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落幕,观众与艺术的距离更近了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7-11-18 22:52
来源:澎湃新闻

11月17日晚,上海大剧院,指挥家马克·伊万诺维奇。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捷克布尔诺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原本要在上海城市音乐广场上演户外交响音乐会,然而因为天气原因,整场音乐会搬到了室内,1200位观众也跟随着迁移。这一幕发生在11月17日晚的上海大剧院。

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工作人员透露,分析气象预报后,他们得知近几天上海将连续降温和下雨,为了保证演出质量、观演效果,“艺术天空”在上海大剧院的支持下临时更换了场地,将室外音乐会搬到室内,免费预约门票的1200位观众也被整体迁移到了大剧院。

演出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11月19日,上海国际艺术节行将闭幕,捷克布尔诺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将在大剧院上演闭幕歌剧《马克普洛斯档案》,目前,整个舞台都在紧张装台中,临时增演一场交响音乐会,不仅给工作人员增加了负担,演出成本也提高了。

“虽然演出成本提高了,但只要观众满意,我们都认为值得。”艺术节中心工作人员说。

随着捷克布尔诺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交响音乐会结束,“艺术天空”也随之落幕。一个月来,46台94场演出登台“艺术天空”,遍布全市16个区30个室内外场地。

室外音乐会被临时搬到室内。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因为演出以户外为主,又是深秋,“艺术天空”常常遭遇突发状况,然而艺术节组委会表示,他们并不会轻易取消一场演出。

11月13日,英国先锋派舞蹈团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上演《雾都孤儿》时,就遭遇了大雨。工作人员边向观众发放雨衣,边与演员清理舞台积水,看着工作人员和演员齐心协力,观众们也十分感动,全场无一人撑伞遮挡他人视线,演出得以顺利进行。

观众冒雨观看《雾都孤儿》。主办方供图

深秋变化莫测的天气也让艺术节组委会摸索出了一套经验。每一场户外演出,组委会都会在现场设立便民服务点,为观众准备应急雨衣,组委会还会邀请上海市气象局组成专家小组,制订天气预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及时通知观众。

四年来,“艺术天空”始终保证六成节目来自艺术节主板剧目,国内外艺术家也渐渐认识到“艺术天空”在扩大艺术传播上的效应,十分配合。有的艺术院团专门编排了适合户外演出的节目阵容,有的增加了互动环节,还有的承担起讲解和普及功能。

11月5日晚,赫尔辛基男声合唱团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演出时,就由一位团员担任曲目讲解。这位团员并不会中文,但事先请工作人员在稿纸上用音标逐字标注,虽然发音语调有点生硬,然而在场观众都听懂了他的介绍,现场气氛活跃,演出效果也不俗。

排队领票的观众。 吴景春 图

演前导赏、演出串联中,作曲家讲述着作品背后的故事、团长介绍着演出花絮、评论家们深入浅出教导如何欣赏……有了这些陪伴,观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有了前三年的经验积累,今年的“艺术天空”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有了更多拓展。

除了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和中山公园,“艺术天空”今年还增设了杨浦森林公园、静安公园等室内外场地,各区的演出场馆也纷纷加入,“让市民在家门口欣赏演出”更加落到实处。

据统计,今年共有近50万人次市民参与“艺术天空”系列演出,首轮放票6000张,一个小时内就有超过17万人次抢票,同时在线最高预订人数更是达到万人。

文化惠民的同时,“艺术天空”也在潜移默化提升市民的观演素质。

11月6日,赫尔辛基男声合唱团在奉贤演出,当地文广局特地制作“保持安静,请勿摄影”的告示板。观众们纷纷表示,这可能是奉贤观演历史上首台出现禁止摄影摄像的演出,为文明观演开了个好头。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