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王旭东:你喜欢谁的脸?正颌手术满足个性化需求

澎湃新闻记者 许珈
2018-01-04 11:01
来源:澎湃新闻

一个好的外科医生,有鹰一般的眼睛、少女般的手、狮子的心和钢铁一般的意志。这是王旭东在医学生职业规划讲座上,给学生们描绘的完美形象,也是他对“工匠精神”的追求。

“你喜欢谁的脸?”这是王旭东最常问患者的问题。

从业20余年,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常务副主任,王旭东对医学倾心以待。他主攻的正颌手术,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颌骨畸形,“地包天”、“小下巴”的患者数不胜数。在这个看脸的年代,手术,在矫正畸形的基础上,还要兼顾美观。

“你喜欢谁的脸?”这是王旭东最常问患者的问题。

手术外还当心理咨询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口腔专业远近闻名,王旭东所在的口腔颅颌面科是口腔医学的重要专业之一。口腔颅颌面科涉及颅颌面整形、牙齿矫正、各种颅面裂(包括唇腭裂等)、颌面外伤、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及口腔肿瘤的手术治疗等多方面内容,对医生的综合要求非常高。

在王旭东诊治的患者中,除了来自江浙沪等周边地区,还有从新疆、云南等远道而来的患者。他们有的是先天性的颌面畸形,有的是车祸外伤导致的颌面损伤和肿瘤术后畸形,有的是想要面部轮廓整形的爱美人士,但最常见的还是发育性牙颌面畸形。患者一般是从十二三岁青春期开始逐渐出现颌面发育异常,也就是俗称的“地包天”、“龅牙”和面部不对称。

“你喜欢谁的脸?”这是王旭东在与患者沟通时最常问的一句话。目的,是了解患者的需求、目标和期望。

针对这些患者,需要有多学科综合序列治疗的理念,正颌、正畸、颞颌关节、牙周、种植等多学科合作,按顺序完成牙齿正畸、颌面整形等不同阶段的治疗。

对待自己的专业,王旭东总是追求完美,追求规范,眼里只有无懈可击的步骤和百里挑一的手术方案。对于每一个正颌手术方案,他都要与助手反复研究,精益求精,最终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正颌手术来得以实现。

即便如此,手术依旧会有风险。这个风险不是因为技术,更多的是因为观念。病人,家属,医生都说好的手术,才算成功。很多时候,别人的一句话,会摧毁患者慢慢积蓄的自信。患者容貌上的变化,也会让身边的人产生陌生感。

王旭东曾收到过一位患者妈妈的短信,时间距离患者手术结束已过了半年。“直到今天,我才终于又感觉这是我儿子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他久久不能忘。对患者而言,手术不仅仅改变了他的容貌,同时也会改变他的生活轨迹,改变身边人的生活状态。正因如此,王旭东在手术外还充当起了心理咨询师。

在他的电脑里,有许多组前后对比的容颜,每个人的面部表情,都是从自卑恐惧,阴郁戾气,变得帅气美丽,从容自信。

如今已经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时代,现代医学的发展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到5P医学模式,更强调“个体化”的诊疗与需求。

技术创新满足个性化需求

正颌外科可以把人变得漂亮。通过手术纠正龅牙、错位牙、调整牙弓与牙颌的关系,排除牙颌干扰、排齐牙列,将切开骨段顺利地移动至设计的矫正位置上。做完这些,人的容貌自然就会有所改变,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这个手术当成整形手术来做。

正颌手术需要全麻,技术不到位,会出现牙颌骨创伤不能完全愈合,造成骨不连的症状等。由于口腔颅颌面手术的技术含量高、风险大,对设备要求高,目前国内能够开展此类医疗服务的医院还不多,手术病人每年不超过4000-5000例,而在美国,每年有大概15000例手术。

对此,王旭东解释,并非美国的发病率比中国高,而是许多国人不把牙颌畸形当一回事。另一个方面,能做这类手术的医生也少。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了,越来越多的病人意识到需要这个技术。

“我们过去不把颌面畸形当成病,现在需求广泛,只要有人愿意学这个手术,我就乐意教。”王旭东说。近年来,九院颅颌面科每年都开学习班,本院、外院、甚至是外地医院的医生都可以报名参加。

为了让正颌技术变得更容易推广,王旭东通过3D金属打印技术发展了“截骨-固定-定位一体化接骨板系统”,使正颌外科手术就像“搭乐高积木”一样简单却更精准。这个系统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正在上海市的资助下进行临床试验研究。

临床中的创新还不止这些。为了适应很多出国的病人,科室也推出了新方法。

隐形牙套配合正颌外科,这种方式可以方便一部分患者开展“加速正畸的外科辅助小手术”或者“手术先行”,这就能让整个疗程缩短。患者的需求不单单只有美观,精准、快速、悄为人知的手术,也是需求的一部分。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要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在王旭东心里,个性化需求、规范化流程以及工匠精神就是他努力坚持的方向。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