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时代回望《排华法案》:多元文化和种族主义始终并存

澎湃新闻记者 薛雍乐 实习生 沈馨妍
2017-11-01 20:29
来源:澎湃新闻
10月26日,纪录片《排华法案》中国首映式,在上海举行。澎湃新闻记者 沈靓 编辑 廉秀宇(03:03)
一场势均力敌的总统选举、一群愤怒于工作机会被抢夺的工人、视外国人为危险的排外宣传、收紧的移民政策和强硬的执法行动,这描述的不是今天的美国,而是135年前《排华法案》生效前后的美国社会图景。

2016年,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他在竞选中对移民和难民的强硬言论是否会转为具体政策,在美国社会引发焦虑。而近年来越发高调的美国极右翼组织活动,更给种族关系蒙上了暴力的阴影。在“大熔炉”形象面临危机之时,《排华法案》这项美国历史上首次禁止一个种族进入美国的立法再度频频出现在舆论场中。

华人移民的文件和审问记录。亚裔美国人媒体中心 图

“(《排华法案》时期和当前的时刻)100%是互相对应的,”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纪录片《排华法案》导演、作品曾获6项艾美奖的里克·伯恩斯(Ric Burns)10月27日在上海纽约大学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拍摄纪录片的想法始于特朗普上任前,但在他看来,美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使人们了解《排华法案》的历史变得更为紧迫。

对比19世纪末和21世纪初,伯恩斯表示,美国始终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欢迎多元文化的融合,一种则坚持欧洲北部白人后裔的特权。“也许我们需要经历极度不适、痛苦的时期,来直面这些问题。但即使没有特朗普,都会有人竖起(种族间的)高墙,”伯恩斯说,“我们依然在进行斗争。”

百年前的中国“虎妈”

2011年,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Amy Chua)出版《虎妈战歌》,以不准女儿夜不归宿、不准有科目低于A等“十不准”的严苛育儿方式在美国和中国引发争议。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战士般的华裔母亲形象确实在美国广为流传,也是一代代华裔努力实现“美国梦”过程中的共同记忆。

《排华法案》纪录片则挖出了100多年前另一名“虎妈”的故事。1884年,出生在上海周边的玛丽·泰普(Mary Tape)给小女儿麦米·泰普扎起头发、穿上连衣裙,带她去旧金山公立的斯普林菲尔德谷小学入学。她清楚美国当时正在实行排华政策,但她认为,自己儿时就移民美国,诚实工作纳税,女儿也在这里出生,他们和隔壁的白人家庭并无区别。

泰普一家,右一为玛丽·泰普,中间为麦米·泰普。 纽约历史协会 图

但学校却以麦米是华裔为由拒绝她入学。当年,泰普一家将小学校长和旧金山校董会告上法庭。尽管泰普一家打赢了官司,但旧金山校董会想了新办法,促使加州建立专门招收华裔及蒙古裔学生的公立学校,实行种族隔离,继续拒绝麦米进入斯普林菲尔德谷小学。

“亲爱的先生们,请告诉我!生而为华人是一件可耻的事吗?”玛丽·泰普在报纸上发表公开信,言辞激烈地质问校董会,“……我会让世界看到,在一个充满偏见的种族所治理的社会里,还有什么正义!”

尽管坚持挑战歧视政策,但1885年,专收华裔学生的公立“中华小学”在旧金山唐人街开学时,玛丽带着麦米和她的哥哥弗兰克最早出现在学校。在政策的挤压和旁人的歧视下,玛丽依然把教育视为得到公平对待的希望。

玛丽·泰普只是受《排华法案》影响的无数华人华侨之一。1882年,时任美国总统亚瑟签署《排华法案》,包括禁止华人劳工移民美国、剥夺华人移民美国公民权等一系列限制性措施,成为第一项禁止一个种族进入美国的立法。

法律的默许使排华舆论尘嚣直上,也引发了触目惊心的暴力事件。1885年,怀俄明州石泉城发生白人与华人矿工冲突,导致28名华人矿工被杀、15人受伤、78户住宅被焚烧。1887年,34名华人矿工在俄勒冈州斯内克河边被白人帮派杀害、尸体被抛入河中,凶手则无人受到惩罚。

尽管《排华法案》最终在1943年被废除,但其影响遗留到了上世纪60年代。2012年,美国众议院全票表决通过,正式以立法形式就《排华法案》道歉。

许多华裔高材生不知排华历史

华工在19世纪淘金热、铁路建设中的作用塑造了现代的美国,而《排华法案》曾深深影响了几代华裔美国人的生活,但这段历史在美国却仍然鲜为人知。纪录片导演伯恩斯表示,在美国确实有不少关于《排华法案》的研究,但感兴趣的学生需要去找特定的教授和书籍才能了解,因为它并不属于学校的必修课。

他的搭档、导演虞丽幸(Li-Shin Yu)则说,他们曾组织一群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威廉姆斯学院等顶尖大学的美籍华裔学生观看《排华法案》纪录片。看到一半时,他们不得不暂停电影,惊愕地感叹,他们得到了美国最好的教育,可竟对自己祖辈的遭遇一无所知。

担任历史顾问的纽约州立大学珀切斯分校历史系教授于仁秋也表示,在纽约历史学会公映时,一名接受过常春藤名校教育、担任学会董事会成员的知名律师在了解了《排华法案》后极度不安,为自己不知道美国历史上如此重要的事件而感到羞愧。因此,每次于仁秋受邀向美国高中教师讲课,他总会将《排华法案》的历史作为重要材料。

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如今的强硬政策在华裔群体中赢得了不少支持。据《南华早报》今年5月报道,“北美特朗普助选团”(Chinese Americans for Trump)自称在全美有7000名成员,其中多为40岁以上支持特朗普移民及难民政策的华裔移民。一名支持特朗普针对中东国家“旅行禁令”的华裔移民表示,理解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鼓励非法移民入境。”

但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第四代移民张少书(Gordon Chang)则看到了旅行禁令和《排华法案》之间的联系,认为特朗普针对特定群体的旅行禁令只是在利用人们的情绪,不够理性。

张少书的祖父就是《排华法案》的受害者,最后一次进入美国是在1882年,此后无法再回中国探亲,因为他没有移民证件,一旦离开美国就无法再次入境。

伯恩斯表示,每个移民群体中都有形形色色的人,并不是所有华裔都会对《排华法案》的故事产生共鸣。在他认识的美籍华裔中,就有人把拉美移民视为威胁,认为是时候对后来的移民关上大门了。

于仁秋则观察称,一些人对特朗普的支持并不是基于事实,他们选择性地学习美国历史,忽略那些不符合他们立场的内容,而不是全面地了解美国。因此,他们更需要好好坐下来,好好学习一下《排华法案》的历史,他们可能会受到触动,但也有可能不会改变。

美国社会始终存在两种声音

“(19世纪和现在的)排外言论是一样的,而且都默许了可怕的暴力行为。”纪录片导演虞丽幸沉重地说,“有人说,话语不重要,重要的是行动,但话语其实也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我们不了解历史,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决定。”

美国南方贫困法律中心数据显示,美国国内仇恨组织的数量近年来不断回升,从2014年的784个增加至2016年的917个。该中心主任海蒂·贝里希(Heidi Beirich)10月接受采访称,预计今年的组织数量将继续上升。

美国福克斯新闻台今年8月报道,犹太人组织宣称,2017年第一季度美国的反犹事件上升了86%。而拉丁裔、亚裔、穆斯林群体的组织也报告称,过去一年半中针对他们的仇恨犯罪大幅上升。

8月,数百名抗议者喊着“血与土”、“他们不会取代我们”等排外口号,高举火炬涌入美国国父杰弗逊创立的弗吉尼亚大学。次日夏洛茨维尔市的白人至上主义集会引发骚乱,造成3人死亡、30人受伤。美国极右翼组织的活动越发高调地出现在校园、街头和媒体上。

“至今,美国文化中的白人假设都是相当可怕的。”伯恩斯说,他就认识这样的中上阶层白人家庭,当他们听到别人说美国的种族划分已发生了剧烈变化时,会轻蔑地拒绝接受这一事实。这种情绪不只存在于蓝领工人中,并且具有政治影响力。

伯恩斯观察称,在当前美国舆论场的分裂中,持有不同立场的人接触的事实都是截然不同的,不再有媒体能得到普遍认同,人们的观点越发极端化,可能甚至超过了19世纪。

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12月调查数据显示,不同政党的受访者对歧视现象的体会完全不同,民主党人比共和党人更易看到美国社会中对穆斯林、拉美裔、犹太裔的歧视,而共和党人则更容易看到白人遭到的歧视。

于仁秋则更为乐观,他表示,19世纪美国的政治、社会氛围纵容了种族歧视的暴力行为,而20世纪60年代后,民权运动促使学校和课本发生了改变。如今,美国已存在一系列机制来制约种族歧视行为,人们意见也更加多元。当然,人们依然需要铭记历史,用历史的眼光批判性地讨论这些往事。

而对于中国国内的读者,于仁秋表示,《排华法案》的历史展现出,美国是一个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验”。正像费正清等美国的中国史学家呼吁从中国人的角度研究中国历史一样,希望中国人也能从美国人的角度学习美国历史,关注美国人内部的争辩,而不是将美国史仅仅视为中国外交史的一个注脚,这样将有助于两国间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