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岩井俊二:并不只想做“青春代言人”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廉秀宇
2017-11-29 13:28
来源:澎湃新闻

12月1日,日本动画电影《烟花》即将在中国内地上映,在上映之前,电影的原著作者岩井俊二来到上海,参加大众书局主办的同名新书签售会。当晚,上海放映了两场岩井俊二1993年拍摄的电视短片《烟花》,岩井俊二在现场与影迷们交流了自己拍电影的青春往事。

如今的岩井俊二大概不像10年前那样被文艺青年们挂在嘴边,反倒从一种时尚标签沉淀出了一些“经典”的味道。从70后的文化精英将他称之为新浪潮,80后的文艺青年奉之若成长圣经,到90甚至00后们将其作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小清新”范本,无论是曾经盗版DVD源源不绝的销量,抑或是如今见面会依然大排长龙的学生党,虽然不得不承认迈入新世纪后岩井俊二的创作的脚步慢了下来,不过他创作的电影和其独特风格所代表日系青春风格如今看上去也丝毫没有过气之嫌。

岩井俊二

岩井俊二有很多面,但最为人熟知的标签是“青春”,关于青春,以及青春里青涩纯真的暗恋或措手不及的成长,岩井俊二的电影可谓极致。从处女作《情书》中各自残缺的半份爱情的追溯,到《四月物语》中寂寞红伞下那个温暖的“爱的奇迹”,又或者《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柔柔碧野中闭眼任风穿过白衬衫的忧郁少年杀人事件,还是《花与爱丽丝》里那场莫名其妙却千回百转的“被失意”的诗意,岩井俊二的电影有着纯净透明的忧伤,这忧伤中又饱含深情的凝望。

而上述经典作品的创作,追根溯源的“初心”可能要回看到1993年岩井俊二为富士电视台的《IF……》系列节目拍摄了儿童题材的电视短片《烟花》。正是这部展现了岩井俊二出色的编导才能的电影受到了业界普遍认可,日本电影导演协会第一次破例把一位非电影导演评为当年的最佳新人电影导演。

《烟花》海报

如今年过半百、功成名就的岩井俊二被问起《烟花》在他创作谱系中的地位时感慨地说,“当时我在电视台工作,虽然拍了很多电视,但只有这半年,让我觉得自己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创作。而且这部作品成功了,感觉到自己喜欢的想拍的东西也是被大家所需要的。这让我有信心继续我后面的创作。”

关于最近上映的动画,岩井俊二不愿多谈,只是反复强调,这是一部全新的作品,他会给主创们最大的空间,“如果现在再重新制作一部和原来差不多的作品,就很没意思,我希望导演可以尽情的自由发挥。”

不过,因为重新参与了动画前期的剧本讨论和策划工作,岩井俊二重新梳理了自己的当初的故事。一直以来都热爱小说写作的岩井俊二将新的《烟花》出版成册,“当年有很多创意最终没有拍出来,这次又在小说中加以弥补。所以对于我来说,这是完整版的烟花。”

在新书签售会上的岩井俊二。

【对话】

烟花是扁的还是圆的?

澎湃新闻:《烟花》在1993年的创作中是一个儿童故事,你自己小时候真的纠结过烟花是圆的还是扁的问题吗?

岩井俊二: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的哥哥从外面捡了一个烟花回来,然后在家里放,炸了我一脸黑,然后我翻了个白眼,送到医院去了。其实我创作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有一天和同事们走在路上看到烟花,我说了一句:“烟花是圆的,可是看起来好像很扁。”我的制片人说,“难道不是扁的吗?”我才知道原来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由此才想着可以做一个片子。

澎湃新闻:因为这个问题是整部电影的核心“梗”,但又是一个一般人不会想到的无聊问题,你自己平时就是一个会开奇怪脑洞的人吗?

岩井俊二:你忽然问我我想不起来,但我拍片总会考虑这么一个想法,时刻需要考虑,我一直是这么做的。

《烟花》剧照

澎湃新闻:那时候其实你还不是一个电影导演,当时对电影怀有某些憧憬和野心吗?

岩井俊二:能够拍摄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自然是最好,就比如即将上映的《烟火》我就很喜欢。我当时做的电视剧,已经能够做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因此对于电影就没有什么野心。但是既然要做电影,就好好准备拍。《烟火》大概可以算是我拍电影初期的一部作品了。渐渐地就觉得拍电影蛮有趣,就没再回去拍电视剧了。我自己的想法是,这不是一个人生方向的问题,只要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作品就是好的。

澎湃新闻:两年前《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是《花与爱丽丝》的前传,这版《烟花》是对曾经短片的改写,为什么近年来你对于将原来的作品用二次元的方式再度表现这个形式发生兴趣?

岩井俊二:动画和真人版是电影的不同表现方法,我对这两者都很感兴趣。虽说之前拍摄了真人版的《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在艺术性上有所追求。因此,动画也就成了我尝试的另一种创作形式。

不过这次又有旧作改成动画是一个偶然现象。每一次作品的制定计划的理由都是不一样的。

《花与爱丽丝》(2004)和《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2015)海报

寂寞青春期“妄想”成就未来创作

澎湃新闻:你的创作中有很大一部分主题是关于成长,为什么热衷于这个主题?

岩井俊二:要是说把童年时代或者说是青年时代的故事拍成电影,我十几岁的时候,记忆中就是尝试着画画,尝试着写文章,然后尝试着拍拍视频,就这么过来了。如果说要问为什么拍这样的故事的话,应该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有过这样的岁月。

澎湃新闻:很多人把你看作是“青春代言人”,你自己的青春期是什么样子的?在你看来,有哪些事件和思考是长远的影响到你今后的创作的吗?

岩井俊二:我自己的青春其实没有那么精彩。现在回想,我的高中是在一所男校读的,第一天进学校,看教室里居然一个女生都没有,觉得好遗憾,都有索性回家的念头。但现在回想当时觉得是牢笼般的三年,其实非常培养“妄想”的能力。好像那时候是我想象力的源泉。如今回想起来我觉得应该感谢那段时光,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寂寞的环境,对于想象力的培养也是非常有效的。

《烟花》剧照

澎湃新闻:影迷们觉得你作品中对于青春的表达总是很精准,作为创作者你的经验是试图寻找和他们的共鸣还是忠于自己的内心体验?

岩井俊二:我觉得最近的《花与爱丽丝》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其中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怀旧情怀的因素,一般是面向现代观众创作的作品。中间也会用高中生作为演员。换句话说,虽说成人社会的人际关系可能不会随时代有那么大的变化,但是依然要在作品中加人符合现代时代特点的元素。因此我还是打算创作符合现当代时代特点的作品,而不是创作怀旧的作品。

澎湃新闻: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纯真“小清新”,其实你也有诸如《爱的捆绑》、《梦旅人》、《燕尾蝶》、《吸血鬼》这样比较“重口味”的作品,也有影迷评价你内心“一半是少年,一半是魔鬼”,这种很分裂的审美是怎么养成的?

岩井俊二:我想做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每次创作的时候都在追问自己,无论是青春的作品,还是黑暗的作品,都是这个追问的结果。我自己也不知道未来会做出什么样子的作品。基本都是再回头看的时候,“啊,我居然做出了这样的作品啊”,这样的心情。其实我也有些想法并没有做成电影,有的可能是因为时机不对,有的可能是因为没有资金。这当中有历史剧也有科幻剧,因为需要的投资太大,就胎死腹中了。总的来说,青春剧基本上也花不了太多钱。这样投资方才愿意出钱。过去我想做那种大投资的科幻电影,现在也一直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如果影迷看来我的审美有某种倾向,那可能只是从结果倒推的揣测,并不是我真正的创作意图。

《烟花》剧照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