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巴日图塔的村民在“转型”——说说我的绿色获得感⑩

2022-06-20 23:19
内蒙古

讲述人:

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巴日图塔村村民 苏喜明

讲述时间:

2022年6月6日

文字整理:

本报记者 白杨 吴檳廷

你见过“蓝色向阳花”吗?在我的家乡巴日图塔,大家把一片片蓝色的光伏板叫“蓝色向阳花”。你可别小看这一片片蓝板板,有阳光的照射,它们便能不停地进行“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为电网输送绿色能量。

苏喜明正在浇灌树苗。白杨摄

这蓝色的“向阳花”为啥会“长”在巴日图塔?故事还要从头讲起。

原本,我以为会像父母一样做一辈子种地的农民。

巴日图塔村在乌兰木伦镇西北,这里干旱少雨、日照强烈、风大沙多,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靠天吃饭的当地农牧民辛辛苦苦一年也没太多收成。

父母一辈子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付出、辛勤耕耘。那时的我,也觉得种庄稼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没成想,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却被发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按照规划,土地将流转后建设布尔台煤矿,我们也要转移进城安置。

大片的光伏板,源源不断地为电网输送着绿色能量。白杨摄

煤炭资源开发是维系国家能源供给的大事,党和政府给了好政策,我们也全力支持。

2013年,我们一家搬到了阿镇,住上了105平米的电梯楼,来自巴日图塔的一盏盏灯光,逐渐融入新北社区的万家灯火中。

从农村到城市,便捷的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让我们体验到了城里人生活的舒适,但也有不适应的地方:当物业收费员第一次上门时,我不理解住自己的房子还得掏钱;当看到小区里空闲的土地,就想上去撒把种子浇桶水,可惜“公共地盘”不能让我好好发挥。

“融城之路”并不轻松。城里花销大,光指望征地补偿款和补贴“坐吃山空”,心里不踏实。我一直思谋着再干点什么事……

就在这时,布尔台煤矿的采煤沉陷区要建设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内蒙古圣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丁向飞告诉我,农牧民通过与公司合作,每人每年还能分到1000元固定分红。

国电电力白音提布光储电站。李昱锝摄

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一株株萱草苗在光伏板下茁壮成长。白杨摄

虽然从没见过光伏板,也搞不懂光伏发电的原理,但晒太阳就能拿“阳光红利”,又一次刷新了我对家乡这块“宝地”的认知。越来越多村民和我一样返乡参与到基地的建设中。

从项目初期的场地平整到光伏区的绿化种植,都是我和村民们一路干过来的,我们又回到了曾经的土地,只是身份从农民变成了生态产业工人。

工作人员在监控室监测光伏板的发电情况和运行状态。白杨摄

光储电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光伏区进行巡查。白杨摄

在光伏项目基地搞绿化养护一天能给230元工资,一年能干8个月,将近5万元工资,加上进城补贴,一年能挣7万元。大伙儿造“绿”热情高涨,人人争当“绿化能手”,不断栽下希望,培植“富根”,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热潮涌动巴日图塔的土地上。

今年以来,我们的绿化进度已接近90%。拉苗、挖坑、栽种、培土、浇水,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看着这些小树苗萌出绿芽,展露生机,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去年栽下的果树已经挂了小果子。收成不错的话,基地还考虑建设深加工厂,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就是延长产业链。

除了光伏外围绿化,光伏板下的土地也要利用。我们种了紫花苜蓿、蛋白桑等优质牧草,不仅绿了山头,也为后期发展养殖打下了基础。目前,基地正计划建设万头肉牛养殖场。依托基地建设,按照“政府+企业+银行+村集体+农牧民”模式,下一步我们也要变成股民了!

苏喜明正在栽植萱草苗 。白杨摄

矿山生态修复了,还能源源不断输出绿色能源,我们农牧民也跟着致富了。我从农村走进了城市,又从城市回到了农村,正在悄然改变的,不是人、不是土地,而是观念和认识。如今的巴日图塔,成排的“蓝色向阳花”在天地映衬下整齐壮观,一幅蓝绿交织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全景链接

绿色矿山建设进阶2.0时代

如果说单纯的矿区植被建设保护是矿山生态修复的初级阶段,那么伊金霍洛旗打造的“绿色矿山新能源综合开发先行示范区”,搭建起绿色矿山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致富联结的桥梁,开启了绿色矿山建设的“2.0时代”。

伊金霍洛旗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加采煤沉陷区。朱肸摄

悠悠白云、蓝蓝晴空、萋萋芳草、徐徐长风,站在伊金霍洛旗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的观景台上,4.2万亩巴日图塔采煤沉陷区尽收眼底。大片大片的深蓝色光伏板依地势起伏,如同向阳花直面烈日,充分吸收着光的能量。因为种下了“向阳花”,这片采煤沉陷区一年可发电9亿千瓦时,实现年产值约2.55亿元,税收约5000万元,当地农牧民每年人均固定增收1000元。

成片的光伏板遍布采煤沉陷区,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朱肸摄

1000元只是起点,如何让农牧民从这方土地获得更多,“光伏+”模式打开了思路。伊金霍洛旗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还规划了“光伏+林业”“光伏+牧业” “光伏+农业”等。板下种植优质牧草,为后期养殖基地提供饲草料,养殖基地的有机肥料和矿区疏干水又可以为光伏场区的经济林提供养分。环环相扣,多产相融,农牧民还可以通过村集体经济入股方式再获利。生态修复成果得到巩固的同时,乡村振兴也有了产业的支撑。

紧随其后的是纳林陶亥镇北区15万千瓦项目。除了乌兰木伦镇50万千瓦和纳林陶亥镇北区15万千瓦项目 ,“绿色矿山新能源综合开发先行示范区”一期拟建设的1.2吉瓦光伏项目还包括纳林陶亥镇南区35万千瓦和札萨克镇20万千瓦项目。

不止于光伏,汇聚光伏、光热和风电等元素,并以此为基础,通过配置储能、发展电制氢产业,示范区将实现多种能源融合发展;同时依托新能源项目,带动多种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光伏项目进行矿区生态治理,并将生态治理和种植养殖相结合,实现农牧民持续增收。通过新能源的开发和“氢谷”的打造,引入相关上下游产业,促进地区发展;同时依托基地进行碳交易,为能源制造和消费企业提供服务。示范区建成后,预计可实现碳减排1100万吨。

鄂尔多斯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白杨 吴檳廷 刘博仑 李昱锝

原标题:《“光伏+”,巴日图塔的村民在“转型”——说说我的绿色获得感⑩》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