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83岁退休医务工作者临终捐遗体,老伴和儿子也签捐献书

大河报
2017-12-29 13:49

2017年12月28日10:30,送行人再次对老人鞠躬后,王柏枝老人的遗体被抬上车。

83岁的她,在医院工作了30年,6年前,当被疾病痛苦折磨时,她觉得自己应该在身后为医学做点什么,于是,她填写了河南省公民志愿献遗体申请登记表。

两天前,老人安详离世,家人悲痛之余,满足了老人生前愿望。

12月28日上午,在省人民医院太平间,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后,老人被河南省红十字会志愿献遗体接受中心的工作人员接走。

◆感人捐献

医院工作一辈子,身后又捐给医学

12月28日上午10时,省人民医院太平间告别室,上百人身戴白花,神情肃穆地排成数排,送别一位老人。

告别室中央,一位老人安静地躺着。

老人名叫王柏枝,今年83岁,是省人民医院的一位医务工作者。

在这所医院内,老人工作了30年,如今,她在生前又安排将身后的自己捐献给另一个行业:医学研究。

“王老师生前曾经在省人民医院眼科研究所工作,虽然我俩工作上没有交集,但很敬佩她的行为。”省立眼科医院副院长金学民说。

10:10,告别仪式正式开始。“亲爱的妈妈,在您生命弥留之际,您老人家与父亲做出了一个神圣而庄严的决定,那就是为了医疗科学事业,将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献给国家,你们博大的胸怀和大爱的善举,我们晚辈尊重,积极配合!”说完,长子张玮深深向母亲鞠了一躬。

“王柏枝老师志愿在去世后将遗体捐献给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我代表广大的医学生和医学工作者对王柏枝老师及家属表示真诚的敬意和感谢。”在接受之前,河南省红十字会志愿献遗体接受中心负责人王老师先向老人鞠了三个躬。

10:30,送行人再次对老人鞠躬后,老人遗体被抬上车。

“路上慢点开!”“妈,走好!”跟在车后,长子张玮哽咽着叮嘱。

◆大爱相随

88岁老伴和儿子也签了捐献协议书

在最初知道母亲签了捐献遗体协议书时,张玮是有心理波折的。

王柏枝曾是省人民医院眼科研究所会计,十年前,时年73岁的她被查出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压迫听视神经,导致她三叉神经痛。”张玮说,疼得实在受不了,母亲基本上靠麻醉药为生。

王柏枝把想身后捐献遗体的想法告诉了老伴张先生,令她没想到的是,老伴不仅同意,而且立即跟随。2012年,趁着王柏枝身体稍好时,两人一起进行了遗体捐献登记。

当然,这些举动,老人的三个孩子并不知道。

今年5月,老人病情再次加重,几度昏迷。而在有限的清醒时刻,她又想到了捐献遗体。

了解到老伴的心思,几经思考后,张先生将两人的这个意愿写进了遗嘱中,并公布给了孩子们。

“看到遗嘱,我当然很震惊。”张玮说。

了解到这种情况后,88岁的张老先生给儿子做了一次深谈。

“人活着时,和睦相处,人死了,一切都回归自然了,你看人家伟人死后,后事都很简单……”从葬礼的改革到医学贡献,张先生给儿子谈了一个小时。

张玮想通了,同时也做通了弟弟妹妹的工作。

12月26日15时,王柏枝老人辞世。

当天下午,张玮给河南省红十字会志愿献遗体接受中心打了电话,同时,他自己也填写了一份遗体捐献登记表。

◆爱心数字

35年,428个爱心人将自己捐给了医学

王柏枝老人成为我省第428位遗体捐献者,之后,她的名字将被刻在福寿园“遗体捐献纪念碑”上。

来自河南省红十字会志愿献遗体接受中心的统计显示,从1982年开始至今,我省共有428名爱心人成功捐献了自己的遗体,年龄最小的是一个新出生的婴儿,年龄最大的则是100岁的郑州大学老教授。

“捐献者中,知识分子占大多数。”河南省红十字会志愿献遗体接受中心负责人王老师说。

据他介绍,这些遗体将作为我省医学生的培养和临床医师的培训来使用,对于这些爱心人捐献的遗体,医学生们都很感激,也很尊敬,每次上课前,都要先鞠躬。

最近几年,捐献遗体的爱心人日渐增多,这一点从捐献数据上即可看出:2015年32例;2016年41例;今年50例。

不过,这个数字和庞大的教学需求相比,还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遗体少,学生上手的机会就会少。”王老师说,就目前来看,每次做解剖课,一般是几十个学生守着一具遗体,所以,大多数学生只能看。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等城市已经有相关条例,他们的捐献人数比较多,每年有二三百人捐献。”王老师说。

令人期待的是,王老师透露,目前,河南省的“器官捐献、遗体捐献条例”也正在推进,条例将会对捐献者及其亲属的权益做一个保护。

(原标题:在医院工作一辈子临终将自己捐给了医学)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