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桥谷博物馆到采煤博物馆:夕阳产业的新功能

朱联璧
2018-01-29 15:52
来源:《工业文化研究》第1辑

【编者按】近日,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在中国科技会堂公布。这批名录中,有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企业,也有新中国成立后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含求新机器造船厂)、福州船政(现为马尾船厂厂区及船政文化园区)、东三省兵工厂、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部分现为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公园)、上海外白渡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一百项;覆盖了造船、军工、铁路等门类,是具有代表性、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这一概念诞生于英国。在工业革命的诞生地,“工业考古学”是如何让夕阳产业发挥出新功能的?在刚刚创刊出版的期刊《工业文化研究》第1辑中,复旦大学历史系朱联璧撰文对英国经验做了介绍

上海外白渡桥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诞生地,在20世纪下半叶产业转型升级时,同时出现了“工业考古学”这一新的学科领域,并发展成以工业遗产为名的一系列研究和考察,推进了民间和政府对工业遗址和遗迹的认定,让夕阳产业发挥出了新的功能。

作为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给英国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遗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诸多重要产业经历了国有化和转型升级,不少制造业工厂倒闭,也就让如何处理旧厂房成为新问题。以英国工业考古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Industrial Archaeology)为代表的机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动工业遗迹的开发和保护,着手处理工业革命在英国留下的有形和无形的遗产。至20世纪70年代,工业遗产这一概念取代了工业考古学,在英国成为了保存、管理和发展工业革命遗存的代名词,旧的厂区也在此后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工业遗产”在英国的诞生

已有不少中英文研究提及“工业遗产”这一概念在英国诞生的过程。时任英国工业考古协会主席的基思·福尔克纳(Keith Falconer)于2006年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历史评论》(La Revue pour l'histoire du CNRS)上发表题为《英国工业遗产五十年》的论文,全面回顾了工业遗产在英国产生的过程。

福尔克纳从五个方面展现了英国工业遗产的产生和发展轨迹,包括英国“工业考古学”的起源和英国大众对工业遗产的兴趣,英国如何参与全球范围工业遗产业的发展,英国对历史性工业遗址的认定和记录以及信息传播,对历史性工业遗址和景观的评估、保护、保存、再造和管理,和工业遗产领域的学术发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五个方面覆盖了英国工业遗产如何萌生、主要的工作与未来前景。身为从1971年开始参与英国的工业遗产的调查、保护和研究的学者,福尔克纳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图景。

福尔克纳认为,伯明翰大学的迈克尔·里克斯(Michael Rix)首先在成人教育课程中推广的“工业考古学”带动了工业遗产作为一个单独领域的发展 ,他随后在题为《工业考古学》的论文是最早提出并定义这一概念的文章。 朱海玄与马尔科姆·泰特(Malcolm Tait)合著的论文在参考了德里克·贝利斯(Derek Bayliss)的著作《南约克郡工业史导引》(A Guide to 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South Yorkshire)后,认为工业考古学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18年在谢菲尔德大学内成立的谢菲尔德技术贸易协会(Sheffield Trades Technical Society)。该协会成立的目的是保存被誉为“钢铁之城”的谢菲尔德的工业历史。 换言之,尽管作为单独研究和活动领域的工业考古学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出现的,但不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民间已经出现了保护工业城市的历史的意识,并成立了新的机构来解决这一问题。民间机构对工业考古学和工业遗产的推动也成为了英国特色。

里克斯的论文呼吁社会各界增加对18至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遗产的研究和保护。他的理念在1959年得到了英国考古学委员会(Council for British Archaeology)认可。工业考古学的研究者们在1959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大会,希望政府可以资助国内工业遗迹的调查和认定,进而确认需要被保护的遗迹。1963年《工业考古学导论》(Industrial Archaeology: An Introduction)出版,正式宣告了工业考古学作为一个单独研究和管理领域的诞生。

《工业考古学导论》定义了工业考古学,解说了开展此项工作的紧迫性,以及未来考古工作所涉及的范围。该书所定义的“工业”包括煤炭、金属冶炼、能源、纺织、陶器与玻璃制造业、酿造和蒸馏业、水陆路交通、工农业建筑,将各类制造业及与之相关的景观都包括在内。所有这些产业确实都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丰富了英国人可以获得的物质产品,改变了他们的活动空间和出行方式。工业革命对英国而言绝非仅仅是提供了大量更便宜、生产速度更快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将英国人带入了“现代”的生活。与之相关的各行各业都被纳入到“工业考古”的范围之中便可以理解。 书中提供了大量前期调查的结果,以及英国各主要工业区的人口和产业概况,也是一本英国工业发展简史。

更晚近的对工业考古学的定义则进一步强调了保护在活动中的重要性,也指出作为独立学科的工业考古学要为人类社会的历史研究提供原始资料。此外,里克斯的后继者们认为,工业考古学的研究也不应限于考古学领域,可以拓展到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工程学、机械学、传统考古学、地方历史和人类历史等。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有志于此的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共同建构关于人类社会工业活动的完整历史,从而为工业考古学赋予了艰巨的使命。

在前期调研和民间机构支持的基础上,1959年举行的工业考古学全国大会确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工业遗迹调查(Industrial Monuments Survey)。这项工作在1963年启动,历时三年零两个月,并与新成立的工业考古研究委员会和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一起完成,为原本分散的地区性工业和考古社团之间建立了网络,为未来社团间的交流奠定基础。这些机构也是未来认定和保护工业遗产的主力。

英国大众媒体在这一时期同样表现出了对工业考古的兴趣。1973年,英国工业考古学会正式成立。同年,舍洛普郡(Shropshire)的铁桥谷博物馆(Ironbridge Gorge Museum)建成。博物馆位于奔宁山脉(the Pennines)的南部,靠近伯明翰。当地从16世纪到20世纪一直在出产煤炭。亚伯拉罕·达比(Abraham Darby)在这里发展并推广了煤转炭的技术。这项技术为后来工业革命的产生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铁桥谷因此被誉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博物馆建成后,不仅吸引了游客造访,也在1973年开馆后不久召开了有关工业遗迹保护的国际会议,吸引了北欧和北美的参会者,促进了这些国家未来对工业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工业遗产”一词随后取代了“工业考古学”,用以称呼英国的工业历史遗迹。英国重要的历史古迹信托在1984年成立时,也选用了“英格兰遗产”(English Heritage)之名,可见以遗产涵括所有历史遗址乃是当时的趋势。未来参与此项工作的机构和人员也不限于考古学领域。

1973年铁桥谷会议还促成了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在1978年诞生。未来,有关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未来在该机构的引领下在全球范围内推开。

198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铁桥谷周边5.5平方公里的土地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编号371,以铭记自亚伯拉罕·达比的煤转炭的技术出现后所带来的工业革命。这里不仅有煤矿和工厂的遗址,以煤炭和钢铁业、纺织业和瓷器制造业为主题的博物馆,达比家族的住所,还有工人居住区和交通网络,共同构成了有关工业革命的历史景观。此地对游客的吸引力保持至今。仅2010年,就有将近100万人造访过铁桥谷机器博物馆。英国举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时,也路过了此地,以示纪念。

铁桥谷博物馆

英国国家采煤博物馆

工业遗产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之后逐渐得到了确立,并从英国出发,推广到全世界。一旦以“遗产”为名,就意味着关注的不仅是有形、可见的遗迹和遗址,也包括理念和思想上的影响。这也有助于扩大英国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和存续的范围和价值。

20世纪70年代是英国历史古迹出版物的兴盛时期。这些出版物既有旅游手册的功能,也记录了各类遗迹的详细情况,共同构成了展现英国工业遗迹的过去和现在的通俗性读物。各类参与调查遗址的机构完成了遗址名录后,将之提交政府,以便在商议是否需要拆除某座建筑时有所参考。

许多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关闭的工厂的档案在此背景下得到了关注,不至于随着产业一同消亡。新的软件和技术被应用于遗址调查,增进了时人对遗址的认识,也丰富了记录的内容。也就是说,英国在经历战后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同时,有意识保留了更早的产业的档案和资料这也为未来对企业的研究提供了资料上的保障。从事工业遗产领域工作的人员也日益专业化。

然而,无论是记录某个产业和工厂的历史,还是为政府提供名录,都只是认可遗址和产业过去的功能和价值,工业遗产本身依然是僵死的,废弃的厂房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锈蚀。要让工业遗产焕发新生,便需要让已有的遗迹焕发出新的功能。

前述铁桥谷博物馆便是一种典型的为工业遗产提供新功能的做法,即赋予教育功能,告知当下人“现代”的意义,将之与当时新兴的文化产业结合,让夕阳产业转变为朝阳产业。与之类似的工业遗迹不胜枚举,而关于工业遗产旅游的问题这两年也有新作问世,指出工业遗址的价值和意义随着时间发生变迁,并和民众的集体记忆、地方认同,与新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与旅游业的结合乃是推动工业遗迹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同一时期,英国政府对初等和中等阶段的历史教育所设立的课程标准中,一直包括地方史和历史环境(historic environment)两部分内容。学生除了要熟悉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要熟悉所在城镇的历史遗迹。在中学历史科目的会考中,包括至少一项和本地历史环境有关的题目。学生可以在答题时谈对一座历史建筑(如城堡和工厂)的认识,也可以就当地的历史景观提出观点。这类题目的设计让学生在课上与课后前往各类地方遗址,也让环境史和物质文化史的研究方法渗透到了中学历史教育之中。

为了确保学生能掌握这部分的知识,中学会组织参考历史科目会考的学生参观和访问地方性遗迹。对于生活在曾经是工业城镇的学生来说,造访工业遗迹便顺理成章。例如,西约克郡(West Yorkshire)的韦克菲尔德市(Wakefield)郊区就有英格兰国家采煤博物馆,这里也是约克郡、林肯郡和诺丁汉郡的中学会选择的课后学习基地。

韦克菲尔德市从15世纪开始就大量出产煤矿,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能源上的保障,也是英国的国家煤矿局(National Coal Board)所在。国家采煤博物馆所在地原本是凯普豪斯煤矿(Caphouse Colliery)。1947年,英国政府将煤炭企业国有化之后,这间煤厂依然在发展,直到1985年关闭。三年后,这里被改建为约克郡采煤博物馆(Yorkshire Mining Museum)。至工厂关闭十年后,这里被升格为英国国家采煤博物馆。无论是由学校还是由家长带往此地参访的青少年,都可以更深入、更具体、更直观地认识什么是工业革命,什么是煤矿业。游客们走过红砖建筑的厂房之后,需要佩戴安全帽,随后搭乘电梯抵达巷道。进入巷道后,身着矿工制服的导游会带着游客参观矿井深处,了解过去的人所使用的开采工具。矿井中还会有煤矿童工的雕塑,展现这段历史中艰苦和不人道的一面。

采煤博物馆

其他的室内展览还包括互动式展现、展厅、电影等等。有些工作人员会以矿工的口吻讲述自己的故事,其中也不乏本色出演者。户外则有建筑、矿井、纪念公园和探险公园。由于2017年是英国煤矿国有化六十周年,该博物馆从4月3日到12月6日推出了主题纪念活动,围绕国有化的原因、意义、推动国有化的力量开展,并希望带动游客参与到当下有关国有化的讨论中,进而让历史和显示勾连起来。

从英格兰国家采煤博物馆的实践来看,这里既让已经丧失功能的煤矿厂有了新的功能,也让历史和当下开展互动。尽管煤矿的国有化已经是事实,但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是否应进行国有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工党和保守党之间极为重要的政治分歧。在保守党看来,国有化和社会福利也是“英国病”的症结所在,是英国无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重新崛起的重要原因。而工党则一直以来都是国有化的推手。工党在重工业城镇一直以来都有良好的选民基础,但随着英国经济积极向金融和服务等第三产业转型,矿场工人被迫失业,进而发展出对政府的不满。将工厂旧址改变为博物馆是让失业工人重新就业的机会,他们可以以导游的身份讲述自己在矿厂的生活,从而成为化解前工业城市的社会矛盾的手段。

而且,建立博物馆既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和经济,也记录了地方的历史,为民众提供历史教育。民众参观博物馆时,既可以了解工业革命以来煤矿业在英国的发展,也能对国有化这一至今在英国有争议的问题有更多直观认识,从而得出自己的看法。

本文节选自《工业文化研究》第1辑《工业遗产:理论与实践》,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12月,原标题《略论英国的工业遗产》,有删节。《工业文化研究》系工业文化研究专业刊物,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编辑,每年出版一辑。本期为创刊号。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