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大学推“跑步APP治懒”:代跑应运而生,有人骑车打卡

姜山/成都商报
2017-11-29 09:25

开学典礼上的“体育第一课”。本文图片 成都商报客户端 中新网

位于昆明的云南财经大学乍看上去和别的高校并没有两样,但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里常常会有学生拨弄一番手机,然后突然就奔跑了起来。

在云财校内的汇通大道、博远路、致远路上,握着手机小跑的学子已经成为校园一景。

今年9月1日,云南财经大学4000余名新生感受到了一次不一样的开学典礼,校方专门在典礼上组织了一堂“体育第一课”。

该校体育部主任朱海营现场表示,为了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锻炼意识,学校将从本学期开始,使用课外锻炼APP监督大一、大二的学生在每学期完成120公里跑,并要求掌握游泳技能,不合格的必须重修体育课。

这别开生面的“体育第一课”和体育教学数字化方面的创新也引起外界广泛关注,在网上被称为“APP治懒”。不少网友都为此点赞,认为用这一举措有助于改善大学生懒于锻炼的现状,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和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近三个月过去了,云南财经大学的“APP治懒”的进展和收效如何?

学校随处可见跑步的学生。

要求每学期跑完120公里

今年9月1日,云南财经大学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向4000余名学生宣布,在大一、大二的体育必修课中,要求每名学生每学期要完成120公里的跑步任务。

为了监督学生们按质按量地完成跑步任务,云南财经大学将从本学期开始尝试体育数字化,利用APP软件进行运动打卡,未完成跑步任务的视为不合格,必须重修体育课。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云南财经大学体育部主任朱海营表示,推出这样的举措是因为相关数据显示,全国青少年体质已连续30年呈下滑趋势,学生们因为课业繁重或者不重视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已经不容忽视。

“我们学校一直都有对同学们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的指标都很不理想,比如像引体向上等项目的数据都很差。”

朱海营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的体质与过去的水平相比,确实差距很大,“我们采取用APP打卡的方式来要求学生,主要目的还是想让体育运动成为每个同学的生活习惯,并从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除了跑步之外,云南财经大学还要求今年入学的本科新生必须在大一期间学会游泳。

过去游泳课程是云南财经大学的体育必修课,学校认为这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也是一种求生技能,而从本学期开始,学校要求大一新生必须能完成25米的蛙泳才能视为合格。

朱海营表示,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让同学们都能真正的动起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近万名学生参加校园荧光跑

云南财经大学的“APP治懒”举措推出后,经媒体报道,也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有网友表示:“这非常好啊,孩子们现在还年轻,等老了就知道了,这种要求是为你们好。我以前大学四年就是懒,不爱运动,现在非常后悔!”

据记者了解,该校在今年第一学期是要求学生们在18周之内跑完120公里,相当于这期间每天要跑952米,其中30公里必须在18周内的上午6点半到7点半之间完成,并分30次上传到APP中,等于每学期必须要完成30次一公里的晨跑。

对于这个任务指标,朱海营认为可能一开始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慢慢习惯之后也不是不能完成的任务。

那么,“APP治懒”举措在实行了将近三个月后,收效如何呢?

“效果非常好!”朱海营对记者说,“举个例子吧,最近学校在召开运动会,我们为助力校运会组织了三天的校园荧光跑,结果有近万名学生报名,说明在养成运动习惯后,大家的体育锻炼热情高涨。”

在朋友圈里,朱海营也自豪地写道:“温度骤降,热情暴涨,奔跑的青春从不畏严寒酷暑。起早贪黑的自律终归海阔天空的自由,为财大的孩子们点赞!”

来自福建的金融学院大一新生小周习惯在每天晚上7点半,约上同学小杨到校内跑上三公里,他说以前上高中锻炼的时间不多,到了云财后被学校“逼着”这样跑一跑,觉得整个人的身体状态和精神面貌都有提升,“我经常会把APP上的跑步数据截屏发给父母,他们看到也很高兴,非常支持学校的这类活动。”

会计学院的小王在截至11月27日,已经完成了106公里的跑步任务,120公里的学期指标肯定会提前完成。

小王说:“最开始其实是不太理解的,但这几个月跑下来,觉得也没那么困难。”小王表示,现在感觉自己已经有点从“逼着跑”到“我要跑”的境界了,“跑步慢慢成为一种习惯了,也许120公里任务完成后,我还会没事就去跑一下。”

代跑应运而生,每公里收四元

不过,再好的举措、再善意的目的,如果学生没有自觉配合的意愿,总是能找到空子来钻的。

记者在“云南财经大学贴吧”中就发现,有不少“求代跑”和“招揽代跑生意”的帖子。

记者与一位“求代跑”的女生取得了联系,该女生一开始表示一直都是自己在跑,后来几经沟通,她才承认:“大部分都是自己去跑的,但肯定也有请人帮忙跑的时候。”

对于请人代跑的原因,这位女生很不好意思地表示:“早上有时候起不来,就请人帮忙去跑早上6点半到7点半的晨跑。”

她还强调说,其实自己也很喜欢运动,也很支持学校出台的一系列举措,“但现在进入冬天了嘛,那么早起来确实有点困难。”

对于代跑者收费的情况,该女生表示:“我只知道晨跑一公里的价格是四元,其他时间段代跑的价格就不太清楚了。”对于这个价格,她笑言“真的好便宜”。

据这位女生透露,除了找人代跑外,也有一些学生用骑小黄车、滑滑板的方式来完成APP打卡,“我都看到过好几回,有学生骑车刷数据被值班老师逮到,然后跑步成绩被清零了。”

一位同学告诉记者,这生意其实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并非如想象的那样一个人揣着几部手机跑一趟就把钱挣了。

“每个人每天跑的路线都是APP根据校园地图随机制定的,必须要跑过路线中规定的五个点位,成绩才有效。所以每人每天的路线都是不同的,即使是使用约跑功能,线路也有可能不一样。所以代跑的人也需要一趟一趟去完成,挣的都是辛苦钱。”

有上百人自觉晨跑,也有人骑车打卡

28日清晨6点20分,记者进入云南财经大学龙泉校区南院,一直到6点35分,校园里都还是万籁俱寂。

就在记者怀疑入冬之后同学们是否还能坚持晨跑时,开始有学生拿着手机慢跑着穿过薄薄的晨雾。

6点45分之后,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各个寝室楼里跑了出来,一部部手机屏幕在晨曦中显得分外明亮。

粗略估计,这个清晨有上百学生在自觉进行晨跑锻炼,当然,不时也有人骑着小黄车穿梭其间——这个时间在校园内骑车溜达,其目的不问可知。

记者拦下一辆小黄车时,车上的男生显得十分紧张,以为遇到了检查的老师。在记者表明身份后,他才松了口气,随即痛快地承认自己是在骑车打卡。

在承诺不询问他的姓名、班级后,男生介绍起了骑车打卡的经验:“不能骑太快,学校的APP一开始就对骑车或走路刷数据进行了防范,步频监控功能在发现时速高于每小时20公里或低于每小时5公里时,都会视为无效成绩。”

“另外,骑车的时候最好把手机拿在手上,时不时地挥臂甩动一下,确保它在工作,这样很轻松地就能完成几公里的任务。”

对于自己弄虚作假的行为,男生理直气壮地表示:“骑车也是一种锻炼嘛,我骑完几公里感觉也达到了锻炼的效果。”

来自云南曲靖的传媒学院大一新生小方则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她说:“我也知道有人用骑车的方式来完成任务,但这样还有什么意义呢?学校的出发点也是为了我们着想,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把它锻炼好了何乐不为?”

对于代跑、骑车刷数据等弄虚作假的现象,朱海营对记者表示:“我们也清楚这种情况,但应该还是属于个别的现象,大部分同学的成绩都是真实有效的。”

据朱海营介绍,APP上一部手机只能登陆一个账号,同一部手机上用不同账号上传跑步数据是无效的,“总不可能每次都把手机拿给别人去帮着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