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思勉人文高研院十周年:提供一片读书和思考的净土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程千千
2017-11-19 17:14
来源:澎湃新闻

思勉人文高研院庆典座谈会现场 本文图片:符哲琦 摄

华东师范大学的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得名于著名史学大家吕思勉,是中国最早创立的一批高等研究院之一。今年正好是思勉人文高研院成立10周年,11月18日,华东师范大学为此举办10周年庆典,并以此为契机,邀请全国各大高校高等研究院领导,召开第三届中国高校高研院联盟会议。

都说文史哲不分家,然而在高等教育日益专业化、细分化的当下,不同学科通常在不同院系下各自独立发展,很少有机会以体制形式相互碰撞和融合。于是,以多学科交叉综合发展、学术资源共享为宗旨的高等研究院应运而生,并迅速在中国普及。而创建10年的华东师范大学的思勉人文高研院正是个中翘楚。

始终将“养人”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在思勉10周年庆典上,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童世骏指出,思勉十年的成就不仅是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术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整个国家人文高研院、人文学科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童世骏(右一)

童世骏评价说,思勉人文高研院在推进国际化进程、培养优秀人才与搭建学术平台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深入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具体来说,思勉人文高研院成立后,与一些堪称人文学科重镇的国际一流学府,例如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和东京大学,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学习交流合作关系,并每年聘用国际知名学者作为讲座教授、访问教授。

在培养人才上,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始终将“养人”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设置青年研究员岗位,凝聚培养一批杰出的人文研究人才,为学校人文学科整体长远的发展积累后备力量。同时在厚实的学科积淀基础之上,潜心治学,推进人文学术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谭帆

至于搭建广泛多样的学术平台,思勉人文高研院一方面集聚人文学科的优秀研究队伍,搭建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学术团队矩阵,建设形成多个研究中心,初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人文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则开设思勉人文讲座,汇聚国内外人文学科的大家和大师,提升内在学术品质,已形成学术品牌,在海内外都享有广泛而良好的声誉。

“十年的时间很短暂,但在人文学科并不景气乃至艰难的岁月里坚持了10年,我想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谭帆在庆典现场说,“人文学术气息是一所高校的灵魂和根本,我想思勉在这一点上功不可没。”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周宪
除了总结思勉人文高研院的十年历程,与会人员也借此机会探讨了高研院在中国的发展。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周宪认为,高研院不是学校之中的一个独立王国,它更像一个化学反应堆,将学校别处不能燃烧的资源集中到一起,产生新的化学反应。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葛兆光则提出,高研院想要获得成功,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高研院不能仅仅满足于成为包容文史哲政经法的综合体,依然需要一个确切的方向和目标。“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开办时,我们决定从这些方面发展研究:一是从周边看中国;二是交错的文化史;三是艺术、图像、宗教、历史。最后我们明确了亚洲艺术、宗教和历史综合研究的定位,这样才可能会做出一些东西来。”葛兆光说。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葛兆光

基于思勉高研院的实际情况,思勉研究员代表、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杨国荣指出,高研院的作用和功能大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表现出学术研究的高地;二是提供了学术互动的平台,让不同学科互相碰撞,产生新的火花;三是提供了一个养人之所,在培养青年学生、储备人才的同时,也让一部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潜心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国荣  

而思勉青年研究员代表、华东师大政治学系教授崇明的发言也印证了思勉人文高研院的“养人”功能。他表示,思勉自由、多元、开放的气氛,以及对公共性、时代性议题的讨论令他感受颇深。在浮躁之风盛行的当下,思勉为他们提供了一片读书和思考的净土。

张济顺、葛兆光、谭帆、方平各位教授共同为吕思勉铜像揭幕  

让吕思勉铜像成为校园里的“定海神针”

座谈会之后,与会人员纷纷离席,一同前往吕思勉铜像的揭幕仪式现场。

吕思勉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严耕望所评选的“现代四大史学家”。思勉人文高研院成立于吕思勉逝世50周年之际,而吕思勉的学术精神也一直是思勉人文高研院的精神火炬。而在思勉人文高研院10周年庆典上,将吕思勉先生的铜像请入华东师大校园,正是最好的纪念。“从此在庭园里,我们可以常常见到先生,提醒我们该如何做人,做学问。”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历史学终身教授王家范在揭幕仪式上如是说。

吕思勉先生铜像的塑造者、华东师大美术学院副教授王曜也出席了揭幕仪式。尽管王曜已积累了丰富的现实主义雕塑创作经验,但此次为吕思勉塑像的经历十分特殊,是他艺术生涯中的一次突破。“吕先生留下的照片多数模模糊糊,面目不清,但我能感受到他身上那股传统文人的气象,”王曜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说,“他的面貌呈现出一种沉定的倦意,透出一种处事不惊的超然神意。当我塑像时,并不如之前那样偏重于人物形貌气质,而是更倾向于刻画他的灵魂,感觉自己是在庙里塑一尊佛陀罗汉。我想是吕先生的精气神促发了我的领悟,以后在创作中我也会自觉地往这个方向摸索。”

王曜还表示,如今的高校过于喧嚣,缺少对真才实学的追求。他希望吕思勉的铜像能够成为校园里的“定海神针”,让吕思勉醉心学术、处事不惊的传统文人风骨,能在现今的高校恢复和传承下去。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