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迁居”上海的江西古村里,找到德国的古老制表工艺

李淑平
2018-02-12 14:03

历史与现代总是交相辉映,传统记忆与现代生活总有微妙连接。

当代感十足的LANGE 1与建筑大师Kerry Hill设计的现代套房,堪为传统历史文化与当代生活和谐共生的范本。

交融

冬日的上海,天气有些清冷。但走到闵行区元江路一个小巷子,拐入一处院落,视线落到明清古宅和依然长满绿叶的樟树上,却感到阵阵暖意与勃勃生机。

高大的院墙将马路上的嘈杂挡住,给大家留下一个安静的所在。走上石板铺就的甬道,右手边就是一栋古宅,上书“楠书房”。不明所以的来客,或许会以为自己误入一个被遗忘的古村:这里的明清风格古建筑上,还有着孩子们留下的涂鸦;而这里的一棵棵樟树,在一片岁月静好中似乎印证着此处的不凡历史。最粗的那一棵,需要三人才能环抱。

实际上,这里是位于闵行马桥的养云安缦酒店。作为久负盛名的传奇酒店,安缦的每一家酒店都崇尚自然之美和卓越的设计。而这一座刚刚开门迎客不久的酒店,源自江西抚州的一个古村落拯救计划。由于当地要建水库,大量的古建筑和樟树面临淹没命运。抚州籍企业家马达东花了十几年时间,将这些值得被拯救的古建筑和樟树几乎无损地平移700多公里,落户上海,在西南郊区的闵行马桥,重建起一个赣派古村——经过养云安缦的建筑师们的精心维护和修缮,这座迁居而来的古村落,摇身变成了如今的顶级酒店,其中的故事和传奇,说来令人赞叹。

在这样一座酒店里,一位同样来历不凡、充满故事的客人,开始了他的工作。

养云安缦的迁徙与重建引发了同样历经复兴之路的朗格共鸣,1815 UP/DOWN正是纪念朗格创始人的诞生年份。

穿过四水归堂的天井进入楠书房正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位端坐的雕刻师,在精确地调动着手里的刻刀。他所展示的,是罕有的德国传统雕刻技术:Tremblage纹饰雕刻。这种雕刻工艺来自德国的制表小镇格拉苏蒂,雕刻师需要将刻刀锐利的尖端向下按压,力度均匀、深浅恰当、左右微微抖动向前推进,这就是“抖刻”。它的最终效果类似于现代机器所制造出来的“喷砂”,但细看之下,这种纯手工打造出来的均匀自然的光线漫反射,与工业产品还是非常不同。它让金属拥有了如同钻石一般的璀璨光芒,每一处细节都有自己的温度。

珍贵的Tremblage纹饰雕刻工艺,可见于大师级杰作1815 RATTRAPANTE PERPETUAL CALENDAR HANDWERKSKUNST。

这位雕刻师来自朗格(A.Lange&Söhne)——一家诞生于格拉苏蒂小镇的高级腕表制造商。

而这种Tremblage纹饰雕刻技艺,也被应用于朗格的腕表上。例如大师级杰作1815 RATTRAPANTE PERPETUAL CALENDAR HANDWERKSKUNST。

站在雕刻师面前,手握一枚朗格腕表,静静欣赏每一个工艺细节和设计元素,和着旁边大屏幕上闪现出的朗格历史及技艺传承等画面,你可以心领神会:传统记忆与现代生活竟有如此微妙连接。

朗格借用光影以养云安缦明清古宅为幕,超越时空造影重现雪夜易北河畔森帕歌剧院。

在养云安缦里观看这种古老的德国钟表雕刻技艺的现实再现,不得不说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虽然两者看似一中一西,毫无关系,但实际上却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在关联。这就是朗格腕表选择在富有文化使命的安缦酒店开业前在这里举行文化活动的原因,两个品牌有着共同特质。养云安缦里的樟树和古宅途经700多公里,从江西抚州迁移到上海成就现代化的度假村,历经15年;朗格制表曾于二战的炮火和冷战的阴影下沉寂40余载,直到1994年重回世界高级制表舞台。

历劫

格拉苏蒂小镇上的朗格制表厂,曾经饱受战争侵袭。

格拉苏蒂小镇曾因朗格制表盛极一时。创始人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把精密制表带回德国,并进行彻底改革。其设计如首次精确计算的轮系部件、3/4夹板和全新框架配置、特别格拉苏蒂杠杆式擒纵系统和补偿摆轮、精密调节装置,以及具特殊终端曲线的游丝,皆是最高制表标准的体现。

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与孩子的家庭照,制于1861年的早期怀表,带“A.Lange,Dresden”字样。

如今,带“A. Lange,Dresden”标志的精密时计,特别是结构复杂的腕表,经常在拍卖会上以极高价格成交。这其实是收藏机械计时装置的鉴赏家,保留着这位制表翘楚的哲学,见证他在钟表和萨克森历史上写下的一页页传奇。

但是,格拉苏蒂小镇与朗格制表蒸蒸日上的事业均因战争陷入停滞,小镇被毁,朗格制表工厂也被迫停业。

回归

如果说,养云安缦的这些被保留下来的江西古宅和樟树的幸运之神是马达东的话,那么朗格的幸运之神则是第四代传人瓦尔特·朗格(Walter Lange)。当年,瓦尔特·朗格被迫逃往西德后,并没有忘记家族传承,一直心心念念要将曾祖父留下的产业重整,并一直设法与家乡萨克森的居民保持联络。不过,这一等就是40多年,瓦尔特·朗格也从身富力强的青年人迈入花甲。

时间来到1989年11月9日,横亘在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倒下,瓦尔特·朗格复兴家族产业的心念再起。

1989年11月9日,人群在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 Gate)前的柏林墙上,庆祝城门重开。

当瓦尔特·朗格表示打算再度在格拉苏蒂镇制作腕表,并为新表厂招聘员工时,当地沸腾了。朗格的名字在这里依然有着特殊意义,朗格品牌在区内具有悠久历史和极高声望。当地居民盼望的是重新归来的朗格品牌,以及重归繁华的小镇。他们纷纷积极加入新的朗格腕表厂。

重建后的朗格制表业也急需技艺高超的制表大师。在当年格拉苏蒂小镇,加入朗格新工厂后的员工得益于东德一直侧重制表手工艺训练,对机械腕表知识不陌生,但是他们依然还不大适应朗格的严格要求。所以,朗格把员工们送到瑞士姊妹公司IWC万国表接受在职培训,了解高级制表的特别要求。这包括精湛的雕刻和装饰技术以及电脑辅助设计。最重要的是,瓦尔特·朗格的业务伙伴君特·布吕莱恩(Günter Blümlein),凭着超卓远见说服了这群萨克森制表先驱发挥大胆的设计理念,并鼓励他们全情投入这个独特计划之中。

之后,培训归来的制表师们,在克服了工作设备欠缺,甚至取暖设备不足等等困难后,开始了品牌的第一个计划制作LANGE 1,独特不对称的表盘设计以及瞩目的大日历显示。短短四年间,首个传奇朗格腕表系列正式面世。

1994年10月24日,朗格在德累斯顿皇宫内推出萨克森高级制表新时代的首个腕表系列。

1994年10月24日,注定是历史性的一天。这一天,朗格在德累斯顿皇宫内推出萨克森高级制表新时代的首个腕表系列。首批四款腕表LANGE 1、SAXONIA、ARKADE和TOURBILLON “Pour le Mérite”面对专业记者和特许经营商的严格检验。好消息是,这些手工制作的朗格腕表瞬即让收藏家和爱好者赞不绝口。最终,123枚腕表在几分钟内销售一空,最后三枚竟然要抽签决定买家。

匠心

如今,格拉苏蒂小镇重新成为制表重镇,而朗格每件作品都标志着新时代的开端。

就在刚刚举行的2018日内瓦国际高级钟表展(SIHH)上,朗格再次推出7款新作:1815 HOMAGE TO WALTER LANGE、1815 CHRONOGRAPH、LITTLE LANGE 1、SAXONIA MOON PHASE、SAXONIA OUTSIZE DATE、SAXONIA THIN BLUE、TRIPLE SPLIT。

2018日内瓦国际高级钟表展(SIHH)上,朗格再次推出7款新作。

而朗格在当天安缦活动亮相的作品,以蓝色主题为主:除了LANGE 1、LANGE 1 DAYMATIC、SAXONIA、SAXONIA AUTOMATIC带来典雅深蓝色实心银表盘和精美18K白金表壳的新组合以外,还有重磅作品1815 RATTRAPANTE PERPETUAL CALENDAR HANDWERKSKUNST这一全球限量20枚的万年历追针计时码表。这是朗格首次在表盘融合珐琅艺术与雕刻工艺,实心白色18K金成为蓝色珐琅的基底,其上的浮雕星星轮廓延续月相显示的华美造型;月亮主题还在可开合保护底盖中延续,其上绘出月亮女神,以浮雕及Tremblage雕刻方式勾画出古老神秘的月亮女神化身。

1815 RATTRAPANTE PERPETUAL CALENDAR HANDWERKSKUNST背面可开合保护底盖上,以浮雕及Tremblage雕刻方式勾画出古老神秘的月亮女神化身。

一家酒店的艺术或许体现在方圆数里,但一块腕表的艺术性,只在方寸之间。在机芯上展示的星星雕刻图案,在朗格的现代腕表作品上再现了古老传统工艺的精髓,让每一枚腕表都显得独一无二。

真谛

宁静的午后,轻微的雕刻摩擦声将思绪拉回楠书房。看着养云安缦院子里,人们漫步在樟树下、古宅旁;听着朗格雕刻大师的讲解,手拿刻刀体验一把朗格的制表技艺,一切都是那么和谐。

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这首诗《人,诗意地栖居》经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让“诗意地栖居”几乎成为所有人的共同向往。人到底怎样才算找到这一境界?有人说在于读懂自然的真、人性的善,体味到艺术的美。

古宅、樟树、朗格腕表恰是这样的介质,两个品牌历史与现代的结合交融在一起产生共鸣,展现特别的生活方式,将历史淬出人文精华,从容延展至未来,诗意地栖居。

    责任编辑:毛玮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