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大代表讨论如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提出了这些问题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2018-01-11 21:26
来源:澎湃新闻

161名上海市人大代表集中视察上海历史博物馆。 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图

1月11日下午,161名上海市人大代表视察上海历史博物馆,就如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进行交流和讨论。

“郊区公共文化资源缺乏如何补”、“商圈如何引入文化品牌和资源”、“小众化的艺术电影院线能否进展览馆”,成为代表们座谈时讨论的热点。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局长于秀芬对人大代表的提问做出了答复。

于秀芬表示,上海正在逐步完善公共文化配送体系,市级配送资源继续向奉贤、金山、崇明等3个远郊倾斜。上海已联合南京等长三角地区城市成立艺术电影联盟,组建了全国第一条艺术电影院线,并将研究“小众化的艺术电影进展览馆”。

人大代表视察上海历史博物馆。

缩小市郊文化资源差距

“去年,金山区文化场馆内的演出一场接一场,老百姓反馈很好。”座谈会上,一名人大代表肯定了上海在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成就。

于秀芬表示,为聚焦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后一公里”,2017年该部门调研摸底了全市16个区、5844个居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阵地现状,发现市、区、街道、居村在家门口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不平衡,对此加大了郊区公共文化配送资源力度,主要向奉贤、金山、崇明等3个远郊倾斜,这些区的人均配送额度比市区高50%,以促进文化资源的平衡。

不仅如此,上海在推动“文化上海云”建设上也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可。于秀芬表示,“文化上海云”App整合了全市场馆资源,每月推送超过1万场活动信息,注册用户近200万户,“市民可以通过App查找自己要看的演出和展览,也可以提出各自的需求。”

当人大代表问及“上海在打造文化艺术商圈方面有何打算”时,于秀芬回应,需要找到文化与商业的共通点。

“我们会扶持一些诸如青年艺术家的作品等尽快与观众见面,让商场变成创意作品的发布地,同时每个商圈及其周边都有各自特色,可以结合各自特色推动文化品牌建设,如新天地商圈可以着重红色主题,世博源商圈可以着重江南文化主题等,而在一些商场的亲子类活动中,也可以纳入非遗文化、手工制作等元素。” 于秀芬说。

她进一步补充道,除了国营、民营乐团、剧团等,也鼓励像演出公司等企业参与到上海商圈的文化品牌打造中。

2018年1月11日,人大代表视察上海历史博物馆。

将研究“艺术电影进展览馆”

“2018年上海在电影的投入上有没有新的打算?” 人大代表问道。

于秀芬表示,上海2017年加大了电影这块的投入,新增了67家电影院。2017年上海电影市场全年票房蝉联全国城市冠军,影院数量和银幕数也继续位列全国城市第一位,全国2017年总票房为559.11亿,上海地区影院票房为35.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9%。

她介绍,2018年上海将拓宽渠道,加大优惠观影力度,“针对劳模、道德模范等特殊人群、老人、来沪务工人员等推出优惠票,同时还将提高农村公益数字电影的质量。”

也有代表提出,一些艺术电影看的人少但品质高,传统的电影院线播放艺术电影的话,往往会担忧票房等问题,能否可以跟一些展览馆联动,让更多的艺术电影爱好者看到。

对此,于秀芬说,上海已联合南京等长三角地区城市成立艺术电影联盟,组建了全国第一条艺术电影院线,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艺术电影在传统电影院线的播出。对于展馆能否放映艺术电影,于秀芬给予了肯定,“当前确实有一些展馆在演出昆剧,得到了观众的肯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我们会好好研究。”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