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类”等货基直接纳入M2统计,“监管重新审视其影响”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2018-02-13 22:51
来源:澎湃新闻

企业和个人持有的“宝宝类”等货币基金,将直接纳入广义货币(M2)的统计中。

在2月12日公布1月金融统计数据时,央行备注称,2018年1月,人民银行完善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

换句话说,在本次调整前,代表广义流动性的M2计算的是货币基金对银行的存款,记在非银金融机构存款中,而经过此番调整,非存款机构持有的货币基金直接算入M2。

这一调整的背后,则是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货币基金规模不断创下新高: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末,货币基金总规模为6.7357万亿元,占公募总规模比例为58.07%。

“监管重新审视货基的影响”

央行为何要调整M2的统计范围?

中金公司在报告中认为,把货币基金算入M2是参考了美国M2的计算规则,把货基也算作高能货币。但也反映了货基规模持续升高之后,监管重新审视货基的影响。

广发证券则认为,此次口径调整意义在于将非银行存款项目纳入M2统计。

“2008年以来中国影子银行快速发展,非银金融机构创造货币的参与程度加深,狭义M2与统计遗漏部门的分化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狭义M2远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货币供应变动情况。这也是为何此轮金融监管整顿金融乱象、调控融资体系的同时,也极大干扰了狭义M2增速,以致其不能确切反应真实货币供应总量。”广发证券认为。

2001年6月,央行第一次修订货币供应量口径,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M2。2002年初,央行第二次修订货币供应量,将在中国的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分别计入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2006年,央行将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不计入相应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不过在2011年10月后再度纳入统计;2011年,央行在货币供应量中加入了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值得一提的是,近来,不少机构都曾提出,M2统计对经济的解释力正在逐步降低。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就曾在报告中指出,传统以现金、存款形式存在的货币不断转向以新型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导致M2统计的货币量逐渐难以反映整体货币体系的变化。近几年,银行表外和非银金融高速发展,理财、基金、信托、资管、互联网金融等产品的规模增长非常迅速。而从货币属性的角度来看,它们和银行存款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从货币增速来看,在金融去杠杆的影响下,2016年底以来M2同比增速大幅下滑,其经济意义已经出现了弱化。”兴业研究在报告中称。

调整对M2增速影响有限,机构预计仍将维持低位

从调整后的数据看,回溯调整下,统计口径的改变本身对1月M2增速的拉动并不大,机构倾向于认为,统计方法的调整对M2增速的影响相对有限,今年M2增速仍将保持在低位。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完善后,1月末M2余额扩大1.15万亿元,去年同期M2余额扩大8249亿元,数据可比;1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6%,2017年末M2余额同比增长8.1%。按完善前方法统计,2018年1月末M2增速为8.5%。

非银存款大幅增长是1月M2同比反弹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2018年1月新增非银存款近1.6万亿,较上月提高约2.5万亿。

“1月非银存款的大增主要可能还是货基规模的扩大。我们认为在金融监管高压下,非银存款难以持续增加,M2增速仍将维持低位。”申万宏源认为。

中信证券认为,向后看,考虑到基数影响,对M2增速有向上的拉动力,但信贷回落和财政支出开始加快,预计M2仍会保持在9%左右的增速区间。

    责任编辑:郑景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