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出版社建社60周年,传统出版社如何做好融合出版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实习生 鞠文韬
2017-11-18 13:39
来源:澎湃新闻

融合出版是当下出版界的热门话题。11月17日,“转型·融合·发展——融出版高峰论坛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建社60周年纪念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邬书林、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卫国、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长宗俊峰、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孙真荣、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汪荣明等专家学者,共同回顾了华东师大出版社60年的历程,并就“转型·融合·发展”展开交流。

纪念大会现场

邬书林称:“首先要有一个高远的立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了,要在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么一个大背景下考虑我们的使命,考虑大学出版社怎么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怎么按照中华民族复兴的要求,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务实的责任态度来把这件事情落到实处;第二,要抓住信息技术革命性发展的历史机遇,应用新技术,用新理念来做我们一流大学出版社的发展规划。”

当天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学者陈玉琨作了题为《新技术、新教材、新样式》的主旨演讲。“新技术是推动时代变迁的重要力量。出版离不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但今天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兴起对出版社提出了新挑战。”

下午的论坛

当当网副总裁陈立均分析了碎片化阅读时代下传统出版界已经失去和正在失去的“阵地”。“已经失去的,一是小说动漫网上的连载付费阅读,这本应该《萌芽》动漫、故事会等杂志的机会;二是高德、百度在做的地图导航,这本应该是地图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的强项;还有旅游、菜谱、两性、育儿等APP与微信公众号,本来也是该类出版社与杂志社的领域。”

正在失去的呢?陈立均认为是那些金融、教育、名录、医学等专业领域的内容阵地。“我相信现在市场上做最好的几个教育APP,恐怕都不是来自于在座的大学出版社。又比如医学类APP,最好的也不是来自我们传统出版社。”

在被屏读、碎片化阅读、个性化、多媒体、互动性充斥着的互联网时代,陈立均坦言传统的知识服务面临着很大困境。“首先屏读与纸书阅读完全不一样,过去纸读往往是深度阅读,但是屏读基本上可以被定义为浅阅读;接着网上出现了海量信息,现在是知识多了,但背后没有用的知识更多了,怎么去筛选又是一个问题。”

从当当的视角出发,陈立均认为眼下出版界还有选题重复、抄袭成风、盗版横行、定价偏低带来的低品效出版、粉丝经济下的盲目出版、强IP下的精品思维等问题。

“但新时代大学出版社不是没有自己的机会。一个是权威。比如信息筛选恰恰是大学出版社手里的王牌,因为每个大学出版社后面都有一个强大的大学,强大的教师队伍。此外还可以按人群受众进行个性化编写,强化以知识、内容为王,并且在将来让大学、大学生、当当进行结合。”

“最近行业热点中的阅文香港上市、听书爆发、知识服务等都与传统出版相距较远。数字媒体的发展,正在呈现出移动先行、视频先行、VR/AR、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等趋势特点,传统出版正在面对如何适应媒体生产以及内容消费新趋势等的挑战。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王健如此总结传统出版面临的“融合”大环境。

“回顾过去近十年的出版数字化转型历史,我感觉我们更多是在技术后面‘跟跑’。”王健称,目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要的“融合”产品模式有三:一是针对增值服务,构建书网立体产品;二是面向细分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三是服务终端用户,实现“融合”立体发布。

“第一个层面叫增值服务,比如我们为教材配了网站和大量相关素材,因为使用教材的老师对课件或数字资源有需求。”但王健认为,这样的服务是弱联系、非移动、无交互的。

第二个层面是出版社结合既有渠道,面向机构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王健举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两年做了‘美慧树’儿童早期教育全媒体解决方案。原本这是基于学前教育的一套书,我们开发了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平台,现在大概有近800所幼儿园在用。他的特点是以原创幼儿绘本为基础,为教师提供选课与备课网络系统、AR互动教学系统、教研培训平台,全新的家庭绘本阅读体验,园所与家长的沟通桥梁。”

第三个层面是满足用户的使用场景需求,实现“融合”立体发布。“我们这一两年来为面向市场的图书配套提供了三个渠道同时来服务用户,一个是PC网站,一个是微信服务号,还有一个专门的APP。”

为什么要有三个渠道?王健说:“我们原来发现单一渠道的发布可能很难去满足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多渠道发布给读者带来了很多方便。现在大量音视频资源已经不用磁带或光盘提供给用户了,我们作为传统出版社首先得解决读者最需要的场景问题。反过来说,我们作为传统出版社本身有内容资源优势,为什么不用我们自己的渠道把内容更好地推出?为用户服务呢?”在王健看来,传统出版社面对“融合”大环境要拒绝跟跑技术,要相信“场景”大于“技术”。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