正、乾隆和康熙年间的宫廷作品;2016年的宋元绘画大展。当代展览的频率稍微要高一点,大概每年三个到四个,包括国内的、国外的,但无论怎么样都是一流的国际级别的大师。我们美术馆做这些展览也获得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喜欢,这也是我们的定位。

龙美术馆(西岸馆)内景

澎湃新闻:在选择展览方面,你们是否有独特的考虑?

杜京徽:2016年有一个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然后是詹姆斯·特瑞尔的灯光展览,然后到2017年的安东尼·葛姆雷,无论是展览形式,还是作品本身,更能让观众走进去,切身体验这些作品。他们是集观赏性、学术性为一体的。一些当代艺术家,观众可以跟作品形成互动,参与性比较强。年轻的观众可以先走进作品,然后再慢慢了解作品、艺术家。这样的展览形式,我觉得观众好像更喜爱一点,特别是年轻观众会更喜爱一点。

大家走进美术馆可以看到,很多年轻观众喜欢当代的展览,稍微传统一点的展览,会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学习。其实不管是哪种形式,从形式到内容,吸引人们慢慢走近,对艺术由外在的了解到内在的了解,真正的能将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出来的想法,一点点融汇到观众的心里边去。我们也是秉持这点,把展览从国外引进到国内,这也是慢慢探索的过程。

澎湃新闻:龙美术馆(西岸馆)最近的展览质量都很高,另外一方面,它的票价相对而言也是比较高的。你们在定价方面是怎样考虑的?

杜京徽:是这样的,其实在微信和微博上有很多观众留言说票价相对其他美术馆稍微有点贵。也不是说辩解,首先要跟大家讲清楚:我们一般都是馆藏展,基本上是50元,有一些其他的展览,比如大展特展,会稍微增加一点。但是这个浮动也不是我们自己随意的,因为这样的大展特展从国外引进,首先要承担高额的保险,当代艺术这一块对展厅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有一些布展形式对展厅会形成毁灭性的伤害。如果说我们按照这个成本来算,我们的收费根本就达不到收支平衡。举个例子,我们之前刚刚撤展的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的展览,我们的票价是100元,但如果是将保险、运输、布展费用都加在里边,门票应该收到三四百块钱,才能持平。这个展览撤了以后,我们要对地面所有的受损进行维护。业内人士都知道,其实美术馆是一个烧钱的行为,每天都有大量的支出,它(美术馆)有资金的限制。很多观众说,美术馆为什么要收费?说(有的)美术馆、博物馆不收费,但那是有国家大量资金支持的,每年有大量资金计划投入到美术馆,我们没有。我们都是依靠自己自力更生。

有时候美术馆(收的价钱高),至少大家也会对艺术作品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很多公立美术馆我们也经常去,如果是收费展览,大家会静静在里面形成一种良好的秩序。如果他愿意花五十、一百,他对艺术有一种起码的尊重,他知道艺术稍微有一点门槛,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保障人们有一个好的观展环境。我们美术馆完全没有指望用票价来盈利。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美术馆现在也不可能有盈利的,如果你想要挣钱,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去开这个美术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文化消费越来越能接受,我觉得(收)门票挺自然的。

如果大家觉得我们的票价有点贵的话,我们每月的第一个周二是免费开放的,大家可以在这个时间段来参观。当然,馆藏展览是免费的,特展有的时候还是不能免费。

国家层面上对美术馆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支持,不管是政策还是资金,我相信会越来越多。之前有一些主管部门的领导也说,不管是公立的美术馆,还是私营的美术馆,真正受益的是中国的老百姓,因为繁荣了中国的文化。当我听到这样的评论,其实挺开心的,觉得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肯定。

做美术馆其实很累也很辛苦,但是看到很多人来,觉得大家的辛苦还是很值得的。我们不像一些实体经济,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我们产生的效应是文化类的,它体现在长久的人的精神面貌、人的审美的变化上面。从这点上来说,大家做美术馆是快乐并痛苦着。

龙美术馆(西岸馆)内景

澎湃新闻:你觉得龙美术馆的发展变化与周边区域有什么关系?

杜京徽:之前大家一想到去上海的美术场馆,会想到M50、上海当代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大家会去这些地方。2014年以后,很多人慢慢把这里当成看展览的新去处。我有时候在前台也会看到很多一家三口过来,年轻人喜欢看当代的,年龄稍微偏大一点的喜欢看传统的。在一个美术馆里边,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不同的知识点。

我们是西岸艺术长廊的一部分,我们离不开西岸的发展,但是我们自身的展览也为西岸的发展做出了小小的贡献。所以我觉得这是互相依存的。我们将来肯定还会继续做好展览,西岸也给我们做展览带来了很大的支持。

澎湃新闻:你觉得美术馆与江岸有没有一种互动关系?有什么地方是比较适合看江景的?

杜京徽:我们美术馆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大家可以来欣赏岸边风景,然后看看艺术品。我们美术馆有一个地方,就是二楼的报告厅,我们自己的美术馆员工很喜欢,我们有时候会在那里做做活动,然后看着黄浦江上面来往的船只。有时候,我突然就会觉得,生活、工作在这个地方,也挺优美的,一边欣赏艺术品,一边看着江景,卸下一周繁忙的工作。我们美术馆的一些对外的活动会在二楼报告厅举办,比如一些儿童活动,大家在里边临江舞蹈。

澎湃新闻:龙美术馆(西岸馆)到现在快四年了,美术馆有怎样的发展变化,对未来有什么期待?

杜京徽:我们每次在开会的时候都说美术馆永远是要以优质的展览来立足,以优质的教育,配合展览,吸引更多的观众。然后,像我刚才说的,要完成一种潜入人心灵的艺术的引领,艺术的教育。这是我们之前做的,我们接下来还是要继续这样做,因为这才是美术馆的本质、核心。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