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批留苏学生忆留学岁月:个人和国家命运是紧密合一的

澎湃新闻记者 薛雍乐
2017-11-15 21:23
来源:澎湃新闻

“纪念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发表讲话60周年”座谈会。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 图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礼堂对中国留学生讲道。这段话曾激励了一代代年轻人走出国门、回国奉献。

60年后,当年在莫斯科见证毛泽东讲话的留苏学生大都八九十岁,白发苍苍,步履蹒跚。但当他们在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举办的“纪念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发表讲话六十周年”座谈会上谈起往事时,神采奕奕,思维清晰,还不时夹杂了几个俄语单词,仿佛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青春时代。

如今,出国留学和当年已经大不一样。1951年,中国派出留学生380名,其中留苏学生375名,拉开了新中国第一次留学高潮的大幕。而据中国教育部最新数据,2016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超过9成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十国。对今天的留学生来说,留苏前辈的奋斗史是否还有借鉴的价值?

“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无论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去苏联、东欧的留学生,还是后来改革开放后,以及现在的留学生群体,都是这样,所以依然需要努力、奉献的精神。”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左学金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不过,现在的条件在改善,特别是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吃苦、奋斗的精神可能在无形中受到削弱,这方面我们需要警惕。”

最艰难时期留学奋斗成学霸

出生于1930年的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教授管惟滨回忆起自己的留苏生活,依然心怀感激。在1953年赴苏联留学前,他收到国家准备的两大箱衣服,从夏装到冬装,齐齐整整。当时还有“三百个农民养活一个留学生”的说法,因此,“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可以说百分之百的留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

《中国教育报》2009年报道,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作为科学教育发展十年规划的一部分,中央决定大规模向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1950年,中国首先与东欧五国达成互换留学生的协议,派遣35名留学生。1951年,中国派出留学生380名,其中留苏学生375名。

1952年组建的留苏预备部当时为预备生提供了丰盛的伙食和齐全的衣物。“出国留学生不能搞得面黄肌瘦,国家再穷,也要保证他们的健康,”周恩来总理指示称。

留学生的生活并不轻松。东华大学退休教师郭曼丽回忆说,当时她和身边中国同学的生活可以说是“披星戴月”,每天总是最后离开图书馆的。起初,因为还不适应用外语上课,常需要苏联同学帮忙抄笔记。但在一年后,中国学生便脱颖而出,苏联同学反而来抢着借中国人的笔记来准备考试。

“我们这批人是国家最困难的时候送出国的,所以当时我们一心一意地要好好学习,回来报效祖国。”郭曼丽回忆说。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3000多名中国留苏学生在1957年11月17日现场聆听了毛泽东的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说,祝愿学生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现年79岁的上海电缆研究所高级顾问范载云对这“三个好”颇为自豪。他表示,当时不少留苏学生都非常注意锻炼身体上,而在学习上基本也都是全5分,他自己留学6年期间只拿过两个4分。而在工作方面,范载云回忆了自己参与南浦大桥建设的经历,“‘工作好’就是回国以后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我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就大家一起做。”

见证中苏关系风雨

据《中国教育报》数据,从1951年到60年代中期,近8000名大学生、研究生和进修教师,以及近8000名实习生被国家派遣赴苏留学,分布在苏联20多个城市的22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中。留苏学生见证了中苏关系的风风雨雨。

1939年出生的仇金泉曾于50年代作为中国少年先锋队代表访问苏联和匈牙利,各国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中恢复,和平与友谊成了各国人民的迫切需求。而苏联人民对中国孩子也非常喜欢,见面就会用俄语说“我爱你”,这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但中苏关系的恶化也开始影响到留学生的生活。据人民网转引《岁月无痕:中国留苏群体纪实》一书,留学生开始注意到,苏联对中国的报道明显减少,周围苏联人的言语也越来越谨慎。1960年6月至7月,在苏联学习的全体留学生分批陆续回国参加政治学习。而回到苏联后,有些中国学生遭遇了被人盯梢的情况。

而在1972年中国恢复公派留学、1977年扩大公派留学后,更多学生转向欧美国家留学。80年代,中国与苏联开始恢复教育交流。郭曼丽回忆自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与前苏联专家的学术交流时表示,她帮助介绍外国专家来到中国,或出国介绍国内的研究成果,都是希望成为中苏、中俄友谊之桥的“铺路者、修复者”。

据国际在线今年6月报道,2016年,留学中国的俄罗斯学生近1.8万人,留学俄罗斯的中国学生达3万多人,两国各类长短期交流人数约3万人次。随着两国政府的大力推动,预计到2020年,双方留学人数将增至10万人。

与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超过54万的总数相比,目前赴俄留学的人数不到5%,但在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会长熊健眼中,当前中国的发展给中俄教育交流创造了新的空间。

“‘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平台和机会,”熊健对澎湃新闻说,“‘一带一路’可能更多的是需要年轻人,尤其是熟悉国别情况、本土文化、当地语言的。在这个领域,年轻人可以发挥很大作用,而(老一辈留学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理想依然值得弘扬。”

“最大海归潮”下仍需奉献精神

如今,报效祖国的任务已落到了新一代年轻人身上。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回顾了中国百余年的留学史,并表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仇金泉表示,毛泽东对留学生的讲话鼓舞了他们这代人的奋斗,他也愿意将这些话语传递到自己的孙辈。

据《人民日报》今年9月报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正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人员回国,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增幅达58.48%。留学到底值不值、何时回国做什么最合适等问题也广受热议。

现在担任上海市政府参事的人口经济学家左学金表示,与新中国刚成立时公派留学生以参与祖国建设相比,当今的国家和世界形势都发生了剧烈变化,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科学创新方面也大有进步,这离不开几十年来留学生的贡献。如今,选择“海归”的留学生的年轻化趋势很快,有大量90后,留学目的地选择也有变化。

左学金认为,当前中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与科技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需要追求绿色发展,推动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则需要反对恐怖主义威胁、推动世界和平,这都需要年轻人做出努力。

“(和当年留苏学生相比,现在)学习的知识、理论体系、关于科技的想法可能会发生变化,但认真、努力、为国家奉献等这些原则上的精神,不会随着时代改变。”左学金对澎湃新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