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遗嘱库服务已预约至明年5月,95%服务需求涉及房产

萧君玮 徐鸣慧/新民网
2017-11-21 15:53

二十天前,在长宁区的一场社区宣讲会后,关于遗嘱的问题被参会的老人们不断询问:“不写遗嘱,孩子能拿到房子么?”“子女对自己不好,遗嘱能约定把财产给谁么?”遗嘱,这份去世后留给生者的嘱咐,你知道多少细节?涉及到身后事,老人们避讳么?怎么写才能规避扯皮纠纷?11月2日,中华遗嘱库上海分库落地,为老人提供遗嘱服务。新民晚报新媒体记者实地走访。

至今,中华遗嘱库上海分库主任黄海波忙了两个多礼拜,接待不断的办公室总算趋于平稳运营。

这个遗嘱库的办公室位于长宁区一社区中心内的,桌上的几部电话时不时响起,都是咨询业务。当下,绝大多数遗嘱与房产有关。“没办法,房子现在是最值钱的财产。”黄主任给出一则数据,他们经手的遗嘱中,95%涉及房产。

上海遗嘱库提供的遗嘱证样本。  本文图片均来自新民网

在这间办公室开始提供服务的十多天时间里,很多人走进这里,诉说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背后,是一个个中国家庭。“有老伯一边流泪抱怨几个儿子对自己不关心,不来探望。一边却希望立下遗嘱,将房产平分于三人。也有老人希望立下遗嘱,将一切财产散给寺院僧人,只因与对方照看流浪猫狗结缘。还有如子女婚姻不幸福,老人希望将财产定向继承给直系子女,而不是成为夫妻共有财产的。”

“立遗嘱,是希望百年之后家里和睦。”

在记者采访期间,数对老夫妻互相搀扶前来咨询。心境虽各不相同,但最终预约排号后,不约而同地说道:“这样我就放心了……”

上海遗嘱库落地以来,每天都有老人前来咨询。

可以说,大多数老人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财产在身后不要变成家庭矛盾的根源。放心这两个字,是前来办理遗嘱的老人们最常挂在嘴边的。虽然遗嘱是身后事,但记者遇到的几对老人都说,完全不觉得避讳,反觉得很有必要。据悉,上海遗嘱库开放排队填写预约卡之后,已有约两千人前来排队。到明年,这里可以正式开始遗嘱登记服务,队已排到明年五月份左右。

遗嘱登记需要在录音录像等一系列严密的佐证下进行。

提前立下遗嘱,在国外已成气候,在国内刚刚起步。中华遗嘱库提供的服务,是五种法律认可的遗嘱形式中的一种——自书遗嘱加之见证人模式。黄主任介绍,不少老人自己写的遗嘱,因为笔迹难辨认或是缺少佐证,遗嘱公开后引发家庭持久矛盾。为避免这样的风险,在中华遗嘱库登记遗嘱需要全程录音录像,老年人要具备听说读写能力,写下的遗嘱必须是自己的意愿。在正式立遗嘱时,需要进入不受干扰的“密室”,在摄像头和录音机前完成书写,并存档入库。目前遗嘱库有22种范文,基本涵盖已知的各种情况。在信息采集过程中,立遗嘱者的文书将被规范成“法言法语”。以往,有不少老人希望立下遗嘱但不知道去哪里办理,遗嘱库的出现,正是看准了这一服务的发展空间。

(原题为《上海“遗嘱库”预约服务已至明年5月 95%服务需求与房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