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马拉松冠军终归中国跑友,“非洲兄弟”背后是怎样市场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2017-11-22 15:41
来源:澎湃新闻

2017长沙国际马拉松赛,男子组马拉松冠军中国选手李鹏冲线,他也是第一个在长马全程马拉松夺冠的中国选手。 视觉中国 图

一场马拉松过后,长沙这块中国足球和篮球的福地,如今也成了跑步的福地。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长沙国际马拉松上,33岁的体育老师李鹏举着国旗第一个冲过终点,力压非洲黑人选手,打破了“有非洲选手参赛必夺冠”的马拉松赛垄断。

“长沙马拉松冠军是中国人”、“中国跑者为国争光”、“中国跑者终于也能尝到冠军的滋味”……一时间,这样的标题或者评价占领了各大跑步网站的显眼位置。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吐槽,“多亏了长沙骤降的气温和大雨,中国选手才有机会夺冠”、“我们自己的比赛,只能靠天气帮忙才能夺冠”。

那么,在每年四五百场的马拉松比赛中,非洲跑者的“黑旋风”对于中国大众跑赛的影响到到底有多大呢?

南京马拉松“非洲兄弟”跑迷路。

“天气帮忙”还是“黑人兄弟不够用”?

在马拉松赛事数量以“井喷”式增长的时候,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几乎所有规模超过两万人并且有特邀选手的比赛中,冠亚季军以及比较靠前的名字,都被来自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的选手垄断了。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大背景,当体育老师李鹏举着国旗突破“非洲兄弟”的领先集团,并且最终第一个冲过在终点后,这个冠军才显得格外不同。

不过,李鹏夺冠的时间是2小时27分44秒。这也“成就”了长沙马拉松的另一个历史数据——首次无人跑进2小时20分。

相比于其他国际赛事上,非洲特邀选手保持在2小时10分左右的成绩,长沙马拉松的新科冠军并不出众,所以,也有不少人吐槽,非洲跑者的“集体失常”是天气原因。

据《潇湘晨报》报道,由于长沙马拉松较往年推迟了一个月,气温较低,比赛当日的气温在7℃到10℃,不仅如此,比赛期间还飘起了细雨,同时挂着4到5级的大风,导致空气湿度高达80%。

嵩山少林国际马拉松赛,夺得冠军的选手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Sendeku Alelgn,而他全程所穿的,竟然是一双凉鞋。

“非洲的跑者可能真的觉得太冷了,有些不适应这样的寒冷比赛环境。”一位长沙马拉松的医疗救护医生在赛后表示,不少非洲跑者对于这样的天气“措手不及”,自制了很多保暖工具,其中的一些在赛后依然觉得身体不适,到医疗站进行治疗……

无可厚非,突变的天气,肯定会造成选手的状态下滑。但是在一场马拉松中,成绩改变几乎都出现了十几二十分钟的落差,也是一件“罕见”的事情。

不得不提的是,在进入11月的“马拉松季”之后,几乎每个周末都有超过20场的马拉松比赛。其中规模较大并且影响力深远的赛事,都会邀请众多特邀选手“提高比赛成绩”,这也导致一些曝光度不够的赛事,可能无法吸引高水平的非洲跑者。

在国内运作着一批非洲跑者的马拉松经纪人陶绍明就曾在接受《体坛周报》采访时透露,虽然他旗下的非洲跑者在国内的众多赛事中“瓜分”着比赛奖金,但随着国内马拉松赛事的激增,这些非洲选手已经“快不够用了”。

黑人选手用各种方式保温防雨。

马拉松赛的“黑旋风”可能还要刮5年

越来越多的马拉松赛在中国遍地开花,连非洲兄弟都顾不过来了,那是不是意味着像长沙马拉松上的“中国跑者夺冠”这一幕会越来越频繁?

至少在一些马拉松经纪人看来,还需要一段过渡时间。

欧辰(Obed)是一位在上海求学的马拉松经纪人,这一两年间,他为很多赛事“引进”了不少优秀的非洲跑者,这些跑者也拿下不少冠军奖金。

在他看来,中国的马拉松现状有一种“随大流”的趋势,导致了所谓的比赛没有足够的精英跑者。

“很多人不是因为自己想跑,而是因为别人在跑。”欧辰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直言不讳,“就像这些办马拉松比赛的中国城市一样,他们办比赛是因为其他城市也在办。”

这些“洋中介”眼中的中国马拉松现状,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国内的赛事都需要“非洲兄弟”。

依靠非洲的顶尖跑者提高赛事水平,从而达到国际金标、银标赛事或者国内金牌、银牌赛事的标准,如今成了大多数马拉松赛事的“策略”之一。

“我必须说这种现象是有合理性的,无可厚非。有人愿意出钱请,有人愿意提供一个通道和平台,有人愿意来争取这个奖金。”知名跑步专栏作家王晓刚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

“有些刚起步的比赛会邀请国外的选手来提高成绩,而且不一定只有黑皮肤的选手。增加了所谓的‘国际性’,也能在媒体面前突出报道的亮点。”

但王晓刚也承认,这股“黑旋风”对刺激大众跑者几乎没有什么益处。而在5到10年之内,黑人选手“瓜分”奖金的情况并不会在国内改变。

“要解决可能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国内国外选手分开来发奖金;另一个是降低奖金额度,这样黑人选手来参赛的动力就不大了。如果不在金钱上做釜底抽薪的改变,是不可能撼动现在的状况的。”

因为天气原因,不少黑人跑者赛后出现不适。

“非洲兄弟”其实压力不小

事实上,控制非洲精英跑者在国内充当“奖金猎人”的欲望,并且鼓励国内跑者通过科学训练尝试马拉松,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新趋势。

据中新网报道,早在去年6月,中国田协就连续出台包括《马拉松经纪人管理办法》、《关于邀请外籍优秀运动员参加中国境内马拉松赛事的管理规定》在内的三个文件,对国内马拉松比赛邀请国外运动员进行引导和规范,中国田协其实并不鼓励所有的国内赛事都邀请外籍优秀运动员。

这多少反映出了管理者们对于如今马拉松赛事的思考——

一方面是赛事组织者邀请国外选手参赛,要额外花费一笔不菲的经费,同时对赛事品牌带来的正面影响力确实有限;

另一方面,马拉松赛事应该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普通跑步爱好者参与,几乎每项赛事的名次和奖金都被国外选手拿走,一定程度上也压制和国内跑步爱好者的参赛热情。

有意思的是,这些在国内马拉松赛事中逐渐产生的变化,也给非洲跑者和他们的经纪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从去年开始,各地赛事压低比赛奖金的做法就已经让欧辰有些忧虑。比如,合肥马拉松的奖金从3万美元变成了3万元人民币,主办方也不再花钱邀请外籍运动员了。

“比如贵阳马拉松,过去是很大型的比赛,可是现在第一名奖金才8000元人民币。”

在这位“洋中介”看来,这样的改变可能会把一场“本来很大”的赛事办成很小的规模,“赞助商会跑掉,对专业运动员的吸引力也会下降。”

不过,这样的变化和发展,到底会给中国马拉松带来怎样的变化,更应该多聆听大众跑者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