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展|面对时代和技术变迁,艺术家源自生活的回应

松树,乔梦婷
2018-01-10 08:16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评展栏目,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热展,本期评点展览有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互渗共生——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化实践”,此展览呈现出共享时代背景下艺术家不同面向的艺术实践;中国台北北师美术馆的“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呈现日本近代油画从全盘西化到本土化的过程,也可借此比较中日两国油画发展的历史;伦敦皇家美术学院的“源自生活”讲述了艺术家从现实生活出发开启创作的过程。而三个展览同时指向了艺术创作与个人生活的关系,以及艺术家身份的构建。本栏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dfzbyspl@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评展”。

互渗共生——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化实践

展馆: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展期:2017年12月30日-2018年1月17日

票价:免费

点评:每个艺术家都过着自己的人生,拥有自己的经历,面对着自己的战场。也许他们共享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却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创作方向和面貌。“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化实践”,这个展览未必能完整描述这个宏大的话题,却也尝试着以此作为切口,让观众一觑当代艺术家的风貌。

评星:三星

“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化实践”,展览题目并不算新鲜。从广义来说,中国当代艺术的三十年历程,全部都是本土化的实践过程。在当今全球一体化、世界多元文化交织互融的过程中,中国当代艺术的主体性文化价值如何形成,艺术如何在传统与当代之间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并在面向过去与未来时如何展开富有意义的实践和探索,是国内艺术界一直关注的课题。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个话题甚至可以追溯至一百年前——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何完成现代性的身份建构,是近代以来学术领域始终关切的命题。

柴一茗作品

“互渗共生”,是策展人江梅抛出的另一个关键词,这是一种状态的描述,亦是一种趋势的概括。或者说,策展人试图通过呈现一种动态的过程,展现当代艺术家对同一个话题的回应。

展览邀请到北京、杭州、上海三个城市的21位艺术家参展,总共呈现作品80余件(组),包括水墨、油画、雕塑、综合材料、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类型。展现了这批艺术家在近年来各自的思考和探索。

艺术家施慧早期师从壁挂艺术家万曼从事现代纤维艺术创作,她运用宣纸、棉、麻、纸浆等纤维材料进行创作,在当代艺术的层面体现出东方精神。柴一茗运用最传统的媒介——水墨——进行创作,在他笔下,亭台楼阁、假山矮墙,仿佛都是幻境,这些东西都被转了个儿,排布在画面当中。“如果你是一只马蜂或者战斗甲虫,会看见不一样的世界。”艺术家的自述也颇有意思,他借用一位物理学家的口吻表达:“世界是无序的,混乱的,随机的。我只是模仿了自然而已。”鸟头是上海年轻的艺术家组合,他们的作品将城市、年轻人、搞怪,乃至整个世界融入其中。他们也许不会正经把公园里的假山、看门的石狮子视作传统,这些风景却也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部分。尹秀珍从不同地方收集到旧书架和旧衣服,她以织物包裹着书架,整件作品仿佛散发着精神的温度,又好似无言的复杂人生。

上海油雕院展览现场

每个艺术家都过着自己的人生,拥有自己的经历,面对着自己的战场。也许他们共享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却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创作方向和面貌。“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化实践”,这个展览未必能完整描述这个宏大的话题,却也尝试着以此作为切口,让观众一觑当代艺术家的风貌。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近年来不仅注重自身的艺术文献梳理和学术研究,也关注当下的艺术创作和文化趋向,“油画学术系列展”、“雕塑学术系列展”已成为其品牌展览。举办本次展览,则试图在一个更加开阔的当代艺术视野中思考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也是其本身研究方向的一个崭新拓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机构本身也面临着自身的战场,拥有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企图。(树/文)

日本近代洋画大展

展馆:中国台北北师美术馆

展期:2017年10月7日-2018年1月7日

票价:200台币

点评:虽然展厅以VR等技术发展以观者体验为主体的学习导览展示系统,让观众通过手机APP 就可以跨越时空回到历史当下,亲身体验日本洋画家的时代。但相比作品,互联网艺术的运用吸引的似乎只是观众一时的好奇,作品本身的叙事更是一个展览的灵魂。相比日本艺术家学习西画的过程,中国艺术家也经历“西学东渐”和油画民族化的探讨,如果以中国和日本在同时代向西方艺术学习以及各自本土化转化的异同做比较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展览和研究方向。

评星:三星

此次展览由影响日本近代油画发展的拉斐尔·柯伦揭开序幕,展览涵盖从明治,大正到昭和年代,从外光派学院主义的黑田清辉,藤岛武二,和田英作等人,到前卫如野兽派风格的万铁五郎,立体派和超现实主义等风格,以及台湾美术教育的奠基者石川钦一郎等人的作品,同时展出笠间日动美术馆的特殊收藏──画家调色盘6件,透过这些经典画作一探日本西洋绘画发展的源头与流变,是日本近代美术作品于台湾首次完整的呈现。

日本近代美术,从幕府末期到明治维新有显著的变化,由于西洋绘画的引进,在艺术领域中成为日本近代化的象征,开启了艺术的新时代。但日本并不只平行输入西洋绘画的技法,更融入日本文化的精粹与东洋的世界观,形成独特的风格。

展览海报(上:三岸好太郎《飞渡海洋的蝴蝶》;下:梅原龙三郎《裸女与虎》)

展览用二楼和三楼两个展厅,诉说着西方艺术在日本的转化,在二楼的第一展厅,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向西方学习,古典主义的形、印象派的光、立体主义的观念、野兽派的表达被照搬到日本绘画中,不同的只是画中人的形象。在二楼展厅中,有一个中国大陆观众相对熟悉的名字——藤田嗣治,虽他以画猫被国人熟知,但此次北师美术馆展出的除一张静物外,还展出了一组其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孩童人物画作品,结合公众熟悉的藤田嗣治图式,可见其创作的多样性。

藤田嗣治作品

三楼展厅的作品,则更呈现出日本在吸收了西方艺术后的本土化改造,此刻油画中的光影关系渐渐淡化,融合东方艺术的油画呈现而出,三岸好太郎《飞渡海洋的蝴蝶》等作品明显带有日本浮世绘版画的痕迹。地下一层的展厅以石川钦一郎的众多台湾水彩写生作品,以讲述日本与中国台湾艺术发展的关系。

呈现本土化倾向的日本油画作品

虽然展厅以VR等技术发展以观者体验为主体的学习导览展示系统,透过直观,跳脱线性的叙事,让观众通过手机APP 就可以跨越时空回到历史当下,亲身体验日本洋画家的时代。但相比作品,互联网艺术的运用吸引的似乎只是观众一时的好奇,作品本身的叙事更是一个展览的灵魂。

相比日本艺术家学习西画的过程,中国艺术家也经历“西学东渐”和油画民族化的探讨,如果以中国和日本在同时代向西方艺术学习以及各自本土化转化的异同做比较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展览和研究方向。(松/文)

源自生活

展馆:伦敦皇家美术学院

展期:2017年12月11日 - 2018年3月11日

票价:11英镑

点评:在大多数人眼中,“源自生活”不过是艺术创作最寻常且理所当然的形式,整个展览试图进一步诠释这一主题,即科技涌动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家从现实生活出发开启创作,依托于那些形形色色且变化万千的事物。就观展过程而言,也许谈不上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倒是充斥着一种无情地被挑衅的意味。整个展览不至于让人感到被科技充盈的艺术创作时代以胁迫乃至淘汰,反而随着观展的深入,会激发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渐渐地也会从中找到共鸣。

评星:四星

此次展览的主题“源自生活”是艺术领域一个寻常且恒久的议题,虽然源自生活的艺术创作技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并不能否定它始终是艺术家创作的基本技能之一。皇家美术学院正是利用即将到来的250年的周年纪念,来思考在过去的250年中,艺术家的生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探索一些激动人心的新进展。

安东尼·葛姆雷,《凝视 III》,2015

展览以皇家美术学院的艺术收藏为起点,回溯了它从18世纪建立至今的时间流线,通过多种媒介形式,展现了多位艺术家的现当代作品。其中最为瞩目的是艺术家杰里米·戴勒(Jeremy Deller)的艺术装置《伊基·波普写生课(Iggy Pop Life Class)》,该作品曾于2016年在布鲁克林美术馆展出过。它占据了本次展览空间的四分之一,呈现的是一些纽约业余艺术家绘制的伊基·波普(Iggy Pop)的人体写生,戴勒已将其延展为一种概念型艺术活动。

乔纳森·杨利用VR技术创作的头像雕塑

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中,源自生活的艺术创作应当能够准确地捕捉和描绘主体本身。乔纳森·杨(Jonathan Yeo)从字面上接受了这个挑战,他展出的是关于自己的放大了数倍的头部雕塑作品,其中运用了多层重叠的金属材料,整个创作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扫描功能。

弗洛伊德,《金发女孩,开端》,1980

卢西恩•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的一幅画作可以说是直接反映了本次展览主题的期待,这幅画仅仅是一个人物画像的开端,只显示了一个几英寸的彩绘区域,由此映衬出位于另一张空白画布顶角的人物头部,使得凝聚在小区域上的细节处理显得很是迷人。展览中同样还展出了50岁的吉莉安(Gillian Wearing)的照片,通过科技手段,她在墙面大小的网格中,预测了自己到70岁时各种不同的性格变化,同时也呈现了这种变化的过程。

在坦南特画廊(Tennant Gallery)中,呈现了多位艺术家的新型互动类作品,这些作品对于VR技术在未来艺术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思考与探索。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知到以谷歌为代表的HTC Vive(VR眼镜/VR头盔)和Tilt Brush(一款VR绘画软件)等新兴技术,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了新的观察和表达方式,同时对于推动开发艺术领域未被探索的科技手段,以及对于艺术家某种局限性的解放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某种程度上,展览的意义源于观众所创造的意义。在整个观展中,观众不乏会产生一种奇怪、陌生乃至难以置信的感受,但也相应地具有启发性。整个展览不至于让人感到被科技充盈的艺术创作时代以胁迫乃至淘汰,反而随着观展的深入,会激发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渐渐地也会从中找到共鸣。(乔梦婷/编译)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