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马看体育赛事IP养成,“文化+体育”发挥城市龙头效应

澎湃新闻记者 陈均
2017-12-05 16:08
来源:澎湃新闻

过去几年的中国体育产业大发展中,IP俨然已经成为了行业中的一个热词。

大到80亿中超、50亿英超这些版权领域的龙头,小到宁泽涛、傅园慧这样的明星个体,IP是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

那么落到最常见的体育赛事领域,怎样的赛事可以称之为IP呢?对于上海,体育赛事的IP下一步该如何发展呢?

2017年上海马拉松。

“上马”IP构筑了三大平台

“上海每年的国际大赛有50多场,其中包括很多精品赛事,比如F1、网球大师赛等等。但这些赛事都是舶来品,简单说,就是没有自主权,你有运营权,但是没有产权。”

日前,由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体育宣教中心和上泰体育联手打造的“东方体育大讲堂”正式开讲,首期《体育赛事IP养成记》就着重讨论了这个问题。

原市体育局副局长陈一平聚焦体育赛事IP时做了明确的判断。在他看来,从海外引入的赛事与自主品牌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一个没有“产权”的赛事,很难谈及“IP养成”。

的确,海外精品赛事即便拥有了极高的商业价值与品牌效应,但考虑到所有权问题,其IP意义对于中国体育产业就会大打折扣。

此间,陈一平作为上海国际马拉松组委会执行主任,以上马做了进一步解读。

上马吸引了6250位境外选手,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

“相比之下,上马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赛事,完全由我们自主培育、自主创新,通过20多年时间打磨出的本土赛事,从IP的角度,上马才是我们自己的赛事IP。”

从1996年首次举办至今,上马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东浩兰生(上马独家运营承办方方)总经理周瑾表示,赛事IP的养成不是举办一次成功的赛事那么简单,需要的是长年耕耘打造出一个成功的赛事品牌。

“1996年举办第一届赛事,参赛人数是5000人,2017年的参赛规模达到了3.8万人,而预报名人数达到12万多,只有30%的中签率;1996年境外参赛人员不到10位,2017年这个数字达到了6250位,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很多人甚至是专程从世界各地飞来参赛……”

周瑾通过这两组数据体现了上马发生的巨变,在她看来,当一个赛事足够普及,拥有足够的影响力,并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个赛事才可以被称之为一个IP。

以上马为例,一方面已经作为上海城市名片的一部分出现在体育文化领域;另一方面,也在市场化的层面相当成功。

按照周瑾的说法,“相较于很多赛事为寻找赞助绞尽脑汁,上马对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化都有更高的要求。”

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目前围绕“上马”构筑了三大平台:

一是赛事平台。除了11月份的核心赛事,上半年有国际半马,此外还有贯穿全年的短中长上马系列赛;

二是服务平台。上马官网、APP、训练营可以满足跑友参加赛事整个过程中的所有需求,其中2015年问世的上马APP是国内首款为马拉松赛事度身定做的移动客户端应用APP;

三是推广平台。上马相关的国际交流活动层出不穷,包括上马公益基金、上马嘉年华等等。

“把民生、马拉松精神、城市文化和形象融为一体,上马这样的自主IP赛事是可以引领中国体育文化自信的项目。”陈一平一言以蔽之。

S7海报中出现东方明珠,该赛事半决赛今年在上海举行。

打造电竞之城,需要文化跨界

很显然,在讨论中国体育赛事IP的问题上,自主IP、品牌效应、国际化、城市名片等林林总总都被囊括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作客首期大讲堂的投资人袁岳对于IP的细分也给出了有别于很多体育人的判断和看法:

一个体育赛事中的大IP如果可以打破地域概念,将会给投资人更多想象空间。

“上马,或者其他在上海的品牌赛事也好,从名称和实际操作来看,目前还是有地域概念的,我接触体育产业之后看到一些细分领域的赛事往往突破了地域的限制。”

“比如电竞中狼人杀和搏击中的昆仑决,现在都覆盖到全国,这样的IP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目前估值都很高。”

袁岳提出上海的龙头效应完全可以让相关体育赛事IP走向全国。

袁岳。

“如果能把上海作为制高点,让长三角接受我们的事物,然后是全国,发展成全国的品牌,那么上海将成为这个大体育时代中全国性IP、全球IP的诞生地,至少在投资领域,这是具有无限想象力的。”

当然,不同的赛事有不同的特点,面临着不同的操作难度,袁岳在提出一系列设想的同时也力挺体育与文化娱乐的创意结合。

“在美国,体育是被划分在娱乐业中的。大家都在谈城市名片,我认为现在ChinaJoy也是一块城市名片。在年轻人中引领了二次元、跨次元,今年参与人数轻松突破39万,明年可以到60万、70万。”

“这么多人,如果能够参加上马是一个什么概念?上海正在打造电竞之城,类似这样的跨界需要去鼓励。”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