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音乐剧《疯狂花店》,讲一个被欲望吞噬的故事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7-12-07 15:21
来源:澎湃新闻

与魔鬼签订契约,获得名望、财富、权力,满足你的一切欲望,最后却一步步走入邪恶的深渊……这样的浮士德式故事,造就了无数经典影视和舞台作品。然而,如果这个魔鬼看上去是一朵人畜无害的丑萌小花,你是否会毫无警惕地踏入这个圈套?

百老汇超现实主义音乐剧《疯狂花店》,讲的正是这朵丑萌小花的故事。12月5日,《疯狂花店》中文版在上海人民大舞台首演,并将持续演出至12月31日,连演32场。

《疯狂花店》披着诙谐的外壳,讲述了一个为了欲望出卖灵魂的故事:花店小工西摩意外得到一盆植物,外形酷似捕蝇草,名“奥黛丽二世”。这朵奇花以吸人血为生,西摩不惜牺牲自己来赢取顾客青睐和美人芳心,名利双收之时,奇花也在长大,然而西摩却逐渐不能控制它,生命面临危险。良心与名利之间,摩西终于醒悟,正邪之战由此展开……

《疯狂花店》的故事改编自1960年的邪典电影《恐怖小店》(Little Shop of Horrors)。1982年,曾为《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等迪士尼动画作曲的艾伦·蒙肯,首度将《恐怖小店》改编为外百老汇音乐剧。他在配乐里揉入了1960年代的布鲁斯摇滚、黑人灵魂音乐、犹太民歌,为此剧盛演不衰三十余年打下了基础。2015年,最新版《恐怖小店》更是邀来《断背山》男主角杰克·吉伦哈尔主演西摩。

有意思的是,海外版《疯狂花店》的结局通常有两种处理:一种是Happy Ending,西摩成功杀死“奥黛丽二世”,人类复归安宁;另一种是悲剧,“奥黛丽二世”侵占世界,人类被欲望吞噬。

中文版《疯狂花店》选择了“全灭”的结局。之所以做这样的处理,导演胡晓庆解释,“1986年,美国又重拍了一部《疯狂小店》,改用了合家欢的结局,因为观众不喜欢1960年版,觉得没有正能量。我们延续了最原始的创作,如果将西摩树立为超级英雄,反而会削弱故事的力量——当人真的被自己的欲望吞噬时,我们才会知道问题的可怕,西摩最后和欲望的斗争失败了,结局很惨烈,但也更有力量。”

胡晓庆认为,《疯狂花店》放在当下,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周围不乏西摩的影子,西摩面临的诱惑和困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的。

“西摩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人,他接受了诱惑,并选择被诱惑引导下去,虽然他最后醒悟了,但没能力击败欲望,这是可悲的。有人觉得他很可恨,一点都不值得同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做一些不道德的事,但就像剧中所说的,他是有原因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扮演西摩的周仕麒这样理解这个角色。

除了有争议的西摩,这部剧最大的亮点,无疑是食人花“奥黛丽二世”。

从一盆小花逐渐长到两层楼高的巨大怪物,直至藤蔓遍布整个舞台,音乐剧总共呈现了“奥黛丽二世”4种大小不一的形态。值得一提的是,中文版“奥黛丽二世”由艺术家马良操刀设计,由操偶师和声优共同配合表演——它不仅会张嘴说话,会甩动藤蔓至观众席,还会将台上演员完整吞下。

和很多音乐剧不同,中文版《疯狂花店》演出时全程没有打字幕,这也是导演胡晓庆刻意为之的选择。

“国外的音乐剧都不打字幕,我们是看电视剧习惯了,觉得没有就很怪。音乐剧是很通俗的,唱歌要让人听得懂,也要让人一听就被打动,但国内的音乐剧总是追求诗意,要咬文嚼字,从而忽略了它的通俗性。字幕太吸引人了,很容易让观众分神,我们更希望观众看演员、看他们的行动。”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