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干部学院教授七大会址激情演讲:两个伟大选择改变了中国

澎湃新闻记者 陈兴王
2018-01-29 20:08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王涛:中共七大会址见证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舞台上三次“伟大选择”、“两个圣地”和一个“伟大初心”。 视频记者 陈兴王 朱伟辉 视频编辑 曾怡文(04:52)

七大以来的历史乃至97年的历史证明,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个伟大的选择深远地改变了中国。

“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就再一次证明,党要胜利前进,党要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党要指引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胜利前进,就必须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和能力。”

1月15日下午,一场在陕西延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的激情演讲,赢得了在场众人的掌声。

演讲者是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党建教研室主任、教授王涛。这是他来延安十年,第一次走出学院讲台,站在党的七大会址进行演讲。

从山东老家到上海求学,再到三湘之地,作为革命家庭的子弟,王涛一直对延安枣园、杨家岭充满向往。

2008年5月,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得博士学位的王涛在湖南经过一年的基层锻炼后,毅然选择去曾经的红色根据地陕西延安工作。

演讲结束后,王涛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表示,延安曾经是扭转乾坤的地方,这里是一片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和政治研究的“富矿”,是一个很强大的红色磁场,在今天仍然能感受到延安的智慧和延安的心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研究党史的学子,我应该到这来。”王涛说。

【对话王涛】

感受延安

澎湃新闻:延安是您一直向往的地方,刚到延安工作的时候,您对这里是怎样的感受?

王涛:我记得是2008年5月,我从上海坐了一列直达延安的列车,20多个小时到了延安。这是我第一次到陕西,到革命圣地延安。这里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黄土高坡、风烟滚滚的样子,满目葱郁,变化蛮大的。

这里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中心,从我的工作角度,第一次来到延安,对我的冲击非常大。一孔孔的窑洞,你从外面看不出什么差别;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座椅,这里曾创造出了那么多不朽的文章,无论是《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每一个今天我们理论研究工作者或宣传战线的同志都觉得目眩神迷的东西,竟然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这个冲击太大了,中国共产党真的不容易。

这里有很多革命旧址、旧居,我最先去了杨家岭党的七大会址。当我站在七大会场的时候,脑海里立即浮想出毛泽东曾经在党的七大会议上说的一句话,“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当时,走过24年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奠定了中国未来的走向。

对于我们这样的长期研究中国现当代历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的人来说,真的冲击太大了,这就是一个很强大的红色磁场。

澎湃新闻:15日下午您的演讲很精彩,您平时在延安干部学院讲课的时候,是怎样将历史、精神传递给学员的?

王涛:围绕“党的七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成就”这个专题做汇报,是我第一次在七大的会址和党内的同志和媒体朋友分享,心里是有压力的。作为我们党内开展干部教育,尤其是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员主要是我们党内的中高级干部,对于我们要完成的党性教育等相关主题教育,我们十多年来的积累,是有系统性的模块设计和精准性的课程设计的。

作为一个延安历史的研究者、宣讲者,作为党的一名教员,和这么伟大的历史和深刻的逻辑相比,我所领悟的东西其实并不多。对这段历史、对这份责任,我是有着深深的敬畏。这种敬畏推动着我反复在研读经典、研修历史,才有可能做到真学真信。我想,这是将这种历史和这种精神传递给我的学员的必修的入门功夫。

七大的历史意义

澎湃新闻:在演讲中,您讲到党的七大见证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舞台上三次“伟大选择”,当时中国共产党经历和面临着什么?

王涛:只有栖身在延安,才能知道当时中国共产党有多不容易。在长征落脚陕北之前,中国共产党遭遇了“两次成功两次失败”,走了一条极其曲折而复杂的路。第一次成功就是北伐战争的成功,借用叶剑英元帅的一句话,“血战东南半壁红”。国共两党联起手来,中国革命一路从南向北,从珠江流域一鼓作气推到长江流域,大革命的浪潮让几乎半个中国都呈现一种朝气蓬勃的面貌。之后,中国共产党遭遇了第一次失败。

第二次成功,从八一城楼到井冈星火,一路到瑞金,在绝境中又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巨大成果,拥有了以赣南闽西为主体的中央苏区这样巩固的根据地。结果又遭遇了第二次失败,中国共产党被迫万里长征。

两次成功两次失败,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七大上反复提到的一个深刻历史教训。为什么我们从来不缺乏牺牲精神和奋斗作风,但是我们还要遭受这样大的失败?延安时期的共产党人意识到,必须得深刻认识,什么是中国革命,什么是中国社会,什么是中国革命战争,我们到底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先锋队、司令部,打造一支什么样的主力军,中国革命到底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些问题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必须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在中国革命用血写成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给出“怎么办”的答案,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到达陕北之后所面临的情况。

落脚陕北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一往无前的锐气,因应急速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形势,高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旗帜:一方面解决了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难题,锻造出一个有铁的纪律的、有马列主义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强固的党;另一方面,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解决了如何引领中国革命胜利向前的方向、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策略,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壮阔实践彰显了中国人民胜利、中华民族独立的道路。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延安是信仰、延安是主义、延安是道路、延安是方向、延安是救国救民的重心,这些探索及其成就,就在日本法西斯即将覆灭的历史关头,让四万万五千人的中华民族、百余年来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的悲惨状态的中国人民拥有了从来没有过的走向新生命的可能性。

在中国应当向何处去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应该也必须进一步给先进的中国人、给一切不愿意看到中国再沉沦下去的爱国的人们以更为明晰的道路和方向,这就是七大的历史责任,这同时也就是七大的背景。

澎湃新闻:从党的七大来看,中国共产党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王涛: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我的理解是,第一,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坚强的、有战略眼光的核心;第二,有一个组织严密的、有铁的纪律,有高效动员能力的先锋队,就是七大上所讲的“司令部”;第三,还有觉悟了的中国人民的支持。

七大之后,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有了高度的理论自觉、政治自觉和精神自觉。我想特别强调这个理论自觉,就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想特别强调是党中央,就是说不仅仅是毛泽东个人,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等,党的领导核心表现了高度理论自觉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新民主主义论》到《论联合政府》的理论发展,就能够说明毛泽东身上这种理论自觉性,表现的特别明显。经过两次成功两次失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经过延安整风,尤其是经过七大,中共核心层也有了这种高度的理论自觉,能够不断地根据中国革命的新情况、新问题给出新答案。有了这样高度理论自觉的共产党核心层,就能够在中国革命斗争新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论创新力和理论指导力,也就能够给中国革命、给中国各社会阶层绘制出日臻清晰、日趋完善的路线图。

七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全党上下有了高度的理论自觉、政治自觉和精神自觉。我要特别强调是全党上下,我要强调的是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在党内,全体党员更好地团结起来,在党外,和全国人民更好地团结起来,全党上下在不同的战线、不同的岗位上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了七大的精神,贯彻落实七大的路线,全党团结起来,真正做到了七大所提出的“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最终领导中华民族赢得了从铜驼荆棘到独立自由的伟大胜利。

七大之后,觉悟了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表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天换地的力量,最伟大的力量还是人民,历史是觉悟了的中国人民书写的。七大闭幕式上,毛泽东反复强调,一定要把七大的精神、七大的路线、七大的纲领教给人民,让人民懂得,让人民“甘心情愿和我们一切奋斗,却争取胜利”。中国人民觉悟起来、组织起来,“有了这样的信心: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不是任何貌似强大的反动力量的,觉悟起来、组织起来的人民所释放出来的力量太伟大了。

为什么七大之后,中国共产党迅速能够领导人民赢得胜利?七大确立了这种高度的理论自觉、政治自觉和精神自觉,七大之后我们有了这样自觉性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强固的党和觉悟了人民。

澎湃新闻:党的七大对于现在有哪些历史意义?

王涛:七大精神是团结的精神,是胜利的精神,是严守纪律的精神,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共产党人世代珍宝的一笔精神财富。今天的共产党人要传承七大精神,同心同德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指引下胜利前进。

传承七大精神,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七大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的方向,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七大以来的历史乃至97年的历史证明,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个伟大的选择深远地改变了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民族伟大复兴征程,这是绝不可以有丝毫犹疑、丝毫动摇的。中国共产党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西方之乱”和“中国之治”呈现出鲜明对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无比的优越性是烙印在十三亿多人的心里的真理。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像珍惜生命、光明和空气一样珍惜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刻理解总书记“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政治教诲。

传承七大精神,要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理解了七大及其走过的24年苍黄风雨,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与起笔,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的运用,植根于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植根于全党上下的理论自觉。革命如此,建设如此、改革亦然。伟大的实践与伟大的理论总是如影随形。“中国靠我们来建设,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全党都要深刻认识到“知识不足”的恐慌、“能力不足”的恐慌和“本领不足”的恐慌,自觉对标十九大精神、对标十九大的要求、对标使命和事业的需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坚持锤炼本领,争做能够进行伟大工程、驾驭伟大斗争、推动伟大事业的“本领高强的实干家”。

传承七大精神,要进一步增强精神自觉。从中国革命两次成功、两次失败的教训来看,从七大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全国性胜利的经验来看,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中最后脱颖而出,关键是既能够领导社会革命,又能够进行自我革命,关键是以大无畏的态度和精神推动党的自身建设,这是马克思政党的本质要求、是共产党97年的核心经验。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就再一次证明,党要胜利前进,党要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党要指引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胜利前进,就必须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和能力。全面深化改革是伟大斗争的关键战场,要赢得这场决战胜利,一方面,全体党员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斗争精神和改革精神,全体党员要有这种高度的精神自觉,淬炼自我革命精神,坚持自我超越、自我反思的政治清醒,彰显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政治锐气,葆有不断纠错、不断前进的政治勇气,全党要以高度的使命担当深刻理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的政治教诲。

附:王涛演讲稿全文

七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成就

从1921年到1945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24年,期间经历了三次革命血雨腥风的考验,在事关四亿五千万中国人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抉择的关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大。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一次极其重要的也是最后一次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代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举行的大会,是历次党代会中间隔时间最长、筹备时间最长、会期最长的一次,也是民主革命时期与会人数最多(755名正式代表、候补代表)、最具广泛性(代表了1211186名党员)并且惟一一次在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召开的大会。

七大会址肃穆而庄重,见证着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舞台上三次“伟大选择”、“两个圣地”和一个“伟大初心”。

党的七大见证了20世纪上半叶短短二十多年间的三次“伟大选择”:一是最先进的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从而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二是最广大多数的中国人选择了共产党从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三是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

第一个伟大选择,越来越多的先进的爱国的人们认识了、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比如刘少奇同志所说,像邹韬奋这样的先进的中国人,生前最大的遗憾、抱终天之恨的是没有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二个伟大选择,正如任弼时同志在开幕典礼上所说,中国共产党24年来的努力和奋斗,最大和最主要的收获是,“我党的主张获得了中国广大人民的拥护”,中国人民在实际生活斗争中,体验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新民主主义的方向以及各项具体政策,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的,人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把他们从痛苦中挽救出来。他们把我们党看成洪涛险浪中的舵手,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我们党的身上,寄托在我们党的领袖身上。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和我们党在一起,以求达到自由幸福彼岸”。

第三个伟大选择,中国共产党人终于全党确认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探索、开创和坚持的革命道路。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经过2万5千里长征、经过陕北十年的奋斗,终于成为燎原之势,如任弼时同志所说,“毛泽东三个字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的旗帜,而且成为东方各民族争取解放的旗帜。”

七大所见证的三个“伟大选择”,铸就延安的“两个圣地”。一个是党的圣地,一个是民族的圣地。民族的圣地,正如毛泽东在七大开幕词上所说,“我们的党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已经成了中国人民解放的重心,已经成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中国的重心不在任何别的方面,而在我们这一方面。”

党的七大见证了“一个伟大初心”: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平等和富强而矢志奋斗牺牲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这是七大的核心成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从自觉到自为的历史选择。

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就是在党的政治路线、纲领和政策指引下胜利前进,这是七大核心的政治成就,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性。中共七大制定通过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这条政治路线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态度和立场,解决了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基本动力,明确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革命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口号,旗帜鲜明地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前途命运,是科学制定政策和策略根本依据,七大政治路线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这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是从实践中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探索中来,是最终又被实践证明了救国救民的真理。

毛泽东创造性地用新民主主义的实践性、操作性和可行性,向一切有志于挽救民族于存亡绝续关头的人,彰显了我们的主义、我们的信仰、我们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科学性。

依据不同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前后及时调整自己的政治路线。在促成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了从“工农兵苏维埃共和国”到各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民主共和国”,折射出的是中共政治上的清醒,即:只有立即实行民主,才能动员、团结和增强伟大的抗战救亡的力量,诚如毛泽东所言:不能设想,把日本赶到鸭绿江之后的第二天才开始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民主国家”。

有了理论上的指引,就有政治上的更为深刻的实践。从陕甘宁特区政府,再到“联合政府”的政纲,实质上就是中共团结、整合各社会阶级的利益,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选择。无论口号如何变换,无论策略如何调整,核心是一以贯之的:只有真正解决好如何动员群众,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才能真正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才能造成人民的子弟兵,造成坚强的抗日根据地,才能真正团结最大多数的中国人,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与自由。

有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指引,就有生动丰富的政策和策略。在政治路线的指引下,中共七大还提出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所主张的一般纲领问题,包括以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和转变问题为核心的政治建设方略问题,包括“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和节制资本的经济政策即共产党的经济建设方略问题,包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设方略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经历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理论思考,经历了各根据地、尤其是中共在陕甘宁边区的实践,在七大上,以联合政府、民主建国为统领的一整套抗战建国纲领,以更加成熟的理论形态呈现在民族面前,成为民族独立和复兴的路线图。

二、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就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胜利前进,这是七大核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破解了中国革命遭遇到的“两难命题”:中国的山沟沟里面没有马克思主义,这是一难,马克思主义的本本里面没有中国的山沟沟,这是第二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破解了中国革命的两难命题,陕北的窑洞里面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到何处去的问题,已经摆在各个社会阶级及其政治代表面前,那是一个迫切需要理论的时代,那是一个中国共产党展示强大真理力量的时代。

伫足在陕北的窑洞前,才能真切感知70多年前延安的窑洞里曾经有过的炽热的理论求知欲。从井冈山到延安,九死一生最终落脚陕北的共产党人比任何时候都明白,在中国这样一个极端复杂的东方大国里面进行革命,所遭遇的极端复杂的问题,单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或者照搬外国经验,是不可能解决的,中国革命的胜利,终究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要靠了解中国情况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去把握中国革命实践中的独创性经验,并在高度理论概括的基础上去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延安城的每一个革命的幸存者都在学习,每条战线、每个岗位都是课堂、都是战场,理论学习的涓滴细流终于汇成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浩荡江海,延安时期党内思想上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足够多的理论养分。

每一次置身七大主会场——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都分明和当年的参会代表一样,强烈地感受到:数以十万计共产党人的牺牲,数以百万计真诚的民主主义者的牺牲,他们的血没有白流,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清晰的无比珍贵的航海图和指南针:七大《论联合政府》、《论解放区战场》、《关于修改党的章程》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建国、建军、建党的纲领性文献,并最终被四万万五千万人民接受以打倒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历史证明,掌握了毛泽东思想的政党,再把真理交给千百万革命群众,思想的武器会释放出何等巨大的力量。

三、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就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胜利前进,这是七大核心的组织成果。我们在这里纪念并研究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回顾一个政党,如何在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在黄土地的窑洞里,是如何经过千锤百炼而锻造成为有铁的纪律的、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有自我批评作风的、联系群众的大党;回顾一个政党,在两种道路、两种命运选择的岔路口,靠着组织的力量、纪律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是怎样最终赢得并肩负着千百万人民信任与重托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我们走通了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我们走稳了别人没有走好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并以一个超级巨星的形象出现在太平洋的另一边。当然,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对外,如何适应新常态继续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对内,如何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进而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对党,如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以应对“四大考验”、从根本上解决“四大危险”以使得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一个正在肩负着“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任务的领导党来说,能否切中并回答时代的问题、满足并掌握时代的需要,事关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大计、事关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成败荣辱。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民族应该倍加珍惜这一朝气蓬勃、生动活泼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全党上下努力学习并掌握这一思想体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当代共产党人给中国绘制出美妙的大图样与清晰的分图样,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继续引领中国这艘承载着五千年文明、十三亿人口的航船战胜一切风浪险阻驶向胜利的彼岸。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