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养老”困局待破,“老有所依”或有更多选择

孙雯
2017-12-25 13:46

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让老年人做到“老有所依”成为一道社会命题。消费理念革新的带动下,未来养老将改变居家养老“一统天下”的现状,开创多模式多层次的养老新趋势。

破解“中国式养老”困局

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升至36.5%,位居全球第三。这一数据意味着中国将进入深度老年化社会阶段,对养老的需求也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2000至2010年十年间,中国城镇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升到45.6%。2013年中国空巢老人人口超过1亿。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进入老年,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数将增加到两亿多,占到老人总数的九成。

“空巢老人”近年来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相关的解决方案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有多处提及养老。2016年末,国务院通过《“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其指导思想旨在加快包括养老在内的健康产业,要求地方政府与私营企业协作,并开发金融工具以鼓励该领域的增长。

据了解,我国养老模式主要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其中居家养老占据绝大部分。然而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精神、健康、社交等成为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新诉求,而这些恰是居家养老难以全部满足的。

养老社区走出“大明星”

未来养老或许不会再重度依赖家庭与子女。今年已经94岁的汪德钟,就是一个主动“不带子女玩”的“老男孩”,离开生活了60年的福建,只身到了杭州,住进随园嘉树养老社区,认识了一群好朋友,翻开人生新篇章。

几个月前,他和82岁的汪浙成、83岁的梁文海和81岁的王竞,受邀登上央视《回声嘹亮》的舞台,四个年龄相加要340岁的“老男孩”凭借中气十足的歌声、风度翩翩的外形,以及充满活力的精神一夜成名,不仅收获了最多的人气,也将一种全新的老年生活状态传达给了全国观众。

“没想到这个年纪还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真的是相见恨晚呐!”汪浙成是汪德钟住进随园嘉树后遇到的第一个“知音”,因为爱好唱歌而走到一起,也因此和另两位成员一拍即合组成“老男孩”。

“老男孩”的走红一并带火了他们所居住的随园嘉树,这个位于杭州的邻里式活力长者社区养老项目,是随园养老打造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在这里,老年人一改无所事事等待子女们“常回家看看”的精神面貌,找到专属于自己的社群和生活。

据介绍,随园嘉树位于良渚文化村的核心区,占地近百亩,其中包含中央约4500平方米的“随园会”。在这里,景观餐厅、阳光阅览室、多功能厅、健身房、棋牌室、茶吧、老年大学“随园书院”等集中式养老配套应有尽有,同时还配有康复护理为核心能力的100个床位,满足老人医养结合的需求。

上海申养,可复制的养老样本

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司长冯亚平曾表示,“十三五”时期民政部要重点推动实施4项重大工程,其中首要便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重点支持老年养护院、医养结合设施、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光荣院、农村敬老院等设施建设。

根据老年群体的不同需求,建立多模式多层次的养老机构是趋势所在。目前,积极实践“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的上海万科,在养老领域的布局也逐渐清晰。

由上海万科、上海地产集团、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成立的上海申养,一直以来倡导“So Young”的养老新理念,结合专业性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首创社区为老服务中心、照护机构、长者公寓及康复护理院四大产品线,打造面向大众的全龄段、多层次、多样化的高品质医养服务体系,每一条产品线都充分考虑到老人的健康需求与精神需求,让晚年不止拥有生命的尊严,更有生命的活力与激情,以及越活越年轻的良好心态。

其中,运营相对成熟的社区为老服务中心“智汇坊”,不仅为附近老年人提供长期、短期照护和日托服务,还从老年人精神需求出发,每天举办老年人乐于参与的健身及益智活动,节假日有全员参与的大型庆祝活动。护理人员随时陪护老年人一同参与各项活动,加强交流随时了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让在智汇坊的生活更加温暖而快乐。

截止今年底,申养旗下的社区嵌入中心“智汇坊”已开业7家、首个照护机构“镇坪路望年荟”准备投入正式运营,首个长者公寓“安亭澜悦”进入预售当中,另有滨江澜悦长者公寓及康复护理院也在积极筹备中。

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上海区域本部首席执行官张海表示,养老领域是万科“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的重要板块,积累了多年经验,随着申养公司项目全面开花,城市养老困局有望在上海率先获得实质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