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荣︱国内科普读物的春天到来了吗?

张向荣
2017-12-31 14:53
来源:澎湃新闻

2015年,《自然》杂志评选出了年度“十大科学人物”。这一年的榜单因为同时有两名华裔科学家入选,因此在国内备受关注。其中,有一位八〇后中国科学家黄军就,被称作“基因编辑者”,因为他对人类的胚胎进行了DNA某些位点的改变,通俗的说就是他对人类胚胎的基因进行了再编辑。这一科学事件引起的深远影响之一,就是我已经在两本今年新译出版的国外科普书籍上读到了对其的评价。

两本书的评价截然相反,“一则一喜,一则以忧。”

比如,通俗轻松的科普读物《超人类革命》(吕克·费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以黄军就的研究作为全书的引子,热情洋溢的赞颂了一场悄然到来的“超人类革命”,描述了生物科学能够给人类的生物特性带来增强和改善,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大踏步前进的美好前景;而另一本严肃厚重的科普书籍《基因传:众生之源》(悉达多·穆克吉,中信出版社,2017)在全书作结时引述了黄军就的科学成果,对基因技术的未来发展表示了审慎态度,认为对人类基因进行修改编辑的实验需要谨慎评估。

坦率地说,以前所读到的国外科普书籍中很少提到当代中国的科学成果,随着中国基础科学的迅猛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前沿性国际科普书籍会引用中国的最新科技成果,而不再是诸如“四大发明”一类古代成就。

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今年的国内图书市场上,科普类书籍似乎比往年多了不少,不再总是《时间简史》一类众所周知的“现象级”科普畅销书,而是多了一些新版和优秀译作的再版,甚至一些在国外刚刚出版没多久的科普书籍,也很快就见到了中译本。就比如刚刚提到的《基因传》,2016年才在国外出版,2017年厚达六百页的中文版就已经上架了。其作者悉达多·穆克吉所著的《重病之王:癌症传》(中信出版社,2013)几年前曾在国内掀起了不小的浪潮,这本《基因传》风格一脉相承,对基因从先驱者的猜想和发觉,到研究者的探索与发现,总共五百年的历程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现,讲述了许多很有趣的观点和科学家故事。

这似乎印证了我近几年一个很明显的感觉,那就是国内科普书籍的读者群体变大了,素质提升了,市场变广阔了。因为科普书对读者多少有些期许,他要求读者不仅具备一种积极的探索精神、好奇心,还要求读者有一定的科学基础,能看得懂部分数据、公式和定理。这类读者照理说似乎不是理想的图书销售对象。所以,近几年科普书市场突然很火,一定是有原因的。

我有这种感觉,大概是从2010年后《三体》的流行开始的。我不知道别的文科生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虽然物理学的并不专业,但却对物理充满着好奇。因此,刘慈欣对我这类人的意义反而不在于备受争议的“黑暗森林法则”等“纯文科”话题,而是小说对当代物理学特别是量子物理学的瑰奇演绎,特别是一些还目前还是猜想的理论,一旦在科幻小说里成为“现实”,对读者会形成强烈的震撼。

《三体》等科幻小说的流行(或许还应该算上诺兰2014年拍摄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推动了读者对物理学特别是理论物理学的兴趣,这是近几年国内科普书蓬勃发展的第一个原因。笔者就是在读完《三体》后,如饥似渴地读了多次再版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力学史话》(曹天元,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汪洁,新星出版社,2012)等国内作者撰写的优秀科普书籍,沉浸在诸如时空的扭曲、黑洞、弦论等“亦科亦幻”的奇妙氛围里难以自拔。那段时间,为了补课,我还到处寻找中国科普书籍的两套著名丛书,一套是科学出版社的“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包括了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等世界经典科普书籍;另一套则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第一推动”丛书,像霍金的《时间简史》、格林的《宇宙的琴弦》等名作都包含其中,多达七十七册。这两套书有些坊间已经难以寻觅,是科普迷、科幻迷手中的“奇货”。

好在不断有新的物理学科普书籍问世,而且会谈论更前沿、更惊心动魄的内容,比如上了今年全球各大媒体新闻头条的“引力波”,被誉为补全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缺失的“最后一块拼图”,就催生了一批科普书籍,如《引力波》(中信出版社,2017);再比如意大利科学家卡洛·罗韦利近年连续推出《七堂极简物理课》和《现实不似你所见:量子引力之旅》(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2017)两本短小精悍的科普书,介绍了与“弦论”截然不同的“圈论”,以及“信息”对宇宙本体构成的作用的猜测,我们人类究竟是由振动的“频率”所构成?还是由基本的信息单位“比特”所构成?这些猜想就像在大脑里上演“太空歌剧”,比科幻小说还要精彩。

《七堂极简物理课》和《现实不似你所见:量子引力之旅》,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2017

国内科普书蓬勃发展的第二个原因,我想可能是《人类简史》(中信出版社,2014)的热销带来的一类宏观描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书籍的热销。《人类简史》甫一出版我就读过,觉得还可以,谈不上优秀。但这本书很快借由新媒体渠道的推广而迅速畅销,以至于坊间还出现了某家出版社同名不同内容的“伪书”,这种现象九十年代以来就已经很罕见了,足见其畅销。《人类简史》与以往关于诸国、诸民族、诸世纪的人文历史类读物不同,它是一本用极为宏观(宏观在这里意味着容易掌握)的视角来处理自然与社会科学的科普书,因此十分对味的满足了城市中产阶级在“能力恐慌”和“生存焦虑”中迫切更新知识、更新观念的精神需求。于是也引发了其后几年此类科普书籍的大量出现。

《人类简史》,中信出版社,2014

凭借“大历史”(big history)主张而在国际上声名鹊起的的美国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其作品去年被引入到国内大概就与《人类简史》的畅销不无关系。他的“大历史”与更为国人所熟知的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是两码事,是一种历史叙述的新主张:历史不应局限于哪个民族、地区和国家,而是将整个人类的历史,甚至宇宙的历史作为叙述范围,从而“重新定位人类在宇宙演化过程中的历史坐标”。于是,他的《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后浪出版公司,2016)按照宇宙、恒星、太阳系、地球、生命、人类、农耕、现代化的顺序来叙述历史;他的另一本《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中信出版社,2017)从宇宙大爆炸开始讲起,最后一章则讲到了当代物理学对宇宙消亡的预测。

显然,要处理如此庞大的信息,并力图将自然科学与人类历史结合在一起,决定了这类书籍已经不可能有足够篇幅展开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事件分析和人文思考,只能依靠各类数据、宏观分析、简略的制度变迁来构建。这类书的魅力在于能够给读者一种“毕其功于一役”的感觉,帮助读者迅速建立一套完整的、成体系的自然观、世界观、历史观;弊端则在于过于庞大、宏观和整齐,因此在细节说服力上还需要读者更加深入的辨析思索。

而推动国内科普书蓬勃发展的第三个原因,我想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关心自己的日常生活、居住环境、医疗状况等。本文开篇所介绍的《超人类革命》《基因传》等前沿科学、医学的科普书就属于此类。

要问最近两年最为大众熟知的前沿科学是哪些?一定很多人会提到人工智能,就连《读书》杂志都刊登过好几篇讨论阿尔法狗下围棋的文章了,这个话题借由电影《银翼杀手2049》在2017年的火爆达到了一个巅峰。坊间关于人工智能的科普读物也因此多了起来,如浙江人民出版社去年推出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书系;如尼克的《人工智能简史》(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这本书豆瓣页面的讨论区里有人提了个颇有趣的问题:“文科生读的话压力大吗?”据我观察,很多前沿科技的科普读物读者恰恰是对科学充满好奇的文科生。

同样,环境也是当前国人非常关心的领域,政府对企业和社会环保的要求已经极度严格,媒体关于国内水文、大气、地质状况的报道层出不穷。所以,环境类科普书籍的繁荣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上半年读了一本环境史《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约翰·麦克尼尔,中信出版社,2017),这几乎是近来关于环境保护最优秀的科普读物了。这本书通过海量的案例和数据,全面回顾和分析了二十世纪人类对地球土壤、大气、水文、物种等全方位的破坏、污染、耗竭、灭绝,有些案例极为触目惊心,简直不能相信是理性昌明的人类所为。关于环境类科普书,六、七年前中国环境出版社曾出版过一套“国际环境译丛”,包括了《哥伦布大交换》(克罗斯比,2010)、《瘟疫与人》(麦克尼尔,2010)、《毒岛:日本工业病史》(沃克,2012)等很有名的科普读物,可惜那几年环境问题热度还不够,这套书也反响平平,希望今后能够再版或修订重译。

作为一名曾经的文科生,我由衷地感到科普的重要性,也因此对目前国内科普书籍的繁荣感到高兴,不论是什么原因,是科幻小说和电影引起的好奇心也好,是畅销书给出版单位带来的丰厚利润也好,还是大家对自己切身利益的关注关心也好,只要能够推动科普的发展,就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当然,也希望我们的出版机构、策划编辑们继续游走在科学的前沿阵地,为我们挑选值得阅读的科普书。毕竟,近几年不论是引进还是国内作者原创的科普书籍,我认为还没有一本超过名著名译最相得益彰的科普读物《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商务印书馆,1997)一书。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商务印书馆,1997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