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嘉兴 开启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2022-09-14 21:05
北京

 

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经济开发区的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车间。

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的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在做实验。

城市的蝶变跃升、跨越发展离不开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最强大脑。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积极推动人才链、政策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以产引才、以才兴产、产才共融,长三角金南翼产才融合典范市正呼之欲出。

“人才+产业”同向发力跑出产才融合加速度

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产业在特定区域的集聚会吸引人才向该区域集聚,而人才集聚又会引领和支撑产业更好更快发展,进而吸引更多人才,形成“产业聚集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良性互动。

时光回溯至2014年10月,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众新能源)落户嘉兴市桐乡经济开发区。在桐乡深耕多年,合众新能源成为全国第13家获得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响亮的名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青年才俊,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源泉。发展至今,该公司累计引育国家级高端人才7人、省级高端人才16人,现有研发技术人员超1500人。

合众新能源是嘉兴在推进新兴产业汇聚人才之路中的一个缩影。当前,嘉兴正凝心聚力打造“1+3+5”先进制造业集群,即到2025年打造形成桐乡全球性新材料集群,秀洲光伏新能源、嘉善集成电路、海盐核电关联和核技术应用等3个全国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及南湖微电子、平湖高档数控机床、海宁泛半导体、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健康食品、嘉兴港区氢能等5个长三角区域性先进制造业集群。

随着产业的登堂入室,近年来嘉兴人才集聚效应不断显现。2021年,嘉兴新增就业大学生数量继续保持10万人以上的增势,人才资源总量突破126万人,2位在嘉工作的顶尖人才入选省“鲲鹏行动”计划,国家引才计划建议入选数、省万人计划入选数、省领军型团队入选数、省海外工程师入选数等均保持全省前列,跻身“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等两大知名榜单全国25强。

另一方面,人才红利也在不断赋能嘉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位于嘉兴科技城(南湖高新区)的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科技人才型企业。靠着人才引领、技术创新,该公司于2013年推出了全球首款“三相”微型逆变器。如今,其已成长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微型逆变器领域头部企业,并成功登陆科创板。

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人才蓄水池持续扩容,而人才带来的先进技术亦加速产业蝶变升级。这样的“双向奔赴”将在嘉兴不断上演,产才融合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嘉兴模式正阔步向前。

中国城市报记者从嘉兴市委人才办获悉,在未来将举办的2022中国浙江“星耀南湖·长三角精英峰会”(以下简称峰会)期间,嘉兴会开展涉及集成电路、汽车零部件、核电关联、光伏、氢能等5个领域的产才融合主题活动,推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互融发展。

“平台+项目”同频共振构筑产才融合新高地

干事创业的发展舞台是集聚人才的强磁场。为让各类人才各尽其用、用有所成,嘉兴加速培育高层次人才聚集载体平台,以平台吸引要素聚合、以要素聚合催生创新裂变。

镜头切换至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场:场内,运动员们正在奋力鏖战;场外,来自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柔电院)的研究人员对着数据监测屏幕,紧张地记录分析来自雪车雪橇运动员们的现场数据,并与日常训练数据进行对比,为后续比赛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柔电院是浙江省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建的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于2017年11月在嘉兴成立,以打造全球柔性电子人才蓄水池和创新策源地为目标,聚焦柔性电子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工程化,探索“校内虚体、校外实体”的校地合作模式,积极建设国内一流工业技术研究院。

经过4年多的快速发展,柔电院在高层次人才引育上硕果累累,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员占比超过80%,拥有国家级高端人才11人、省级高端人才7人、市级高端人才11人,柔性引进中外院士5人。

柔电院仅是嘉兴众多人才平台载体中的一个。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电科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浙大嘉兴研究院、中科院海宁先进半导体与智能技术研究院……眼下,嘉兴持续放大各类创新平台的人才吸附功能,一批尖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加速集聚。

在嘉兴,项目带动同样是促进产才融合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嘉兴建立并不断完善“揭榜挂帅”项目引才工作机制,为人才搭建在科研一线攻坚克难、建功立业的平台,组织调动各类人才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据了解,今年以来嘉兴已发布企业关键技术需求358项,其中143项企业技术榜单已完成对接,实现揭榜。

围绕数字经济、高端装备、新材料和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嘉兴靶向引进高端人才项目和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项目。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遴选领军人才项目1708个,实现产值1086亿元,纳税31.7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近3万个。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举办的第六届“红船杯”嘉兴全球创业创新大赛上,石瑞团队“基于人工智能和高精度3D测量的电子半导体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等77个领军人才项目,成功入围总决赛。

未来,将有更多更广阔的人才平台、项目在嘉兴涌现。嘉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嘉兴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等70家企业上榜工信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榜数量位列全国第12位、省内第3位,仅次于杭州、宁波。截至目前,嘉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达104家、数量位列全国第21位。

此外,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峰会期间,嘉兴将精准对接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浙江省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技术平台等机构(平台),通过主旨演讲、圆桌论坛、闭门洽谈、项目推介、产品发布等形式,力争导入更多高端资源,有效促成人才项目合作、成果转化落地、科创平台共建等。

“政策+服务”同步发力唱响产才融合好声音

人才引进来是基础,留住是关键。嘉兴不断强化人才服务要素保障,提升人才服务供给水平,加快构建高品质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让人才在当地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生活性服务方面,嘉兴实施人才安居乐业暖心行动,建成3.6万套人才公寓,引进清华附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启用全市首个三级标准国际综合性医院等;文化性服务方面,嘉兴开展寻根红色文化、访踪名人足迹、体验非遗文化、领略田园风光等系列活动,帮助人才走近嘉兴、融入嘉兴;发展性服务方面,嘉兴重点聚焦人才投融资需求,出台11条硬核举措,提供从项目初创期、成长期到壮大成熟期的全周期金融服务。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向领军人才项目、高层次人才发放贷款约160余亿元……

留住人才最为关键的是要留住人才的心。今年,嘉兴创新实施了人才服务实事“双十”暖心工程,15家部门(单位)牵头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市域共享、发放大学生“嘉YOU卡”、举办青年集体婚礼等20件实事,得到人才的普遍欢迎和点赞。比如,市科协牵头实施人才子女科学夏令营项目;举办4期以“筑梦太空”“一起来玩水”为主题的人才子女研学活动,80个名额被秒抢一空。

在提供普惠性人才服务之外,嘉兴还为人才定制个性化方案,给予专属支持。例如,为引进新加坡工程院李德纮院士,向其提供了涵盖团队人才招引、科研设备采购、工作场地装修、项目经费投入、日常生活保障等内容的个性化服务方案,甚至考虑到李院士1.97米的身高,专门为之加高门头、量身定制床铺和办公桌椅等,最终创造了从首次对接到最终入职不到15天的奇迹。又如,嘉兴市秀洲区通过厂房定制化建设,及时满足辖区内人才企业自动化生产设备7.5米层高和1吨/平方米承重的特殊要求,快速解决其扩产提能的迫切需求。

人才发展尤其是科技人才型企业的成长,离不开金融服务支持。以嘉兴科技城(南湖高新区)为例,其成立全市首个规模1亿元的柔性电子产业培育基金;协同浙大南湖求是驿站推出规模2000万元孵化基金,积极搭建人才、科创项目、投融资机构交流合作的平台,进一步推动科创项目与金融资本无缝对接。

暖心政策、贴心服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回报。如今,一位位优秀人才扎根嘉兴,一批批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创新活力正在嘉禾大地竞相迸发。(图片由嘉兴市委组织部提供)

■中国城市报记者:邢灿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