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学系访学反思:中国人真的太重视吃什么了

黄振乾/复旦大学国际政治博士生
2018-02-12 17:24
来源:澎湃新闻

话说,俺在宾州州立大学政治学系“访学”已经一个月有余了。说访学其实不很准确。大部分从国家留基委获得资助出来访学的同学,基本上都是旁听生吧。说自己是访问学者,那就太不好意思了。

我一开始选了四门课程,觉得不上白不上,多上点不吃亏,反正是免费的嘛。一个月不到,扛不住了。这边课程的每次阅读量在5到6篇30页到50页左右的文献,方法课除外,但也有作业。其中一门课程的阅读量在8到12篇。不可能每门课都读得那么用心,就算吃喝拉撒睡大概也就是刚好能完成,也就是囫囵吞枣的那种。

上星期反思了一下,果断退掉了阅读量最大且和我研究最不相关的一门。现在剩了三节课,一周大概15到20篇文献,然后再写点小作业什么的,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做法。

选这么多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太搞清楚出来到底要来干啥。其实我一直知道自己想在这里收获什么,但还是情不自禁的剑走偏锋。

选课的事,就此打住。这篇文字只是想记下来一些学习过程中的小细节。

午饭算什么

我们中国人真的太重视吃什么了,我到这边了才知道这真是一个坏毛病。我现在想想,我们的师生在吃饭上花的时间实在太多了。课上少花点时间想吃什么,课后少约一些,中国社会科学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我没有说谎。

这边的学生看起来似乎是不吃午饭的,老师也是如此。但从课程安排上就可以看出来。这边课程里面中午根本没有安排吃饭时间,课程时间都是连着的。我周二上课从上午十点上到下午五点三十,中间没有一分钟休息时间,三个小时的课程的话,中间会有七八分钟的休息,由上课老师来定,不然都是接着上。刚来的时候,我上完课肚子都饿扁了,特别难受。

所以,这些老师和学生午饭都是肿么吃的呢?他们还是会吃午饭的,但没有固定的时间概念。有的老师和学生带便当过来,在系里面的微波炉里面热一下,然后就在办公室吃了,估计都不用十分钟时间。有的同学会带一些沙拉啊,饼干啊,水果啊,上课过程中拿出来,边吃边上。有一次上课,一枚同学带来味道很浓的便当,吃完之后打了一个目前为止最隆重的嗝。然而并不尴尬。

中午饭点经常有讲座,部分老师也会带饭到讲座现场,边听边吃。这在国内是很难看到的画面。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解决,学校也有食堂,但饭点都是人山人海,特别是那些本科生,就在食堂边吃饭边看书,太闹腾,反正我是不太乐意去。至于他们晚饭吃什么,我就不太清楚了。这里能吃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多。

我们祖宗给我们这么一个能吃爱吃花时间吃的文化,我觉得真是糟粕,特别是年轻人啊,什么文章都没有,课都还没有下呢,就想着吃什么了,然后犹豫很久,是五角场香天下呢,还是南区的阿康,或是北区的麻辣烫呢。

吃出啥了吗,除了变成个胖子和懒人,哈。

手机不拍照

我在复旦的时候,很喜欢听讲座,也很喜欢拍照片,然后传到朋友圈里面去晒,感觉像是做了一件多大的事呢?

但在这边政治学系,讲座也很多,听讲座的虽然基本都是系里面的老师和学生,也是不少,基本都能坐满。讲座的水平,提问的水准当然不说。

但有一个重要的差别是,这边的老师和学生不拍照片。这么高清的苹果拍照神器都浪费了。我头一次听讲座还想拍个照片呢。居然没有一个人拿出手机来拍东西。我自己也从众了,不好意思拍了。乖乖听讲座。

我倒是没有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大家都不拍照。我估计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文化吧。一种可能是大家觉得讲座是用来听的,问的,不是用来拍的,秀的。另一种可能是不拍照是对主讲人的尊重,对她肖像权的尊重,对她知识产权的尊重。或者两种都有。

对这个事情呢,我觉得拍照并无不妥,但是要入乡随俗,不得放肆。即可。有的讲座,大家都是很熟悉的,拍照让讲座变得更好玩儿,也不至于拍个照就是不好好听讲座的表现。当然,未经允许拍照传播主讲人的idea,那不好。

他们很优秀

宾州州立大学政治学系其实在美国也是很棒的系,特别是他们的研究生教育,并不比顶尖学校差。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的共同主编,Journalof Public Opinion的主编,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Peace Science的主编和Journalof Politics 前主编都在这里,师资力量和研究实力但非常强。自然他们学生也不会差,比如我办公室有两个小伙伴,已有Political Analysis的发表。

所以,我自己也会免不了观察这些小伙伴。

我觉得有两点很不一样。简单拿国内的博士和美国的博士比是不太公平的。至少我们政治学科不太好比。我们的方法训练差距太大,我们土博士要发英文文章和他们比较就更难了。我们不可能在他们的系统存活,他们也不太会到我们系统来抢饭碗(当然也有可能,但人太少了吧)。

他们的方法训练非常系统,但有一定的片面性。一般说来从入门到精通四五门课程是有的,当然你不需要全部都上。有人叫你案例研究吗?大概没有,他们自己估计也不认这一套。他们也有研究设计课。但像唐老师的这样好研究设计课,估计是没有的。定量为王,这也不能怪他们,整个美国市场的导向都是这样的,不搞定量很难有工作。还好,我上课的老师来看,对研究中的理论和机制还是比较重视的,虽然他们不教你理论,也不教你找机制。

这个文字还是不能写太多,我还有半吨文献要读。他们的学习热情比我们高吗?这个不好说,我们大部分的课并不需要学习热情,因为比较水,很好混的。这边的话,要混比较难,就业形势,同类竞争,压力大得很,混就是完蛋。我不太看得出来出来Passion这种东西,或许也不需要,但基本上都在认真读书。

我们中国

总而言之,我们的系统有差距,他们的系统有些歪了,进入一种路径依赖的量化强化之中,渐渐在失去对多元化的包容。但你想想,两个系统要有拼接的话,我们必须会一些他们擅长的东西,我自己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

我们超越他们?别自欺欺人了。国内最优秀的政治学博士毕业生,比起这边最优秀的毕业生,那就…。我都说了,这么比较不公平。

我们有机会在他们没有足够重视,但其实也很重要的领域做出一些前沿的工作(不是超越,是他们不做这个或知识积累并不多),比如说在某些区域或问题研究上,非洲,东南亚?

以及,我们确实有机会,或许还来得及,不走入纯粹的定量依赖的一个系统里面去。但是我们也需要大量能够做好定量研究的人。然后就不要定性的啦?都说啦一元化是错的方向。

或许是美国政治学科发展太完善了吧,你足够优秀,然后也可以成为普通的一份子。卓越但总觉得少点什么。

在中国,还充满可能。

但真的,特别是学政治学的小伙伴,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在吃饭这件小事上了。这才是我们最需要向美国人学习的地方。

PS:特别感谢我导师唐世平老师的《研究设计》、郑宇老师《国际政治经济学》、李辉老师《定量分析导论》和郑冰岛老师《定量论文讨论》四门课程。这些课程让我在这边上课的时候还不至于跟不上。

[本文首发于作者公号(读博士的振乾同学),原题:“在美国政治学系访学的几个细节”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