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娅·史密斯︱从混沌到启蒙——欧洲龙的自然史(下)

朱丽娅·史密斯/文 冯象/译
2018-01-03 11:27
来源:澎湃新闻

在新柏拉图主义哲学的影响下,教父们发展了一套理解物质世界的程式,在之后的一千年间,左右了欧洲哲学。圣奥古斯丁(354-430)认为,上帝创造的世界充满了各样符号,只要解释得当,都能透露蕴蓄着的高一层的要义,指向宗教的真理。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圣书的比喻,破译有形世界和精神世界,或“新约”同“旧约”间的类比。神创的有形世界,是一复杂的象征系统,或达到宗教真理的手段;知识的一个用处,就是发现并解释两者的类比。他举蛇的几项正面价值为例,依次说明De Doctrina Christiana, 2.24)

知识的缺陷,可使[经文的]比喻显得含混不清,如果我们不了解动植物、矿物或任何事物的本性;而这些,在《圣经》里常作类比。众所周知,蛇受到攻击,宁可藏起头而把身子留在外面。这其实再清楚不过,提示了主的意思:他要我们“务必机警似蛇”(太10:16)。故我们应当将身体,而不是头,即基督,暴露给迫害者(弗4:15)。如此,基督的信仰,[比作]我们的头,就不会横遭杀戮。假如我们藏起身躯,露出脑袋,岂不等于拒绝了上帝!还有,人们说,蛇会用力钻小洞,让自己蜕皮,更新力量。这跟我们学习蛇的智慧,脱去“旧人”,恰是一个意思(弗4:22)。诚如使徒所言,要更新,首先得脱去“旧人”,走窄路。因为主说了:“你们要进窄门”(太7:13)。所以,通晓了蛇的本性,就能理解大自然在那动物身上展现的许多类比。

圣奥古斯丁

《圣经》里但凡提到龙的地方,都能用类比诠释。加之《启示录》将龙等同于恶魔,更成全了一大便利。这种思维模式的典型,美因茨大主教拉巴努斯(Hrabanus Maurus,约780-856)可算一个。他曾按字母顺序编了一部《圣经》名喻指南(Allegoriae in Sacram Scripturam),其中“龙”的条目是这样开题的:“龙,即魔鬼,如《启示录》所言”接着,由圣书中别的表述推论,把龙定义为现世的阴谋、敌基督(Anti-christ);复数的龙,则是魑魅魍魉、犹太人、异教徒。拉巴努斯还写了一部《宇宙论》(De Universo libri XXII),是古代知识和基督教神学的百科。他循罗马自然史家的旧例,将龙、蛇归于一类,解释说,龙就是魔鬼及其走卒、迫害教会者;并以《诗篇》74:13-14(见前文)作一范例,即采用圣奥古斯丁的解经法,取一段经文比附发挥,阐明宗教的真理:

《诗篇》的作者说:“是你,运大力分开汪洋,大水之上,打碎怪物的脑袋”。因为[上帝]分开了红海,命波涛退却,露出一条干路,穿越海底。“打碎怪物的脑袋”:这奇迹最好解释,渡海乃是圣洗礼之预象;[类比的]一边,是海怪的头,那秽物的灵[碎了]化为乌有;另一边,是洗礼盘,即濯净罪人被玷污了的灵。接着的一句,“是你,砸扁海龙的头颅”:这儿,“头颅”用的是复数,意谓各种精神上的恶;而“海龙”却是单数,喻指撒旦……它的头被“砸扁”了,扔出天外,因它的骄傲而不得保留它原本的光彩。

拉巴努斯(左)

精致的神学解释,对象是有教养的寺院僧侣,做他们研习《圣经》的辅导。简单的象征,如龙做恶魔的化身,则常见于大众阅读[或聆听]的圣徒传记。圣徒传里常有屠龙故事,象征圣徒与恶的搏斗。但如果圣徒是传教士,龙又可代表异教“迷信”。某些情况下,搏龙也隐喻圣徒内心为坚持信仰,抗拒色欲、尘世的学问或享乐等,而展开的斗争(Merkelbach, cols. 247-250; Le Goff, pp. 159-88)

有一段圣徒传里对龙的素描,值得全文录下,因为从中不难体会到龙的形象可以刺激出多大的想象力(Wrmonoc, p.447)

只见那大蛇并无腿爪,却靠一排排肋骨跟一层层鳞甲,对称地从头颈一直到小腹支撑起身躯,仿佛鳞甲就是爪,肋骨便是腿。它又不像虫,靠伸曲柔软的脊背朝前运动。这爬虫的走法十分奇特,它一左一右扭摆起来,让肋骨始终与脊椎相对;边走,边将鳞甲刺进土里,肋骨却直立在那儿。这么左右两侧轮番快速向前,登险坡如履平地,只留下两行肋骨的印子在地上。无论投枪刀剑都伤不着它。那可怕的鳞甲,如同一堵用盾牌连环锁起的斜墙,武器投去,铛一声便奇迹般弹在一旁,那大蛇的皮肉丝毫未损。它一路又咬又踩而来,甚至口喷毒气,伤害的人无计其数。这怪物听见有人接近,便兀地胀了脖子,掀开血盆大口,鼓起双目,闪出灼灼凶光,那只瘟神般的头,抬得比磨坊的风车还高,下身则盘作一团:整个身躯从脑袋到尾巴尖,总共一百二十英尺不止。

有趣的是,这幅活灵活现的龙肖像,并非全部出自作者的想象。事实上,这段文字主要取材于罗马晚期作家奥罗修(Paulus Orosius,约383-418?),只作了少许改动,以配合语境。这就为我们指出了中世纪另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尤其是说到龙传统),即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公元77年,老普林尼完成了他的三十七卷《自然史》。这是一部知识与传闻杂糅相间的百科,由作者从希腊典籍,特别是向亚里士多德收集荟萃,外加自己的观察研究而成。书中论及宇宙和地理,人与动植物,矿物、医药同建筑。后世学者如苏利弩(Gaius Julius Solinus,活跃于三世纪)和塞维尔主教以西多(Isidore of Seville,约560-636),都从中取材或编过简本。中世纪学者正是通过这些人的著作,了解古代的自然知识,包括龙的习性。那时候的人做学问,有一个如今难得的便利,就是可以放心增删古人、旁人的作品而不必注明出处。

老普林尼的《自然史》

老普林尼认为,龙(draco)是一种大蛇,跟一般的蛇有别,但无毒。他记载了龙的种种特异功效:龙头埋在门槛下,可以给家人带来好运;龙眼睛风干,做成油膏,跟蜜和匀了揉进皮肤,可以防止夜晚受鬼魅惊吓。他还讲述了龙和印度象之间永恒的争斗——龙卷住象腿,奋力扼杀大象,却被倒下的巨兽压死(Pliny, 8.11-12, 29.20)。苏利弩重复了这个故事,但解释说,龙因为性热,需要喝大象的“凉”血,所以才成了宿敌。他把龙的主要产地定在埃塞俄比亚,并对龙的性状添了一个说法:龙的威力主要在尾巴,不在牙齿(Solinus, 25.10, 30.15-16)。以西多则更进一步,称龙不但比蛇大,而且是世上最大的动物。它头上有冠,住洞穴,能飞;不仅在埃塞俄比亚,在印度也有分布。

以西多的Etymologiae

以西多是糅合《圣经》跟希腊/罗马典籍中有关龙、蛇的论述的第一人。他指出,蛇性最为机敏,因为《创世记》3:1说了:“蛇,是上帝所造的野兽中最聪明的。”(callidior,兼指狡猾;Etymologiae, 12.3-4)观念上,中世纪的龙是圣书名喻同古代自然史结合的产物;古典传统为阐发基督教伦理提供了素材。例如,奈坎(Alexander Neckham, 1157-1217)著百科全书《物性论》,上自三位一体,下至芸芸万物,为整个宇宙编织伦理注释。他也论及龙象之争,但补充一点:为躲避龙的圈套,母象从此就站在水中央生产。由此,引申出一个清晰的神学观点:人是为了跳出那“古蛇”或恶魔的埋伏,而接受洗礼的De Naturis Rerum, chap. 145)

奈坎的《物性论》

也不是唯有龙和别的神怪,才够格作此发挥。中世纪家喻户晓的,有所谓动物寓言集(bestiary),无论真实的抑或想象中的动物,都可以做基督教伦理的例证。寓言集的文本,由于不断传抄而一代代变化,其影响许多世纪以来,波及社会各个阶层。但主旨永远是:上帝的目的彰显在世界的每一细节,动物和怪物的习性给我们提供了寻求救恩的线索。在寓言故事里,龙代表魔鬼,是确定无疑的(White, pp.165-7)

Draco,龙,蛇中之巨,事实上也是世上最大的动物。希腊人称之为drakōn[大蛇,目光凶恶故。词根同动词drakein, derkesthai,扫视,或名词drakos,目],所以拉丁语叫draco。龙爬出洞来,常举足腾云,令身体四周的空气发光。有冠,小嘴,窄喉,从中吐纳空气,伸出舌头。又,其力量不在牙齿而在尾巴,不靠刺击,而靠甩打,所以并无毒汁为害。它不需毒汁杀伤对手,是因为它可以缠杀任何动物,即使大象那么硕壮也不能幸免。龙埋伏在象游荡经过处,用尾巴圈住象腿,将象绞杀……而魔鬼,那条最大的爬虫,很像这龙。它从老巢飞将出来,空气也会放光。因为恶魔自下界升起时,会把自己变成光明天使的模样,用虚假的希望、荣耀、尘世的幸福迷惑笨人。据说,它也有冠,即王冠,因它是骄傲之王。它的魔力也不在牙齿而在尾巴,为的是诱骗那些失了警惕心,不由自主追随它的人。那魔王躲在人常走的路上——他们去天上的路,已经被自己的罪结成的那张网挡住了——也伺机欲将他们扼死。任何人叫罪恶缠上了,都是死路一条,只有下地狱的份。

这一段生动的写照,细节均出自以西多;作者依照《启示录》以龙喻恶魔的程式,把龙的每一个特征都译作了神学类比。

十二、十三世纪希腊和阿拉伯科学在西欧的复兴,大大增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了解。但是,动物寓言供奉着的通俗龙传统,还畅行无阻,禁锢着人的思想。其时,消化吸收了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学者中间,只有一人用亚氏的眼光研究了龙,他就是阿尔伯图(Albertus Magnus)。阿尔伯图的巨著《动物论》作于1262至1280年间,其中第二十五卷论蛇,龙被视为蛇类一亚种。该书除了广征博引老普林尼、苏利弩、以西多等拉丁作家,还添上波斯和阿拉伯哲人如阿维先(Avicenna, 980-1037)、赛麦隆(Semeryon)的论述,并取了他们关于龙靠牙咬而非喷毒,致敌于死命的说法。龙有大小之别,从五到三十五腕尺(约7-45英尺)不等。凡是不可信的传说,他便用逻辑反驳。比如,龙会不会腾云驾雾?他指出,倘若龙是短胖身材或有可能,但大蛇细颈长尾,它怎样鼓翅,升上云端?凡此种种,都斥为无稽之谈,包括人看见龙翔夜空、口吐火焰的报道——他认为,那其实是一颗流星

De Animalibus, 25.27)

。显然,他对神学观点不感兴趣。

然而,阿尔伯图谨慎的怀疑主义,只在大学圈子里有所影响,进不了通俗文化。重要的是,他的著作表明,即使在中世纪,也没有一套人人接受而不存异议的关于龙的信条。博学的哲人和民间艺人共享一个由《圣经》、教父和古典文献融汇而成的大传统,但主观上,对于龙,他们又各有各的体会。尤其丰富多彩的,是视觉艺术中龙的形象;龙给了中世纪艺人一个发挥聪明才智和想象力的好机会。

阿尔伯图《动物论》

长期以来,蛇(无翅无腿的爬行动物)与龙的界限是不清的,模样和大小,传统上也没有定规。但是自十世纪起,普遍地,龙有了翅、角、须,以及猛兽的爪,姿态也变得格外凶恶。从此,这形象在西方艺术传统中扎了根。拜占庭帝国跟中、东欧信希腊东正教的各族,龙的造像则稍稍不同,突出了爬行动物的体征。表达上最具戏剧性的,大概要算《启示录》的七首戾龙:或是六只小头簇拥一个大头(如德国邦堡的“启示录”),或是七根脖子并排长在肩上(如法国安茹的十三世纪挂毯“启示录”)。也许,《启示录》的龙的最有名的形象,属于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创作的一系列木版插图。每一片图版都绘制精巧,充满了传统的象征。在十五世纪,七首龙又是七宗罪的名喻(骄傲、吝啬、贪吃、忌妒、懒惰、好色、忿怒),七个脑袋各以其不同特征指其中一罪。丢勒的画,便是这一程式的典范。至于龙的身材盈缩,我们可以这样比较:小的一端,法国阿尔比大教堂有一座十三世纪的圣约翰塑像,描绘他从圣餐杯中驱除一只猫仔大小的龙;大的一端,龙的火焰熊熊的胃,常画作地狱,用来恐吓世人。

丢勒创作的七首龙

中世纪的龙,是上帝的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形态差异悬殊,其象征功能却始终如一。

然而,龙不仅是一个神学象征;人们相信龙的存在。直到十六世纪,编年史里还不乏人看见龙的记载。龙血,更是中世纪常见的药物,可以从朱砂中提取,据说这种矿石凝结了垂死的龙的鲜血。据称,龙血治肾结石和失明,疗效最佳(Hogarth, p.124)。另据奈坎记载,龙肉价高,生意兴旺,尤以埃塞俄比亚为甚。在那儿,赤日炎炎之下,龙肉是难得的消暑珍品(Neckham, chap. 147)。中世纪的龙,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繁殖起来的;养育它的,是《圣经》意象、古典遗产、民间传说和旅行家的故事,加上基督教的象征思维的通力合作。

人普遍相信世上有龙,这个不难理解。须知龙不过是栖息在中世纪的众多怪兽中的一员。鹰头狮身兽(griffins),半人半马的海妖塞壬(sirens),人鱼(mermaids),蛇怪(basilisks),独角神马(unicorns),诸如此类,绝不比龙来得稀少,且各有各的神学象征和人们熟悉的艺术形象。一如常见的鸟兽鱼虫,怪物在神创的秩序中也占着一席之地。

同样重要的,还有传说中的怪人。老普林尼[的读者]把希腊人笔下地中海以东遥远国度的各色畸形奇人,输送到中世纪来了。于是人们知道,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外面,生活着一种狗头人(cynocephali),而利比亚沙漠有“刑天”样的胸面人(blemmiae),非洲腹地有侏儒族(pygmies),印度则有独脚快人(sciopods);后者躺在太阳底下,举起一条奇大无比的飞毛腿当阳伞。一俟旅行家带回那些民族的奇闻轶事,传教士便出发,去感化他们——他们存在于这神创世界的目的,得到了教会的认可。怪人同怪兽一样,可以帮助人们理解那超出已知世界的存在,将人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戏剧化、拟人化了(Friedman)。

欧洲人在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和地理发现以前,对世界只有非常零碎、片面的知识,对其演变也极少理解:认知的起点,永远划在上帝创造的奇迹那边。如此氛围,怪物怪人[的存在]就不会比家禽家畜更令人费解。不管是龙,还是胸面人,其在神创论里的位置、目的、性质,一经确定,即可用来对付那个可怕的无法控制的未知世界,将它转译成人们熟悉的基督教世界观的语汇。

由此可见,要对龙的存在发生疑问,须有一个条件,即诠释自然界的模型不再把全能的造物主作为认知的起点,不再依赖古典传统,把它当作理解自然现象的知识源泉。虽然对鸟兽的直接观察和如实描述,是中世纪后期艺术的一大特点,有关欧洲动植物的经验知识,也早有猎人、农夫、药剂师及别的实用行业的积累;然而,中世纪以大学为基地的经院派学说根深蒂固,就连伴随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而来的欧洲思想的大转向,也触动不了(Raven, chaps. 1-2)。毋宁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学者一头钻进了古典传统的故纸堆里,一心一意剔除中世纪的附会和误解。他们对观察自然界不感兴趣,只喜欢编订可信的版本(如老普林尼的《自然史》)和百科式的手册,收集考据古代作者的知识。这方面的佼佼者,是格士纳(Conrad Gesner, 1516-1565)和阿德罗万蒂(Ulysse Aldrovandi, 1522-1605)。格氏颇有影响的五卷《动物史》,出版于1551至1621年间,收录了古今作者描述的各种动物(还特意从中挑出一头两足龙,作插图)。阿氏著作等身,死后有两卷《龙蛇史》问世(参阅Thorndike, vol. 6, chap. 38)。上卷论蛇,就词源、形状、产地、象征、象形文字等一一考证;下卷用同样方式研究龙,滔滔不绝,一百多对开页的记述,都是他从通读了的古典作家跟《圣经》注释中钩沉所得。编者在书里附了插图,其中一幅,画的是1572年发生在波伦亚(Bologna)附近的“真实故事”:一匹两足龙被农民的大车撞到了。这龙的遗体,后来就保存在当地博物馆里。

《动物史》中龙的插图

《龙蛇史》插图

阿德罗万蒂代表了十六世纪欧洲人对知识积累和编纂的渴望。如同当时的一般自然史著作,他的书在方法论上,囿于古典文本的考证,完全缺失对直接观察的兴趣(参见Debus, chap. 2)。他又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风气,热衷于奇迹、怪物和畸形。不过,这一切已经不再充当神意的符号,而是做了好奇心的研究对象。它们成了君王蒐集的珍稀,由学者录入史书或编进《怪物志》(如Lykosthenes)。在自然史领域,直到十八世纪,阿氏还被人当作权威引用。对顽固的传统自然观的挑战,并非来自文艺复兴时期学术的主流。

十六、十七世纪的地理发现,大大扩充了欧洲人关于远方大陆和动植物的知识。但人们对怪物和奇迹的传统迷信远未绝迹。旅行家仍沿用中世纪的思维模式,解释他们在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传说中的怪人就住在这片已知世界奇异的边陲。故而阿德罗万蒂相信,意大利航海家阿美利哥(Amerigo Vespucci)发现了史书上早有记载的怪人之一,食人番(anthropophagi;Aldrovandi, p. 359)。古人关于印度产龙的说法,也得到了证实。各种珍禽异兽同怪物的收集,一时蔚成风气,尤以严肃的科学家圈子为甚,包括1662年成立于伦敦的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见Thorndike, vol. 8, chap. 30)。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西方十七世纪对自然界的理解可以这么总结:“珍奇怪诞与正常、自然、科学之混合。”(同上,vol. 8, p. 13)

十七世纪科学革命对欧洲[思想]最深远而直接的影响,是伽利略开创的关于宇宙本质的数学与机械论模型;他的学说把直接观察和连贯的逻辑解释,置于首要地位。但是,由此而起的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进步,没有立刻触动自然史的研究。在伽利略与教会的《圣经》创世说一刀两断之时,不少博物学家还在用老眼光看问题,把由新发明的望远镜带来的新发现,当作造物主的神圣目的之彰显。他们的著作仍在重复:越是了解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越能领会神意的安排(Raven, chap. 18; Hankins, chap. 5)

T. L. Hankins, Science and the Enlightenment.

渐渐地,直接观察和连贯的逻辑解释才开始进入动植物研究。直到古典遗产残存的权威被最后推翻,严格的、祛除了怪人与龙的生物学——生物分类法才有可能创立。这里,没有相当于伽利略给物理学带来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而是慢慢地脱离植根于亚里士多德学说的旧分类法。新分类法的关键是“种”(species)这一概念。探索始于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先是植物研究,然后(十八世纪中叶)又拓展至动物研究。只有当“种”作为独立繁殖的类群被认知,所有生物用同一原则系统分类的方法,才成为可能(Hankins, chap. 5; Mayr, chap. 4)

E. Mayr, The Growth of Biological Thought:Diversity, Evolution and Inheritance,

因此,十七世纪的博物学家尚未掌握使他能够质疑龙的存在的概念性工具。接踵而来的,是对直接观察的日益重视,及对《圣经》和古典作家权威的挑战与否定。人们认识到,动物一般只跟同类交配繁育,生命周期自有其内在规律。可是,要证明龙的不存在,却非易事。有一个人大胆尝试了,那就是邦多医生(Jean-Baptiste Panthot, 1640-1707)。他批判了老蛇像蚕变蛾子那样,成精化龙的传说,却驳不倒龙自成一种,即“龙生龙”的理论。末了,只好引述别人的游记,指出作者并没有在印度或埃及亲眼见到真龙。结论是,龙无非是撒谎、害怕、轻信的产儿(Traité, p. 30)

以上例子说明,人们很容易道听途说,就把种种硕大而危险的野兽的行状,集中到龙身上,说它如何凶恶如何食人;其实根本没人见过,甚至寻找过龙。应该在此意义上理解《圣经》里多次提及的龙,因为经文从未给出任何具体环境,供我们判断,说那些龙跟我们现在听说的有一点点关系。

但是,邦多无法证明自己的论点。他不得不承认,假如真有人见过自然界的龙,则龙一定是由两种不同的动物,例如蛇跟蜥蜴,杂交而生。他的最后一记“杀手锏”,却是诉诸人性:如果有龙,那么人必然有办法捕获它,就像猎取狮子、大象,因为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挡人类追求荣誉和利润。

邦多代表了人们珍惜的传统信念跟理性常识间的冲突和混乱,这一十七世纪末自然史研究中的突出现象。他的论著清楚地表明,正是实践观察加上物种概念,促成了龙在欧洲思想中的衰亡。无巧不成书,给龙的最精彩的一击,轮到了伟大的瑞典植物学家,现代生物分类法的创始人林奈(Carl Linnaeus, 1707-1778)。1734年,德国汉堡一家商号声称购得一条七首龙,请林奈前去鉴定。林奈看后大为佩服——不过他佩服的是匠人们别具匠心,将不同种属动物的肢体缝补成“龙”的高超技艺。把戏戳穿之后,商人们曾威胁起诉,告林奈诽谤罪(Hogarth, p. 187)

林奈

正是启蒙运动在科学上的进步,让人抛弃了龙。十八世纪的思想家不再需要龙来扮演毁坏力和恶的化身,也不用它象征未知世界。大写的“自然”和“理性”,取代上帝,成了解释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基准。

从一开始,它出现在古代近东宗教的时候起,龙就跟诸如神意、罪恶、毁坏力这样的观念息息相关。作为创世神话及随之而来的宗教仪式的主角,龙又被犹太/基督教的末日论所吸收,代表恶的最终失败。在中世纪,龙和所有动物一样,充当了象征上帝的创世宏图与基督教教义的类比线索。而后,它又被文艺复兴时期的博物学家渐次降到珍禽异兽的水平,失去了崇高的神学意义。当现代科学对自然界的理解,在十七、十八世纪奠基之后,龙终于淡出了欧洲思想的格局。

本文的探讨,是尝试把龙看作从神话、神学名喻,到现代实验科学兴起之时,各式世界观的一个范例。就思维方式而言,龙属于直觉与想象,不靠逻辑和观察。狄德罗在启蒙科学的丰碑,他的《百科全书》中总结了这一点,将龙定义为想象的产物,“传说中的动物”(animal fabuleux)。他认为,龙在不同时代指涉各种不同的奇异、罕见、可畏或巨大的动物,如巨蜥、鳄鱼等Encyclopédie, vol. 5, p. 104, "dragon")。这一解释本质上至今有效:古代和中世纪的龙,是非真实的神话动物,它代表了一切非科学而无序的事物。

狄德罗

《百科全书》

进入二十世纪,龙已经离开玄学而出没于小说、幻想和童话。它是不是还起着投射我们危险的毁坏力,或人的本性的作用呢(Bettelheim, pp. 75-6)?假如持这一观点的心理学家没有说错,那么,龙依然住在我们心里,正如它第一次出现在Tiamat和Marduk的时代。

一九八八年三月,原载《九州学刊》2:4, 1988。

朱丽娅·史密斯(Julia M.H. Smith),时任美国三一学院历史学助理教授,现任牛津大学万灵学院中世纪史讲席教授。

作者尾注:我要特别感谢Michael Lestz说服我写这篇文章。David Ganz鼓励探索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犄角旮旯,Gary Reger帮助解读Wrmonoc圣徒传的艰涩的拉丁语,谨此一并致谢。

译文略有订正和润色,个别注文(脚注)并入了正文。方括号内是译注。

【延伸阅读】

《贝奥武甫:古英语史诗》(Beowulf),冯象译注,北京三联,1992。

Albertus Magnus, De Animalibus libri XXVI(H. Stadler ed., Beiträge z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des Middelalters, vol. 16).

Aldrovandi, Ulysse, Serpentium et Draconum Historiae libri II (Bologna, 1640).

Augustine of Hippo, De Doctrina Christiana (Oxford Early Christian Texts, 1996).

Bettelheim, B., The Uses of Enchantment: 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Fairy Tales (New York, 1977).

Eusebius of Caesarea, Life of Constantine (Penguin Classics, 1990).

Davidson, H.R. Ellis, Gods and Myths of Northern Europe (Harmondsworth, 1964).

Debidour, V-H., Le Bestiare sculpté du moyen âge en France (Paris, 1961).

Debus, A.G., Man and Nature in the Renaissance (Cambridge, 1978).

Diderot, D., and J. d'Alembert, Encyclopédie, ou Dictionnaire raisonné des Sciences, des Arts et des Métiers, vol. 5 (Paris, 1755).

Fontenrose, J., Python: A Study of the Delphic Myth and Its Origins (Berkeley, 1959).

Friedman, J.B., The Monstrous Races in Medieval Art and Thought (Harvard, 1981).

Hankins, T.L., Science and the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1985).

Henderson, G., Early Medieval (Harmondsworth, 1972), chap. 3, "A Habitation of Dragons".

Hogarth, P., Dragons (New York, 1979).

Hrabanus Maurus, Allegoriae in Sacram Scripturam, entry for "draco" (Patrologia Latina, CXII,  col. 906).

Hrabanus Maurus, De Universo libri XXII, VIII.3 (Patrologia Latina, CXI, col. 230).

Isidore of Seville, Etymologiae (Cambridge, 2006).

Klingender, F., Animals in Art and Thought to the End of the Middle Ages (Harvard, 1971).

Le Goff, J., "Ecclesiastical Culture and Folklore in the Middle Ages: St. Marcellus of Paris and the Dragon", Time, Work and Culture in the Middle Ages (Chicago, 1980).

Lykosthenes, Konrad, Prodigiorum ac ostentorum chronicon (Basel, 1557).

Macrobius Theodosius, Saturnalia (Loeb Classical Library, 2011).

Mayr, E., The Growth of Biological Thought: Diversity, Evolution and Inheritance (Harvard, 1982).

Merkelbach, R., "Drache", Reallexicon für Antike und Christentum, vol. 4 (Stuttgart, 1959).

Mode, H., Fabulous Beasts and Demons, Illustrated in colour, (London, 1975).

Neckham, Alexander, De Naturis Rerum (T. Wright ed., Rolls Series, London, 1863).

Palli, E. Lucchesi, "Drache", Lexicon der Christlichen Ikonographie, vol. 1 (Rome, 1968).

Panthot, J-B., Traité des Dragons et des Escarboucles (Lyon, 1691).

Pliny the Elder, Natural History (Loeb Classical Library, 1962).

Prudentius, Aurelius, Peristephanon (Patrologia Latina, LX, col. 281).

Raven, C.E., English Naturalists from Neckham to Ray: A Study of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Cambridge, 1947).

Solinus, Collectanea Rerum Memorabilium, (Scholars Facsimiles & Reprints, 1979).

Thorndike, L., A History of Magic and Experimental Science, 8 vols. (New York, 1958-1960).

White, T.H., The Book of Beasts (London, 1954).

Wrmonoc, "Vie de Saint Paul de Léon en Bretagne", C. Cuissard ed., Revue Celtique, V (1881-2).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