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一流大学的责任与担当

2017-12-07 18:30
江苏

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一流大学建设正在迈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一流大学必须做到“四个坚持”:必须坚持追求真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必须坚持立德树人,造就拥有一颗颗“闪闪的红心”的接班人;必须坚持原创研究,实现科研成果重大突破;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学。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新时代;立德树人;绿色发展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迈入了一个“伟大时代”。这个时代,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蓝图,以“新气象”“新作为”“不歇脚”“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关键词。围绕中央“伟大工程”的徐徐展开,全国上下踏着“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50年)的坐标节点,开启了“新时代的长征路”。

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正在实现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转型,“质量第一”成为其主旋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首要策略,就是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高教界,当前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好大学”的需求与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上大学易,上好大学难”成为制约大学发展的新“瓶颈”。加强内涵式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大学的“样子”,大学必须制定出新的“路线图”。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做到“四个坚持”:必须坚持追求真理,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必须坚持原创研究,必须坚持绿色发展。 

一、一流大学必须坚持追求真理

一流大学之“大”,首先在于其宗旨之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即是指围绕儒家伦理道德体系所形成的“大学问”。研习“大学问”,追求有价值知识及其理论体系是大学的核心。回望大学的发展史,中西方的大学都经历了从“经学”到“科学”的转变。最早将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科学研究纳入其职能的德国大学正是据此而后来居上,超越英法,逐渐演变为19世纪世界的“科学中心”。

准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容易形成科学的理论,进而上升至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理。由于任何一个有关知识的问题一旦得到解决,紧接着就催生出下一个问题,所以真理需要以一种诚朴、不懈和怀疑的精神去追求。作为一所学校的年龄比国家的历史还要长的大学,哈佛以“真理”为校训,其对于真理的追求因超越国界而具有广泛性。昔日哈佛学子以牧师为主业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当代的哈佛大学追求的不再是基于宗教和信仰的“真理”,而是在基于对知识的理性思考后信奉的“真理”。诚如哈佛大学福斯特校长所言,哈佛理解的“真理”不仅指“知识”,不是一种“财富”,而是一种“灵感”——一种理解的方法,一种永远无法获得却始终孜孜以求的“某物”。大学追求真理,关键是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1978年5月,南京大学哲学系青年教师胡福明依据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邃理解,率先撰写,并在《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华彩篇章,炸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春华秋实,追求真理的道路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大学一直在路上。

追求知识与真理的漫长过程,包括学习、探究、甄别、传承、传播、发现、创造、交流、实践、运用等诸多环节。我们常常提及的“大学之本”“大学之根”“大学之魂”等,都无一例外是指大学的“天职”——教书育人,即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其成为有文化的全面发展的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皆缘于其与生俱来的人才培养属性而广受推崇。它们出现顺序的先后,恰恰反映了大学在处理知识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个个阶梯式的进步。教学对于保存和传递知识,科研对于发现和创造知识,服务对于应用和检验知识,交流对于传播和共享知识等,都弥足珍贵。如果后三者皆与人才培养脱节,成为彼此不相交的“平行线”,即便大学的社会显示度日隆、国际声誉鹊起,也只能沦为“失去灵魂的卓越”。此外,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高深知识”的“公共产品”特性日益凸显。在“双一流”建设中,大学必须也只有通过整合,才能在教学、科研、服务和交流之间实现知识的“链接”与“耦合”,从而架起通向真理的“天路”。 

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立德树人

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学之大也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之“大”,而造就道德与能力“双高”的人才是衡量一流大学的“黄金标准”,二者缺一不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由于高等教育与生俱来的政治与上层建筑属性,一国的大学必然着眼于该国及其民族自身的生计。一百年前,美国高等教育界同样在讨论如何办好大学、如何办成世界一流大学。被誉为“哈佛之父”的查尔斯·艾略特明确主张,“在任何国家,大学都是敏锐反映本国历史和特性的一面可靠镜子,”因此,“当美国新型大学降临时不是外国大学的摹本,而是植根于美国社会和政治传统而逐渐地、自然地结成的硕果;是美国接受优良教育阶层的高尚目的和崇高理想的表现;是富有开拓精神的,因而是世界无双的。”

新时代的中国一流大学建设同样如此。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要相信一条铁律——“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最好的选择。南京大学的本科“三三制”教学改革在2014年摘取了全国高校本科教学改革成果的“桂冠”,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三三制”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就是有效承继了中国大学专业教育的传统优势,同时有机融入了发达国家通识教育的先进经验,这种努力和尝试还在继续。

党的十九大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对大学的现实意义,在于使我们坚持“中国道路”的信念更加坚定,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求更加迫切。中国的大学在瞄准“世界一流”时,一定要把“中国味道”牢记于心。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双一流”建设在遵循大学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必须勇于探索和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办好适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一流大学培养的人才将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发挥栋梁作用,他们不但拥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而且拥有一颗颗“闪闪的红心”。

这颗“红心”就是大学生漫漫人生长路上的“第一颗扣子”。大学责无旁贷,必须切实履行好“立德树人”这一神圣使命,引导和鞭策广大学生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实践者。目前,南京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第二阶段正围绕“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计划”深入开展,就是要使显性课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在这次新一轮的课程建设中,学校专门增加了《立德树人行动计划》,主要做法包括:①把思政教育纳入通识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②倡导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身体力行、德艺双馨;③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认识中国”“文学中的中国精神”“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等新型课程。前不久,我在观摩学校“百”层次重点建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教学时,欣慰地发现该课程已娴熟地运用了“慕课课程”教学模式,学生们参与讨论与发言的积极性很高,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我在规划职能部门设计教学管理制度时“把课堂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的信念。

作为对显性课程主要途径的重要补充,南京大学在对学生的管理与服务中,注重渗透“大学工”全程育人理念,使“隐性课程”成为萦绕在学生周围那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空气”。近期,学校主办了全国性“文化自信与道德重塑”学术研讨会,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社。最近几年,我也充分利用学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等重大场合,先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做主题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大学生的心灵,这对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认同度、荣誉感和获得感,进而激发蕴含在他们身上的家国情怀大有裨益、影响深远。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变与不变”“使命与传承”“与善同行,一生平安”“德行天下,孝暖人间”“坚守忠诚,成就梦想”“和衷共济,成人达己”等,这不仅在师生和家长中产生了正面引领作用,而且经“央视新闻直播间”“人民网”《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广泛转载后,在社会上也引起了积极反响。  

三、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原创研究

纵观世界,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扑面而来,当前的中国,创新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之气日浓,创造之地日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蔚然成风。一个个“世界之最”接连在中华大地上诞生,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在跨越60%的门槛,全国现有的7000万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正在孕育着“星火燎原”。大学,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所仰赖的创新“发动机”,必须义无反顾地充当起创新“一方面军”中的“领头雁”的角色。十九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中国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指日可待。国家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可简略地概括为两大类:第一,基础研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第二,应用研究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两大目标可细化为5项具体要求:①要求对自然现象及其运行规律有重大发现;②要求运用科学知识,在产品、工艺、材料等领域有重大发明;③要求在完成国家重大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④要求科研人员走出“象牙塔”,解决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的“浪费问题”;⑤要求建立研究、孵化、中试、转化和市场运作一体化机制,解决创新环节的“梗阻现象”。客观地讲,这些都对新时代的大学科研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大学也面临着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的挑战。

从中国大学走过的创新之路看,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启动的“211工程”“985工程”,还是21世纪以来开展的“2011计划”“双一流”建设和“双创示范基地”,都是国家为大学发展搭建的一个个“大舞台”。南京大学很幸运地搭上了这些“快车”,从而有机会顺势而为,实现了由点及面的跨越式发展。2006年,由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团队独立完成的一项《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科研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成为自1999年国家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内地高校独家获得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2年以来,学校获得1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承担了44项国家“973计划项目”“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863计划主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国际公认的体现基础研究水平的“自然指数”最新一轮排行榜(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中,南京大学位居全球高校第12位、中国高校第2位,超过了属于“常青藤联盟”的普林斯顿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在前不久(2017年10月16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科学家联合发现了双中子星引力波及其电磁对应体,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学院的7人组师生团队也参与了观测以及理论解释。在服务地方方面,南京大学仅在江苏省范围内就建立了20多个“校府”合作平台,遍及全省大中城市。学校秉持4条“真字决”,即:地方投入“真金白银”,高校拿出“真枪实弹”,双方怀着“真心实意”,携手实现“真正共赢”,取得了累累硕果。近两年间,平台共获得4项国家科技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9项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奖励、5项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和6项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奖。近5年来,平台共承担国家、省、市和横向项目近3000项,获得经费总额9.48亿元。以平台为第一申请人共申请专利522件,授权专利241件。

当前的态势是,不啻国家和社会对科技依存度很高,国际之间的竞争对科技实力的依赖性前所未有。前不久,美国公布的一份长达35页的《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该报告是在美国过去5年内由政府机构、咨询机构、智囊团、科研机构等发表的32份科技趋势相关研究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提炼形成的。该报告的发布一是为了帮助美国相关部门对未来30年可能影响国家力量的核心科技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其二是为国家及社会资本指明科技投资方向,以确保美国在未来世界中的战略优势。通过对近700项科技趋势的综合比对分析,最终明确了20项最值得关注的科技发展趋势。这20项技术分别是:物联网、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智能手机与云端计算、智能城市、量子计算、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大数据分析、人体机能增强、网络攻击防御、先进数码设备、智能化材料、太空科技、生物合成科技、增材制造、基因医学、能源科技、新型武器、食物与淡水、气候变化调节等。

国际形势的迅猛发展对国内包括大学在内的科研机构发出了呼应的讯号。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公布前后,全国以北京怀柔、安徽合肥和上海张江为基地的“国家科学中心”正式成立,它们以“世界最先进”“规模最大”“全球影响力”“填补国内空白”“解决国家瓶颈”等为目标愿景。南京大学也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步走”发展战略:一是到2020年,学科总体水平国内领先,部分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总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二是到2030年,部分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众多优势学科领域在世界产生重要影响,英才辈出、贡献卓著、制度先进、文化引领,在世界一流大学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力争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办学实力获得国际广泛公认;三是到本世纪中叶,学科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模式全面形成,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南大”,总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的传承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为了实现这个“南大梦”,学校重点建设23个优势学科,聚焦物质科学与量子调控、地球科学与宇宙、数天基础与空间科学、生命科学与医药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超构材料与新能源、极端性能电子器件、资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等领域。可以预见,南京大学的科学研究又将进入一个新的时空,学校将继续以回答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己任,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原创科研,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一流大学必须坚持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等都是十九大的抢眼词汇。相对而言,西方许多发达国家是把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对立起来看待,中国则是强调两者协调进行。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气候大会上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尊重。时至今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根植于每一位国人的心中,而十九大之后这一先进思想正在向全球扩散。

大学作为人类知识和文化的殿堂,在全球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与日俱增的形势下,其追求绿色发展也已成为一种世界趋势。据联合国“大学与学院环境协会”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2000万与绿色可持续密切关联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成为“全球绿色公民”。全世界就有近500所大学签署了旨在保护环境的《塔乐理宣言》。2017年,“普林斯顿评价”遴选出370所绿色大学。该观测指标包括:①设计和建筑楼房时注重自然采光、保温;②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③建立水循环利用和废物处理系统;④倡导实行绿色交通;⑤采用当地生产的蔬菜和粮食。在这种情势之下,国内的大学更要借助十九大的东风,在校园中积极传播“绿水青山”的永续发展理念。

建设绿色大学,既是对时代的回应,也是立德树人的需求。作为社会发展引领者的大学在应对全球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时,应率先垂范并身体力行。绿色校园建设可以为育人打造更舒心的自然环境,也要求育人者和受教者共同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一流大学要胸怀天下,关注人类生活的共同家园;一流大学除了有绿意葱茏的校园环境,还需有务实创新的绿色研究,更要有风清气正的绿色学风和生机勃勃的绿色文化,而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出一大批有绿色理念,能够造福人民的“伟大学生”。这批新时代的“绿色学生”具备以下4个特征:①“心静”,具有绿色品格,将读书作为第一要务,读书多、读好书、读懂书,以己之力修养自我,净化心灵;②“志远”,肩负绿色责任,推动绿色科学研究,促进绿色经济转型,参与绿色文化传播,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③“行朴”,养成绿色习惯,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力行俭朴、勤俭节约;④“业精”,践行绿色梦想,精益求精,以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推动绿色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总之,新型大学生要把绿色的种子埋进心田,把绿色精神贯穿在求学、生活中,做“绿色大学”“美丽中国”最优秀的建设者和贡献者。

在建设绿色大学方面,南京大学已先行一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2011年5月,南京大学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中央大学成立了“绿色大学联盟”。2016年5月,台湾成功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加盟。联盟旨在推动建立合作平台,推动资源共享,创造绿色合作机会,并将绿色理念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融为一体。盟校之间共同举办学术活动,开展环保知识竞赛,交流前沿动态,传播可持续理念,同时大力促进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的师生互动,共享经验与成果,共同促进绿色理念在全社会的推广,以期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六校联盟注重以实际行动,造就新生代的绿色文化传播者、绿色行动的先行者和绿色事业的开拓者。盟校之间相继开展了通识教育研讨、环境暑期学校、在线课程、在学生中开展“绿色接力”,倡导生活用品再利用。

科研方面主要围绕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检测、污染治理与环境质量改善、新能源等领域展开。最近5年来,南京大学与香港的大学的合作项目为19项,联合研发经费达到657万。2016年,双方师生合作发表论文达到331篇,共同发表2项专利。台湾青田电动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向南大捐赠新能源巴士40部以及人民币500万元整,用于支持学校的绿色事业发展。学校还联合政府绿色采购相关机构、可持续发展大中华区等,开展面向不同行业的一级供应商、生产制造企业、采购和销售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系列培训,加强可持续供应链能力建设,帮助供应商节能减排,改进环境绩效。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还以“绿创未来”为主题,召开环境、化学化工、给水排水、土木工程等十余个专业方向的专场招聘会。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跨世纪工程”也将进入决胜阶段。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风雨无阻,满怀豪情地去拥抱一个前所未有的一流大学“黄金时代”。

(作者:陈骏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12期 编辑&责编:徐小茜)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