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一次对上海“80后”艺术家创作状态与走向的思考

钟和
2018-01-21 11:09
来源:澎湃新闻

“80后”是中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后的新一代,也是中国全面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的新一代。这两个宏大时代背景的深刻转换勾勒了“80后”与众不同的内在基因,因此这一代人身上具有鲜明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彰显个性的时代烙印。

由上海市青年美术摄影家协会、普陀区文化馆主办,上海城市创艺空间承办的“海上80——上海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第二站”于1月19日开幕。

此次展览以“海上·80”的名义集结,由上海美协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李磊策展。当前80年代艺术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学术视野已十分开阔,不少艺术家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多元文化的同时也主动回归到对本土文化的关注与研究,可谓是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一个群体。针对此次展览的“80后”青年艺术家的生活状态、艺术创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海的一些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等展开了讨论。

丁设(上海美协副秘书长):我们想从学术的角度梳理一下上海80后一代艺术家的艺术状态与他们创作的现象以及思考。

研讨会现场

“海上80”是继“海上70”之后的又一个续集。我们在2015年的下半年的时候在中华艺术宫,主办了上海70后青年艺术家的作品邀请展。

上海创意空间给我们今天的展览也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和机会。展示80后艺术家作品的同时,与诸位及参展艺术家来交流一下80后的方向。第三站之后,我们将会邀请和欢迎更多优秀的80后艺术家来加入到讨论会之中。好好地从学术角度去梳理80后青年艺术家们的发展状况,给他们提供一些好的建议。实际上青年美协当时在做这个展览最初的一个动力,就是给所有群体的艺术家提供一个平台,让更多像今天在座的理论家和策展人认识这些艺术家,以后可以引导他们。上海现在是艺术活动最多的地方,但是本土的艺术家很难关注到自己培养起来的艺术家及他们现在的状态。

马琳(上海美院副教授):十几年前,我记得我们当时搞活动没有什么组织,完全是凭自己的热情,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十几年的变化,上海的艺术生态发展了很大的改变。现在对于80后来说,上海现在有这么多的艺术空间、艺术机构,收藏家,策展人,批评家,还有艺术博览会。可以说,现在展览的整个体系都相对比较成熟。

80后现在面临的展览的环境和语境,跟我们当时是非常不一样的。从大环境来说,虽然是挺好的,但是我觉得对于个人的艺术家来说面临更多的竞争和压力。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尤其是我今天看到的这些作品,使我对上海80后的创作状态有一个很直观的了解。目前的国画、油画、新媒体、雕塑的一些艺术家,我在里面看到了一些比较熟悉的创作,我觉得还是有一些突破的。比如说林森的雕塑,作为80后他挺有自己的想法,他改变了原有雕塑的这种形态;还有王春晓的雕塑,也是很有创意。他们两个改变了我们对以往雕塑的约束,当代艺术怎么发展,还是有思考的。可以通过艺术空间的改变,或者材料方式的对比。

我前几天在工作室讨论在当代艺术这样的情况下,80年代的绘画消亡了,其实二三十年过去了,绘画没有消亡,我觉得还是有内部的生命力。虽然现在国际大展上绘画不是主流,到处看到的是新媒体,包括我们所说的这种沉浸式的展览。

上海讨论水墨很多年了,水墨一直在不停地突破边界。我今天在这里还是看到一些艺术家坚守水墨本体的语言,试图更加探索传统跟当代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孙源的水墨,跟我上次看到的不一样,他还是往前推了一步,未来对他的影响,抽象对他的影响,都表现在他的表现方法上。我还看到赵波的作品,今天看到他的作品《水》,做的很好,在原来的基础上,层次上,在绘画的韵律把握上往前推了一步。

这次展览因为场地的关系,作品普遍不大,这次看到有些小作品挺精致的。唯一遗憾的就是新媒体的作品没有那么突出。

顾村言(艺术媒体人):上海青年美协为这次展览花了很多力气,展厅的呈现疏朗清晰,可看性强。

80后这样的概念大概最早见于文学界,艺术角度来讲,上海青年美协做这样的展览跟文学上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从展览的形态看,当下上海80后的艺术生态是多元化的,他们对艺术形式的思考与表达呈现出了丰富性、多样性。80后艺术家年龄最大的也接近不惑之年了,最小的也近30岁了,正处在人生精力旺盛的阶段,对新生事物也有着敏感性,而成长期的信息化、网络化、媒体化、技术化、图像化、消费化、市场化等都会形成较大的影响,这一点,在作品中都是可以感受到的。

展览中,比如林森的雕塑、版画《水》和以老上海为题材的油画作品,都有匠心独具处,国画《学生活》系列对线条与韵味的注重,借鉴丰子恺与发现生活中的趣味,国画《小丑》系列作品对墨韵的注重,都很有意义。再比如油画《客厅》等,注重写意性与气韵的表达,都让人印象深刻。就油画而言,到了中国也一百多年了,很多前辈、艺术家一直在探索油画的中国化之路,而在油画当中体现中国气韵则是一种态度,我感到可喜的是不少艺术家的作品画里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探索。

如果说一些不足的话,一个是新媒体方面的艺术呈现得还是不多,另外,就是水墨画这一题材也略少,尤其是注重文脉的水墨画。展览也看得出还是有几位艺术家是通过书写的状态来完成对水墨的表达。古人云,逸笔草草,但其中蕴含的个人文化修养却是神完气足的。这是一个用心与积累的过程。当然,如果谈水墨画,这里面可能还涉及到一个面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话题,包括深层次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基因,其实都可以思考。一些前辈艺术家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弯路是可以提供很多借鉴的。

艺术超越技术这个阶段后,到最后其实不是一个艺术的话题,而是一个文化或者世界观的话题,真正大境界的作品不是表面式的或花哨的,还是应当与内心相关,有一个深度,包括呈现一个综合修养与人格的境界。包括对于所处现实的关注与思考,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等。我也非常期待今后再办90后的艺术家群展,这样从一个纵向对比着看,会很有意思。

赵波作品《水》

汪涤(华东师大副教授):我以前参加的都是70后的,今天一看都是很多我们华师大的同学也做展览,说明他们也成熟了,也变成有影响的艺术家。但是还是有些思考,跟我原来想的不太一样。

我原来想的80后还是以前卡通、美学的那些东西。现在发现80后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成熟了,有一些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喜欢画各种各样的小人物在里面。这说明是80后对自己的一种生存状态的体现,特别是上海的80后,从现在都市的生活当中,我们80后是独生子女,他的一种情感、感受,这个大家有点相通,有的地方我能理解,当然不能完全理解。

他们在这些精神领域方面有他的探索。一方面说是他的日常生活的状态,把个人的情绪更多的进行表现。另一方面,他关心的不是宏大的东西,确实是关心一些自己的私生活、小情绪这些东西比较多,这个往好处说是优势。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如果过于关注这些,格局上面也是有一些问题。这个怎么处理?我觉得首先要抓住特色,首先把自己文化的特色先做出来。通过这些把各个领域的人都集中过来,我觉得还是很有优势的。二,我觉得从展览方面,刚才两位老师更加关注一些主题性的东西,做的更精一点,无论像影像也好,还是像国画、水墨也好,这些东西有一个命题,它像一个问题,清楚这个问题以什么为导向,再做。这样会更明确。

罗陵君参展作品

李诗文(策展人):我讲讲自己的感受,我觉得这个感受是个“全景式”的概括,把80后的艺术状态做了一个呈现,体现了很多的风格和面貌,基本上艺术家拉出来了一些距离,大家相对而言比较成熟,但是有些艺术家做的更加纯粹一些。

我们现在面临的时代,我们创作的语境,以及今天为什么提60后、70后、80后,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变化了。回头看看我们的美术史,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语境表达。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在变化的区间与当代的语境下我们看到的是图像化泛滥的现在。

一个好的艺术家必须非常精通艺术史,每个时代的创作和每个时代的关系不仅仅是文化的关系、时代的关系,还有科技的关系。

如果大家往这方面想,可能把作品做的会更加纯粹。虽然作品是很多样的,但语言上还是过于局限,过于精致了一些。太突出视觉上的观感还是不够自信的表现,这个不要紧,这是我们成长中间的过程,我们必然要走出这一步。

接下来我们如何在美术史的延伸上面与自己的创作生涯中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是这一代代艺术家所要思考的。无论是70后还是80后,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这个命题仍然在持续。包括很多艺术家都是这个潮流的一份子,我们还有从不同路径介入的,包括老艺术家丁立人、夏阳,他们注重民间文化那些值得骄傲的东西,美术史是不能断裂的,是延续的,我们要把这一环做的坚实和牢固,我们下一环才会沉淀下去,我们要明确自己今天的使命和任务,这一点是大家值得关注的。

傅军(上海油雕院美术馆副馆长):刚才讲到精致的正反面。我觉得一方面代表了这一代艺术家品质上面的追求,无论是我觉得对艺术作品的传达细致的程度,还是展示的方法,运用材料的能力,这个是正反面。

我希望无论作为一个研究当下正在进行中的当代艺术,还是说作为一个批评家来讲,我当然希望看到更具有,甚至生猛一点的,野性一点的作品。可能场地也是一个原因,并不是说今天选的三十多位是全体的面貌,我们对于历史的了解也是一个片断,只是抽取了其中一个。

这个展览包括艺术家自己个人的作品,其实是提供了一个他们与时代的一个切片。前面几位同行也讲到,他们对于跟我们上一代,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也好,他们对于宏观的叙事,好像没有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他们更多的是微观叙事。这个是非常真切的,这也是他们时代的。就像我说的精致化,这是正反的,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另一方面,这里面有七八位艺术家,像陈迪,我非常熟悉。对于他们这几年的变化,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阶段性的,可能经过前面的摸索他们才有现在这样的风格和面貌。但是我还是断定他们是阶段性的,这个阶段性不是不成熟的阶段性,他们已经不像以前的艺术家,风格面貌持续很长时间。

可能很多时间,他们一生中经历这些,这个应该是一个好的变化。你现在很难用一个确定,我觉得在这样的一个表象上,正是这一代我们还称之为年轻艺术家,可能80后自己觉得很成熟了,但是成熟和年轻并不矛盾。阶段性表现在他们的当下性、及时性,可以很快速反应出来。

我们很多时候运用社会学层面去分析他们身上的特点,这个我都不反对,我觉得他们作为这样一个特定时代的艺术家,我能够想到的就是在多重的挤压之下,他们自己面临很多创作的自由度或者学习生存的压力,无疑比我们这一代压力还大。尤其是50后、60后、70后考虑的是市场和学术,他们和当代是天然融合的。80后他们现实的压力,因为他们的机会可能要在一片喧哗里面去做出一个表态或者做出自己生命的难度。我相信是更难的。

从图像学和语言学这个层面来讲,对于日常景观、情景结构,或者对语言横向的联动,我觉得在他们身上都有表现。但是我认为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要增拓图像学这个层面,能不能对于更多的从精神的议题,或者文化的层面。刚才顾老师说,我们的艺术不仅仅是艺术,还是一个文化。我也是觉得可能不是停留在只是艺术这个领域,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借用更多的思想资源。可能要去突破一些在艺术层面的单一化的思维模式。也许我们有时候对一些现实的题材,如果从艺术史的角度看,可能对于这些东西的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对艺术的内涵来说,还是它的生命力来说,更为持久。

陈迪作品《

上海客厅之四

李季(参展艺术家):前面听几位老师讲,我非常有感触。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落后了,已经比95后落后了。现在的分类已经不是10年了,是5年。

前面有几位老师在聊,我在听,也是偏平面的居多。前面说到新媒体,因为最近我们也在弄这个东西,哪怕说“新媒体”这个词拆分了,里面又能拆出N个门类,包括做互动的、交互、投研,里面的种类分类很全面的,单独拿出一项可能又是一个专题。原来我最早是华师大的,当时觉得自己画很厉害,我油画能画,雕塑也能弄弄,现在95后越来越厉害了,他们是电脑、音乐,各种多才多艺。他们的那种东西更多了,就逼迫我们自己从技术上面也得跟着这个时代去走,找到技术一块的事情。

另外一块,原来我作为一个80后末端的人没有注意到文化根基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去年底才意识到的,我出生在上海,上海是一个各种文化比较前端的,能看到很多东西的地方,但是原来大学里面跟其他地方的同学交流的时候,发现过于海派会出现问题的,你本身所谓中国文化属性的东西,你翻来翻去可能文化的理解没有那么深入。

展览作品 综合材料

何龙生(参展艺术家):我以前在北京读了8年书,今年刚来上海,是一个新海上80后。我之前在北京待太长时间了,我来到上海感觉区别很大。

几位老师说现在展览比较微观,视野比较小。我认识的人思维纬度我觉得很广的,包括我们的同学。平时我们有一些小型活动,其实纬度很广的,因为我们接触的一些视频,比如我平时自己看的科幻,就是现实探索、空间探索。其实我们纬度很广很广,想表达的也很广,只不过在美学的技法、手段还有展示的形式,我们现在自己没有条件。

马琳:刚才艺术家说到生存状态,我觉得艺术家两极化生存还是挺严重的。你想想我们以前没有这么多艺术机构,也没有这么多艺术资本。现在这几年我看到从北京到上海到成都,全部推的都是以80为主体的年轻人。像前一段时间北京的一位青年艺术家,他们申请一个基金在喜马拉雅美术馆办画展,还有全国青年作品征题展。这是给很多的艺术家提供了机会,但我不否认被资本所绑架,但的确有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出来了,还有一部分艺术家默默无闻蜗居在自己的小空间里,默默创作。有一部分艺术家是走国际化的。还有一部分从传统里挖掘的,无论走哪条路,其实是跟艺术家的知识背景还有自身的结构来决定的,从我来看这两条路都可以走得很好,关键是你怎么能找到可以打通自己的点。

傅军:这个问题至少目前阶段来说是一个伪问题,他们现在没有被选中。另外一方面,繁荣。当然我们现在说机构很多,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市场的繁荣,文化到底有没有真正活跃起来。其实资本和商业是比较势利的,我们看到很多是给已经功成名就的艺术家做一次又一次做展览,这是造就思想的繁荣。

真正给年轻人,本土的年轻人多少机会呢?

乐梦融(媒体人):我刚才听了那么多,觉得现在的时代已经完全到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时代,我们在直道上,但是我们的艺术家真的有规划吗?我以前做过真人秀栏目,每个人是自己的形象代表,每个艺术家是形象代表,你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大众眼前的时候你是一个形象代表,这个非常关键。

刚才有一位同仁说的很好,他觉得我们现在的艺术作品没有深度,我觉得是没有烈度、没有强度。可以说每个艺术家人各有志,有的艺术家可能想在展览上获得成功,有的艺术家想在学术上获得成功,有的艺术家可能想在商业上获得成功。每个人的追求是不同的。

雕塑

杨宁(参展艺术家):我是画“学生活系列”的。刚才听了几位老师讲的,我想从画画的角度谈谈,我很小的时候问过画画为什么,我觉得画画就是开心,怎么开心怎么画。画画一路上会遇到很多问题,不开心的时候不画,开心的时候拼命画。

本科的时候我画自画像,那时候有点自恋,我觉得这是问题。我觉得工笔这个语言不适合我,因为表达不自由,我画的时候不开心,画着就不画了。读了研究生以后迷茫了,失去方向了。完全没有绘画的氛围,大家在讨论艺术。但是我对艺术不敏感。

参展作品

后来我朋友结婚的时候送了我一幅毛笔字,他很有自信,但是无形中我受了一点刺激,我想我认真写字肯定比他写得好。我在想我为什么没有写?我为什么没有学习毛笔字。当时我老师跟我说你要写毛笔字,我就是没有写。后来我毕业了开始写,我觉得中国书法的表达太自由了,太顺畅了。从此以后,我基本上写一写毛笔字,画一画画,然后看一看古代的经典作品。

以前画过一些学古人,之所以画是因为觉得古代人画的太好了,被他们折服了,谁折服我我画谁,后来我也觉得我自己升华了、自由了。但是艺术家也会碰到一些问题,后来我结婚了,要带孩子,要给他洗澡陪他玩,我想这也是我感动的东西,我也应该画一画,所以说艺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我想我不能沉醉于古人,我也要画一画生活,所以我画了学生活系列。

刚才有老师讲关于文化素养,我在进行书法练习的时候觉得自己缺乏很多,我经历了这种训练,苏联模式遗留到今天的方法。画人物要写实,我为什么要写实?我对这个人模样没有感觉,我为什么画他,所以我排斥,我就看到古人,古人不写实,画自己有感触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方法太好了。所以我体会那种画卷中流淌着生活中的氛围气息,还有他们的思想境界。我觉得只要能学到一点皮毛我就心满意足了,这个方向我会坚持下去,因为我欠缺的太多了。

作品《

小丑系列

宗锡涛(参展艺术家):我个人非常感谢这个时代,我来自农村,从小在山上长大,在中国生活在底层的,毫无夸张讲,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这样一批人,能够有机会上学,还能学艺术,做这么高档的事情,这么高端的事情。到现在为止也不用去上班,可以随心所欲地画画。

我今天想跟艺术家说一下,我们年轻的艺术家更多摆在我们面前的,我们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看到的,我们感觉到的,我们接触到的,来自于东西,来自于整个人类文明所有的关于文化、关于艺术的,所有的我们都能看到,摆在我们面前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我们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尤其在各种各样的潮流,各种各样的学派等等的概念之下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觉得我们艺术家更多的应该是关注一下你当下的生活,你存在的状态,真正地问一下你的内心,你的内心深处到底需要什么,你真正的审美的诉求到底是什么,你到底是传统的还是当代的,我觉得这个东西并不重要。你所纠结的不应该是关于这个概念,不应该关于哪个图式,其实中国当下所谓的当代艺术也好,整个艺术我个人认为,其实还没有摆脱现代艺术的东西,更多追求形式、概念等等的东西,反而真正反映你当代内心世界的一种审美诉求、审美需求这样的东西非常少。所以事实上,我觉得年轻一代整个创作确实不具备深刻。

展览现场

周薇(上海青年文联秘书长):今天来观看本次的展览,确实非常受启发,刚才在座谈之中几位老师,包括80后艺术家的交流,我觉得气氛特别好,比我参加过很多的学术的交流气氛还要好。

我在这里想谈两点自己得想法。第一,我觉得从我这个身外人来说艺术应该是服务于我们城市的发展,服务于我们国家的发展,甚至是服务于我们整个民族的一种文化的传承。第二,刚才几位艺术家的发言很有意思,我没有想到青年艺术家有做网红的资质和潜力。我特别期待海上90后的作品展的展示,我相信90后可能给我们的这种艺术的冲击和一种新的东西的思考会更加不一样,我也很期待。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