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一颗闷弹

戴桃疆
2017-12-04 16:45
来源:澎湃新闻

用两句话大概能够总结终于在年底和中国观众见面的《烟花》口碑不及格的现状:

一句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宣传海报上与这部作品并列的是《你的名字。》,可无论是立意、叙事还是创新之处上,《烟花》都无法与《你的名字。》相提并论;

另一句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有岩井俊二1993年的前作和今年新出的小说做备注,大根仁写脚本,新房昭之任总监制,配音阵容、主题曲唱作即便不是顶级配置,创先争优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最后交出这样一份与能力不匹配的答卷。

1993年,岩井俊二的作品《升空的焰火,从下面看?还是从侧面看?》作为《世界奇妙物语》姊妹篇《IF如果》中的一集与观众见面,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年龄介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有着单纯的情感和幼稚的举止,动画版《烟花》保留了真人版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也包括角色的情感、举止上的稚气。

为了迎合“青春”这个主题,动画版本把原本的小孩子故事变成了一个半大孩子的故事,并依靠加入许多无聊又有点猥琐的对话来强化角色“青少年”的年龄感,烟花绽放时探险小分队喊的都不再是“美少女战士”,而是“观月亚里莎”。

青少年因为生理而产生的心理变化是塑造角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引发部分观众反感的原因之一,措辞的冒犯性是一方面,主要问题还是在于除了对异性好奇之外,角色在情感和行为上并没有脱离小学阶段,不配称作是“青春”。

除了升级人物年龄,动画版本也同时升级了场景和道具。环境场景制作得更为精心,画面的视觉效果算不上令人惊艳,但也没有太多值得诟病的地方。1993年停留在泳池边女孩身上的蚂蚁升级成为更大、性能更出众(会飞)的蜻蜓。

可是这些升级之处没一处是提升动画电影整体质量和观影感受的,场景的泛化使用和对场景道具无意义地放大与强化甚至使得原本就不甚充实的内容变得更加空虚。

动画版本保留了及川奈砂早熟少女的特质,她在思想和行动上一直保持着领先一步的姿态,一直作为男性角色追逐和憧憬的对象存在。

“早熟”也是岩井俊二作品中普遍具有的特质,对于青春期的男孩而言,同龄女生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生物一样令人难以捉摸。

动画版在表现青春期男孩女孩的成长不同步感上,表现得十分不错。许多次欲言又止,许多次悔不当初,许多次想要触摸却又缩回的手……这种不尽人意的些许缺憾成就了《烟花》中唯一对“青春”主题的致敬。

可令人遗憾的是,在角色塑造上,动画版将女主角的性格色调设置得偏冷,删掉了奥若菜饰演的早熟女孩天性中保有的活泼,这种偏冷感的表现使得女主角在整部电影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呈现出一种游离的状态,只有男主角岛田典道一个人裹挟着情绪不断行动,女主角从不直接回应对方的情绪和行动,而是顾左右而言他,使得神秘玻璃球炸裂之后发生的情节略显突兀。

1993年《烟花》中奥若菜饰演的及川奈砂

男女主角表演上的缺憾一部分是由两位配音演员造成的,在一些情节的设置上,观众很容易发现动画版《烟花》的问题:画面中的人物面部表情特征显示出情绪十分激动,但是配音给人的感受并没有传达出角色激烈的情感,最终造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音画不匹配”。

为男主角岛田典道配音的菅田将晖是首次参与动画配音,为女主角及川奈砂配音的广濑丝丝不是。对于配音演员而言,表现力的强弱除了和自身声线有关,也和对角色情感的理解有关,后者的决定作用更大一些,如何理解人物,又如何将自身的理解通过外在形式传递给观众,是最考验演员功力的部分,和从业经验无关,和个人经验有关。

菅田将晖和广濑丝丝都出演过保有激烈情绪的角色,例如《错乱一代》和《怒》,两位演员选择的方式都是借助肢体语言,并不依赖声音,因而缺乏使用声音表现人物的经验。更不幸的是,这两位演员的声音尽管识别度很高,但是音域却十分有限,能够通过声音传递出的情感层次也受到限制。这种当红小生小花配音的情况,只能说是在迎合影视市场潮流,但为市场买单的观众需求却在这个过程中被弃之不顾,这也就难怪观众通过票房反馈心境了。

动画版《烟花》的问题很多,无论从侧面还是下面看,表现都不圆满,人物也十分扁平,它辜负了很多人的期待。不过《烟花》还是在杂乱无章地叙事中勉强展现了青春期男孩对于异性的懵懂情感,尽力在以青春期男孩的视角讲述一个故事,这种视角是岩井俊二电影中较为罕见的(多数岩井俊二式青春都是通过女性角色讲故事),遗憾的是这个男孩青春故事没能成为夜空中绽放的烟火,沦落为一颗无法升空的闷弹。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