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思想周报|粉丝生产线;特朗普不正常的“正常”国情咨文

徐亮迪
2018-02-05 10:15
来源:澎湃新闻

“粉丝生产线:社交媒体上的黑市”

我们在社交媒体上遇到的人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尽管大家都知道网上存在大量水军,但近日《纽约时报》刊登的一篇调查报道《粉丝生产线》(The Follower Factory)揭露出的水军运作模式仍然令人瞠目结舌。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日益重要的社交网络影响力催生了一整个制造粉丝的产业。

这篇文章主要集中于一家叫作Devumi的公司。在这家公司的官方网站上,人们可以直接购买推特粉丝数、转发量和点赞数。根据纽约时报的调查,迄今为止这家公司已经为推特上的各种用户提供了多达两亿粉丝。这些水军并非真实的人,而是由350万个机器人账号控制的。有赖于技术的发展和推特相对开放的环境,机器人账号能够自动完成点赞、转发特定内容等服务。

根据推特的规定,推特上的粉丝数买卖是严格禁止的,一旦某个账号被发现存在购买粉丝的行为,推特官方会关闭这个账号。但是,实际上这条规定的执行非常困难。一方面,像Devumi这样的公司找到了规避这条规定的办法:Devumi通过直接复制真人账号的头像和个人简介,大量注册与之高度类似的伪造账号,使人们很难分辨究竟哪个是机器人,哪个是真人。为了了解这家公司的运作方式,纽约时报主动购买了推特粉丝。他们发现,这些粉丝是分批“发货”的:第一批粉丝就是这些通过偷窃真人的社交媒体身份而注册的“高仿号”,而第二批则具有明显的水军特征——没有头像,用户名则都是由一串没有意义的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另一方面,纽约时报成功获得了Devumi公司的销售记录。他们发现,在这家公司所有的20万客户中,不乏知名人士,包括政治人物、娱乐明星、运动员等,甚至经常为纽约时报撰写旅游专栏的记者也购买了Devumi销售的推特粉丝。据某些估计表明,推特上将近15%的活跃用户都是模仿真人的机器人账号。当纽约时报联系一部分Devumi客户的时候,有人就表示,“每个人都在买粉丝。”如此普遍的买卖粉丝行为也让推特的规定难以顺利实施。

人们为什么要购买粉丝呢?纽约时报指出,一些人是纯粹出于好奇,想知道粉丝是如何买卖的。但更多的人则是出于增加社交媒体影响力的需要,而由此催生了一整个“影响者经济”(influencer economy)。许多名人都雇佣了专门的员工来为其“提升社交媒体影响力”,而这些员工——无论是否认识到这样的做法与欺诈无异——则通过购买粉丝的方式达到自己的业务指标。在纽约时报联系的Devumi客户当中,许多名人并不清楚有员工替自己购买了粉丝,而也有员工抱怨,为了完成任务他不得不昧着良心购买粉丝。还有一部分人则是为了购入社会资本,然后再为他人提供增加影响力的服务,这些人被称为“影响者”(influencer)。例如一对姐妹Arabella Saho和Jaadin Saho就为许多著名品牌“提升影响力”,她们一年可以挣10万美元,而纽约时报指出其中的Arabella只有14岁。她们的母亲通过Devumi给她们购买了大量推特粉丝,这些资产使她们能够在社交媒体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对于那些被模仿的人来说,这些高仿账号的存在为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高仿号”常常在推特上转发商业广告和色情内容,而受害者们不希望自己的名字与它们联系在一起。有的人还担心在求职过程中会有人发现这些高仿号,而对他们的未来产生影响。但是Devumi根本不在意这些,受害者们只是这家公司的摇钱树而已。

在这个自然状态的“影响者经济”当中,Devumi自己也无法避免被人“高仿”。一位Devumi的承包人与Devumi发生了矛盾,之后他建立了一个高仿公司DevumiBoost,然后给Devumi的客户发送诈骗邮件,声称他们需要“升级”,而实质上则是试图从Devumi那里抢夺客户。

当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发表之后,纽约检察官已经对Devumi开始调查,而推特也关闭了Devumi的账号。但是这一家公司显然不是整个影响者经济的全部。纽约时报的调查已经发现,Devumi本身并不创建机器人账号,而是从一系列更隐蔽的推特机器人生产商那里购买。Devumi只扮演了一个中间商的角色,因此这家神秘公司仅仅是整个黑市的冰山一角。

之所以如今影响者经济如此发达,与当下评判方式的指标化无疑有一定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构成了这一经济的一部分基础。纽约时报的采访中也有一位购买粉丝的客户提到,这种“只看粉丝量”的标准是“不健康的”。在这种标准的影响下,人们常常用推特粉丝量,以及微信投票数、微博豆瓣关注量等来评判优劣,这也导致了买卖粉丝、购买热搜等“影响者经济”的繁荣。事实上,这些标准本质上体现的只是营销手段的优劣,不看内容而只依赖这些数据的判断显然存在严重的偏颇。对科学的追求让我们开始用指标的方式定义许多事物,却在这场狂热中丧失了我们对这些事物本身以及其与代表它的指标之间的关系的判断。当我们用一个指标取代它定义的事物的时候,我们应当反思的是,这是不是过度简化了我们想要了解的事物?

特朗普上周发表了长达80分钟的国情咨文

正常的国情咨文有多正常?

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国情咨文。许多媒体对此的第一反应是,相对于特朗普过去在推特上发布的一系列内容相比,这篇国情咨文显得非常“正常”,《新共和》则直接将其称作“庞大而无聊”的讲话——长达80分钟的国情咨文在美国历史上也可以排到前三名。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有些人认为如果特朗普能够始终如此自律的话,也许他的交流效果会更好一些。

但紧接着,《新共和》就指出,特朗普本身的特点意味着他需要以“非正常”的方式进行交流,而这种交流方式对他来说是有利的。《大西洋月刊》和《新共和》都提到,与传统的国情咨文不同,尽管特朗普也说了一些团结性的话,但是这篇演讲从总体上来说并非试图说服他的政治对手们,而只是不断地加强分裂。例如,在分歧最严重的移民问题上,《大西洋月刊》认为特朗普展现的仍然是极端的一面:在一方面,他突然宣称将会增加3倍的DACA移民(被称为“梦想者”,即dreamers),让保守派感到一头雾水;另一方面,他花费更大的篇幅警告移民的危险,毫无根据地推测移民带来的亲属会造成恐怖袭击,继续强调建造美墨边境的墙,还讽刺地说“美国人也是梦想者”(Americans are dreamers, too),暗示将移民与美国人区分开来,极大地触动到了民主党人的神经。这样两边都不讨好的做法,让移民改革方案通过的前景再次变得灰暗。总的来说,特朗普的国情咨文没能协调双方的矛盾,处处展现的仍然是自己的极端看法。传统上用于团结两党的国情咨文,这一次反而维持了特朗普上台一年以来的高度对立形势。

这种观察在许多其他方面也有所体现。《纽约客》认为,特朗普明显地在传递一种“恐惧”的心理。通过将移民直接定义为争夺梦想、带来暴力的犯罪分子,通过强调用非人道的方式对待恐怖分子——即使事实已经证明关塔那摩这样的监狱对于给恐怖分子定罪并无效果——特朗普让美国人感到他们始终处于“敌对势力”的威胁下,而只有提升特朗普定义中的“美国”的自豪感,才能使美国强大,尽管没有人知道这种自豪感与实际力量是否有关联。无独有偶,《大西洋月刊》通过分析特朗普的国情咨文中提到的到场嘉宾,也指出了这篇国情咨文的特殊之处。与以往赞扬英雄的传统不同,特朗普尤其强调这些嘉宾是“受害者”,而且他们贯穿了整篇国情咨文,而不像过去只是在接近结尾的时候提到嘉宾。这两家媒体还同时指出了特朗普所强调的一点——他呼吁内阁应当获得免除任何联邦工作人员的权力,而这是“尤其危险的”。在实际操作中,这就意味着如联邦调查局这样可以监管政府的机构将不再拥有独立性,因为政府可以随时开除调查他们的工作人员。Slate杂志甚至直接将这句话看作特朗普在试图终结美国的法治。

整体来说,这篇“正常的国情咨文”,实际上尤其不正常,它一反过去团结性、表彰性的传统,强调的则是特朗普一贯渲染的外部威胁和国家自豪感等主题,无论这些主题是多么虚无缥缈。它还忽略了许多关键问题,例如教育、气候变化等传统而重要的社会议题。《大西洋月刊》接连两篇分析文章的标题,用“无法辨认”、“黑暗”等形容词修饰这篇国情咨文,可见在正常的外表之下,其“不正常”还是显而易见的。

    责任编辑:韩少华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