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标!学习“十九大”精神,碧桂园释放5大信号

2017-12-15 17:12

碧桂园集团党委书记、总裁 莫斌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今天住房城乡建设部官媒《中国建设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刊发了碧桂园集团党委书记、总裁莫斌题为“创新企业发展 共筑美好生活”的署名文章。

作为房地产企业龙头的碧桂园集团,全面回应了新时代房企“干什么、怎么干”以及做一家什么样的企业的时代命题,旗帜鲜明地把新时代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担当扛在肩上,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企业做出了表率。文章指出,碧桂园将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步走”目标,努力实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新发展理念,推动企业不断前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紧扣“房住不炒”大逻辑 发力长租住宅

顺德碧桂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此次会议将“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列为2018年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并强调要“力争取得明显成效”。这意味着明年我国在落实“住有所居”目标上将迈出实质性步伐。

顺势而为,方能基业长青。莫斌表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又好又便宜的房子”、“智慧、生态科技小镇”、“房住不炒,租购并举”、“脱贫攻坚”等,已成为全体碧桂园人的共识。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创新企业发展模式、共筑人们美好生活,是碧桂园努力的方向。碧桂园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坚持以服务民生为导向,不断探索长租住宅领域的模式创新,实现社会共赢。

“虽然碧桂园步入长租领域相对较晚,但目标是后发先至,力争在2020年做到100万套长租公寓。”莫斌表示,租赁从市场、投资、政策、社会等方面来看,都是大有所为的,碧桂园愿意和同行一起把住房租赁做好。接下来,碧桂园将推动租赁行为与金融产品相结合,为社会提供稳定的长租房源,发展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事业,融居住、物业、金融、商娱、健康等多元内容于一体,为租客营造“梦幻之家”。此外,还会在房源评估、设计、装修、配置、招租、售后服务以及其他附加服务等方面发力,为业主提供一站式房屋租赁解决方案。

瞄准科技创新大未来 服务实体经济

碧桂园潼湖科技小镇鸟瞰图(规划设计效果图)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国的科技发展绘就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国家在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基础上,将凝心聚力迈向新征程。

文章指出,碧桂园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科技创新发展,在广东省最大内陆淡水湿地——面积约55平方公里的惠州潼湖湿地周边,正在建设一个全新的头脑产业新城,这也是碧桂园正在建设的广东省首个科技小镇。这个科技小镇以思科数据中心为依托,打造世界级的物联网和智能控制产业基地。潼湖科技小镇将借势潼湖生态智慧区良好的区位优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世界级湾区经济的发展机遇,承接粤港澳的战略新兴产业转移,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典范和珠三角经济飞速发展新的增长点。

“潼湖科技小镇只是潼湖生态智慧区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潼湖生态智慧区以‘生态’为基、以‘智慧’为魂,不仅着眼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这个产业集聚高地,还会进一步服务全球高端要素的集聚,打造广东硅谷。”莫斌表示。

树立“高质量发展”大匠心 中国建造强起来

SSGF工业化建造体系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次政治局会议也在明年工作方针中再次提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如何尽快改变我国建筑业“大而不强”的现状,通过科技、管理创新提升中国建造品牌,使中国建造在“一带一路”中引领发展是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道重大命题。

“弘扬工匠精神,建设质量强企。”莫斌指出,SSGF工业化建造体系是碧桂园自主研发的新型装配式建造体系,目前已申请28项专利。SSGF这四个英文字母代表四大核心理念:Sci-tech科技创新、Safe&share安全共享、Green绿色可持续、Fine&fast优质高效。SSGF把传统装配的八大步骤,集成为楼层模具空中装配。通过该技术大幅度减少施工时间达8~10个月。碧桂园力推SSGF和装配式建筑基地,并努力成为龙头企业,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实现“质量强国”、“建筑强国”主动担当一个民企的社会责任。

以2016年为例,如果全国新开工房屋都用上SSGF,可减少相当于全球航空业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还可以节约相当于两倍上海面积的森林。目前,全国多个省市相继推出发展装配式建筑配套政策,装配式建筑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

矢志不渝教育兴国梦 志在民族腾飞

国华纪念中学学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少年强则国强。”文章指出,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一直在为国内的教育事业贡献一己之力,也希望提升国民素质,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扶贫,授人以渔;一人成才,全家脱贫。”这16字概括了杨国强的教育扶贫理念。

致力教育,初心不改。杨国强于2002年创办了纯慈善、全免费、全寄宿的国华纪念中学,负责接收家庭贫困、成绩优秀的学生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业。目前,学校共培养了2772名高材生,重点本科升学率达95%;创办国良职业培训学校,共资助14466名退役军人接受职业培训,使之成为技能型产业工人;创办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全面实行奖助学制度,并实施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今年7月职院首届290名毕业生,已有289人签约就业、1人自主创业,就业率高达99.66%,其中11位学生月薪过万元;设立仲明助学金,20年来资助19所高校、9664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捐款1亿元启动“惠妍教育助学基金”,资助顺德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对于杨国强及其家庭而言,教育事业是一种责任与动力,慈善学校的创办不仅是希望学子们能做一名有用之人,而且将把这种“大爱”传递下去,让正能量越来越多。

彰显精准脱贫大情怀 谋求乡村振兴

广西央律村苗木产业扶贫村民正在卸花苗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把扶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并对脱贫攻坚提出了新思想、新目标和新征程。12月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精准脱贫要瞄准特殊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

文章指出,碧桂园是一家有大情怀的企业。杨国强始终怀有感恩之心,感恩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带给他的成功以及碧桂园蓬勃、健康的发展。杨国强和董事局副主席杨惠妍始终关注和坚持公益扶贫事业,主动推进实施教育、产业、技能、党建等多个项目,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扶贫攻坚战。20年来,碧桂园集团及杨国强、杨惠妍个人,累计捐款超过33亿元,主要用于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救灾赈灾等方面。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碧桂园快速行动,出资、出智、出人,加快精准脱贫工作落地,创造性地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今年10月27日,碧桂园与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政府签约,帮扶该市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并承诺捐资约5亿元在粤北贫困村集中区域进行整县帮扶,帮助78个贫困村实现“一年脱贫三年振兴”的目标,帮助4万多名贫困群众明年脱贫。同时,开展“村企党建共建”活动,既“务实”也“务虚”,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融入党建元素,让“红色基因”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碧桂园以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为依托,融入党建元素带动人和思想的变化,进一步发挥党员和致富带头人的先锋模范、致富带头作用,激发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领村民摆脱贫困。目前,碧桂园已经投入1000万元打造党建扶贫点,用于昭觉县说注村整村搬迁、民俗文化坝子和党群活动室建设等。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充满活力。在新时代,碧桂园党委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内外兼修,抓铁有痕”,进一步做实做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实现“党建强、发展强”的双强目标,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共筑美好生活。 (文章转载自: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