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雄狮穆赫塔尔和利比亚悲壮的反意殖民史

重光
2018-02-05 17:56
来源:澎湃新闻

2008年,卡扎菲访问意大利。在机场迎接他的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及其随从们西装笔挺,而这位特立独行的利比亚前最高领导人这回却一身戎装,还在军装上别了一张黑白老照片,这令意方十分尴尬。

2008年,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在机场迎接利比亚前最高领导人卡扎菲来访

这张照片将时间倒回了20世纪初,此时的利比亚正遭受着意大利的殖民入侵,战火四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为了拯救利比亚于危难之际,萨努西教团领导利比亚人民揭竿而起,试图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淹没意大利入侵者。

卡扎菲军装上的照片详图,为1931年萨努西教团军事统帅欧麦尔·穆赫塔尔(阿拉伯语: Omar Al-Mukhtar)被意军俘虏后所摄

在这场保卫战中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领袖,卡扎菲军装上的照片中的欧麦尔·穆赫塔尔即是萨努斯教团的军事统帅,他指挥利比亚军民进行游击战达8年之久,在被俘后宁死不屈,为利比亚的民族解放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成为利比亚的国家英雄乃至整个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反抗西方入侵的象征,被后人永远纪念。

萨努西教团军事统帅欧麦尔·穆赫塔尔(阿拉伯语: Omar Al-Mukhtar)的雕像

意大利的地中海内湖梦

1861年意大利通过“自上而下”的战争完成了统一,成功挤入列强俱乐部。尽管国力不济,始终处于列强末流,但意大利的野心却十分大,力图重现罗马帝国的荣光,将英法等列强统统打趴,把地中海变成自己的内湖。

117年的罗马帝国版图,意大利离光复自己祖先的伟业还差得很远

既然要把地中海变成自己家的浴缸,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自然要通过控制地中海南岸实现南北呼应,来完成这个伟大计划的第一步,而离其最近的南岸即是突尼斯与利比亚,两者自然而然地成了意大利南扩的第一站。

分“欧洲病夫”的蛋糕

奥斯曼帝国由于国力日益衰落,自17世纪中叶后对北非三省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的黎波里(今利比亚)的控制力逐渐归零,三省高度自治,实质上处于独立状态

1877年,奥斯曼帝国在与帝俄的第十一次战争中惨败,元气大伤,其在欧洲的领土丧失殆尽,更无力保护突尼斯与的黎波里(利比亚),近东的均势被打破,新秩序尚未建立。为了解决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引起的东方问题,英、法、俄、德、意、奥匈与奥斯曼,以及四个巴尔干国家在柏林齐聚一堂,商讨奥斯曼帝国的欧洲边界问题以及北非突尼斯与的黎波里两自治省的未来。

绿色标出的国家为马格里布(阿拉伯语,意为日落之地,是阿拉伯世界的最西端)国家,利比亚为其中之一。马格里布位于地中海与大西洋沿岸,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在会议中,德国为了将之前在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的视线转移出欧洲,支持法国接替奥斯曼帝国入主突尼斯与利比亚,达成欧陆均势。面对送上门的机会,法国自然不会放过,而突尼斯与利比亚名义上的主人奥斯曼帝国此时除了打打嘴炮表示抗议外,无计可施。法国于是在1881年派兵入侵突尼斯,将突尼斯变为其保护国。

1881年法军攻占突尼斯的斯法克斯城

意大利虽对突尼斯觊觎已久,但有贼心没贼胆,不敢和法国发生正面冲突,暗地里向法国要求一份与会奖励,而法国为了拉拢意大利,允诺将奥斯曼帝国的的黎波里塔尼亚(利比亚)让给意大利。两国在1902年正式签订密约,法国获得在摩洛哥的干涉权,意大利则获得在的黎波里塔尼亚(利比亚)的干涉权,但是意大利碍于自身国力有限,加之之前忙于在东非扩张,并没有立刻做出任何外交上或是军事上的努力来获得利比亚。

1910年的意大利本土与殖民地,即使加上未能实际控制的利比亚,意大利在海外的殖民地和其他列强比起来还是少得可怜

毫无必要的战争

1911年3月底,在非洲几乎被瓜分殆尽之时,意大利终于想起来自己在利比亚还有“应得的一份”。为了煽动民意,政府主导的宣传机构与民营报社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攻势,营造支持入侵利比亚的舆论氛围。在各类报纸的头版上,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利比亚被意淫成了矿藏丰富、水源充足的“流奶与蜜之地”,而利比亚的居民则被描述为成了与奥斯曼帝国有不共戴天之仇者,渴望意大利前来“解放”他们。更重要的是,由于奥斯曼帝国在利比亚仅有4000名左右的守军,若意军在利比亚进行军事行动,那仅仅会是一场“武装散步”。

与意大利媒体的宣传不同,利比亚90%的土地为沙漠

意大利于1911年9月26日至27日晚间向奥斯曼帝国递交了最后通牒,经过奥匈帝国调停,奥斯曼帝国同意以和平的方式将利比亚的控制权转让给意大利,但奥斯曼帝国仍拥有对利比亚的宗主权。这个提议有成功的先例,那时的埃及尽管是处于英国控制下“保护国”,但奥斯曼帝国仍享有对埃及的宗主权。但在民意的裹挟下,意大利居然拒绝了这个绝佳的和平交易提议,一心求战,并于9月29日向奥斯曼帝国宣战,武力索要利比亚。

1914年的埃及王国(实为英国的保护国,殖民地状态)领土,深绿色为埃及本土,浅绿色为英埃苏丹(埃及自1820年起便逐步征服了苏丹),亮绿色为1919年割让给意属北非的地区

奥斯曼帝国在利比亚的守军仅有约4000人,而且建制还不完整,而进攻的意军则数倍于土军,且装备更加精良。为了扭转劣势,奥斯曼帝国赶忙向利比亚增兵,然而:海上,奥斯曼海军总吨位仅为意大利海军的七分之一,且舰船大多状况不佳,装备落后,水兵也不如意军训练有素,开战后奥斯曼海军舰艇多次被意大利海军击沉,而意大利海军却毫发无损,奥斯曼帝国由此丧失了制海权,无法使用运输船来增援利比亚;陆上,利比亚与奥斯曼帝国本土之间隔了一个埃及,奥斯曼帝国虽然是埃及的宗主国,但埃及实际受英国控制,作为英国的保护国处于中立状态,而且英国对意大利的扩张行动开了绿灯,因此奥斯曼帝国又无法假道埃及运送军队支援利比亚。

贝鲁特海战中的意大利海军装甲巡洋舰

海路与陆路的大规模增援失败后,许多奥斯曼帝国的军官与士兵不得不打散建制,避开英国的监视,以各种方式秘密地借道埃及,自行进入利比亚参战。这样自然不会有多少增援能真正抵达利比亚战场,人数处于劣势的土军决心发动人民战争来对抗意军,土军组织起利比亚当地的阿拉伯人,号召他们摒弃前嫌,抛开民族、语言与文化上的差异,共同保卫“伊斯兰哈里发国”(奥斯曼帝国苏丹同时拥有伊斯兰教的政教领袖哈里发这一称号。),以“圣战”的方式对抗基督教入侵者。

萨努西教团与利比亚当地的多个阿拉伯部落民兵响应号召,加入了土军的战斗序列,图为欧麦尔·穆赫塔尔领导的一支萨努西教团骑兵小分队

很快约2万名阿拉伯民兵志愿加入战斗序列,与约8000名土军一道对抗已增兵至10万人的意军。土军所需的兵员、武器弹药与各种补给在穆斯林百姓的自发帮助下,源源不断地从突尼斯边境与埃及边境输入利比亚。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苏菲派萨努西教团(日后利比亚王国的基础)也与奥斯曼帝国站在同一边,共同对抗意军。

1883年时萨努西教团在北非的要塞与势力范围(红色部分)地图,可见其实力不容小觑

一些在土军年轻军官组织下的“圣战者”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他们不仅活跃在正面战场,也在敌后战场打游击。穆斯塔法·凯末尔上尉(日后的土耳其共和国国父)指挥一小群土军士兵与阿拉伯志愿兵在1911年12月22日的托卜鲁克战役中成功击败来犯的意军,暂时守住了托卜鲁克。

托卜鲁克战役中正在下达指令的穆斯塔法·凯末尔上尉(图左),其身后为阿拉伯“圣战者”

但在意军攻占利比亚沿海的的黎波里、德尔纳与班加西等地后,更多的意军飞艇与战机投入了战斗,同时奥斯曼方面则因丧失制海权与制空权陷入了被动挨打的状态。1912年,在意军增兵至14万人后,奥斯曼军队开始在正面战场上溃败,土军的补给线时常受到意军的袭击,再也收不到足够的兵员补充与补给,意军由此控制了利比亚海岸的大部分地区,并以此为基地向利比亚内陆推进。此外1912年夏天意军还登陆了奥斯曼帝国的罗德岛,力图以此为跳板直插土耳其本土,快速结束战争。

意军于1912年5月16日攻克奥斯曼帝国的罗德岛

随着奥斯曼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意大利利用其在战场上的优势,于1912年10月18日在法国洛桑附近的乌契与奥斯曼帝国签订了《乌契条约》,结束了这场利比亚争夺战。条约规定:奥斯曼帝国从的黎波里与班加西省撤军,将当地的控制权交给意大利。意大利由此终于打下了本可不流血到手的利比亚。虽然奥斯曼军队走了,但利比亚人民还在,萨努西教团还在;常规战争结束了,对抗意大利入侵者的人民战争仍在继续。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整个利比亚在意大利接管后不久就陷入了四处暴动与起义的状态,意大利殖民当局很快失去了对利比亚大片土地的控制,被迫从内陆地区撤出,龟缩在利比亚沿海的数座城市中。两年后一战爆发,意大利碍于国力有限,分身乏术,大部分意军班师回国,其国家重心也移回欧洲。萨努西教团于是趁机联合先前的盟友——奥斯曼帝国,以利比亚内陆为基地,进攻意大利控制的利比亚沿海一带,同时配合奥斯曼帝国攻击英属埃及。

1915年,萨努西教团开拔,攻击驻扎在埃及的英军

1917年,英军击退了萨努西教团的进攻,并与其议和,萨努西教团于是退回利比亚,重整旗鼓,集中兵力对付意大利殖民军。此时的意大利正为欧洲战事忙得焦头烂额,难以招架来势汹汹的萨努西教团,不得不与萨努西教团妥协,与之签订《阿克罗玛条约》,承认利比亚脱离意大利的控制而独立。

意军在的黎波里近郊的炮兵阵地

虽然表面上意大利放弃了利比亚,但这只是缓兵之计。待一战结束后,意大利卷土重来。1920年意大利政府与控制昔兰尼加(利比亚东半部)的萨努西教团达成协议,承认萨努西教团领袖赛义德·伊德里斯为昔兰尼加的埃米尔(阿拉伯语,此处意为省长),并给予意大利统治下的昔兰尼加自治权。

利比亚的三部分:绿色为的黎波里塔尼亚,红色为费赞,黑色为昔兰尼加

但萨努西教团领袖伊德里斯还没能赴任,意大利国内发生了政变,国家法西斯党与黑衫军在墨索里尼的领导下向罗马进军,胁迫国王改组内阁,组建新政府。墨索里尼由此成为意大利首相,国家法西斯党操纵的新政府决定发动对利比亚的再征服。

墨索里尼与黑衫军成员在向罗马进军的途中

1923年至1924年间,意军重新夺回了的黎波里塔尼亚与费赞,昔兰尼加北部的低地也被意军占领,但当意军试图进一步攻占昔兰尼加德尔纳附近的绿山时,遭到了游击队的强烈抵抗,而绿山的游击队正是由萨努西教团军事统帅欧麦尔·穆赫塔尔领导的。

绿山(阿拉伯语:Al-Jabal al-Akhdar)是利比亚最湿润的区域,年均降水量在400mm至600mm之间,当地植被茂盛,适合农业生产

骁勇善战的撒哈拉之狮

欧麦尔·穆赫塔尔是一位专业的《古兰经》讲师,从小在昔兰尼加的沙漠中长大,因此他精通沙漠战争的战略战术,对昔兰尼加的地形也十分熟悉,时常在指挥作战中以地利杀伤不适应沙漠环境的意军。早在1911年意大利与奥斯曼帝国交战时,穆赫塔尔就参与了保家卫国的“圣战”,并因其卓越的战功而一路升迁,至1923年4月当上了萨努西教团的军事统帅。

欧麦尔·穆赫塔尔的近照

穆赫塔尔时常从沙漠中出击,带着他的多支小分队对意军发动奇袭,得手后再依托沙漠地形匿踪。除了穆赫塔尔指挥有方,他的士兵们也训练有素,战法娴熟,他们攻击意军前哨,伏击意军部队,切断意军的补给线与通讯线,使得意军被打得团团转,进展缓慢。1924年意属利比亚总督为了攻占绿山,特意组建了一支反游击纵队,一度使萨努西教团的部队损失惨重,穆赫塔尔见招拆招,快速改变了自己的战术,并建立起了绿山到埃及-利比亚边境的补给线,防止被意军包围。1927年3月,尽管杰格布卜被意军占领,且意大利殖民当局的反游击战烈度愈来愈高,穆赫塔尔还是成功地在拉海巴奇袭了意军。在随后的一年中,穆赫塔尔重组了萨努西教团的军队,使之更适合游击作战。穆赫塔尔的杰出军事才能,就连他的对手——意属利比亚总督阿提利奥·特鲁齐中将也赞不绝口,称他有过人的毅力与极强的意志力。

作战中的萨努西教团部队,马上白袍者为穆赫塔尔

1929年1月,由于持续多年的战事对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且收效甚微,意属利比亚殖民当局被迫与穆赫塔尔领导的萨努西教团部队进行和谈,停火并相互承认对方的既有控制范围。但到了1929年10月,穆赫塔尔认为年初的和谈只是意大利人的缓兵之计,待其恢复过来之后就会再度攻击萨努西教团,不如先发制人,趁意军还在休养生息就一举消灭其有生力量,于是穆赫塔尔撕毁了合约,再次建立了萨努西教团部队的行动联盟,准备与意军主力决一死战。

一场战斗后正在休整的穆赫塔尔

1930年6月,萨努西教团部队对意军的大规模反攻以失败告终,意属利比亚当局与墨索里尼开始思考新的对策来应对穆赫塔尔的最后一搏。1931年,意大利关闭了利比亚-埃及边境上的杰格布卜口岸,并在边境线上建造了300公里长的带刺铁网防线,且有装甲车与战机守卫,防止萨努西教团在埃及的分部跨境增援利比亚战事。为了断绝了本土居民对萨努西教团的支持,意军不留俘虏,枪杀投降的萨努西教团士兵,昔兰尼加约有1万2千人被意军处决,所有昔兰尼加北部的阿拉伯游牧民都被被意军赶入集中营;绿山的全部10万人口(占昔兰尼加总人口的50%)也被意军强制迁移,在意军押送下徒步穿越沙漠,那些无法跟上队伍的妇孺老幼则被意军就地枪杀,幸存者被关入班加西海岸边的集中营,那里基础设施极差,缺衣少食,几无医疗保障,还时常要进行强制劳动,最后在1933年集中营关闭时,10万人中已有4万人死去。萨努西教团本身也遭到了意当局的迫害,其开办的讲经堂与清真寺被关闭,其拥有的地产被没收,萨努西教团的宗教实践也被禁止。

欧高伊莱集中营中被拘留的10万利比亚人

由于意军的层层封锁与种族清洗,萨努西教团部队补给耗尽、增援断绝,行军途中还要受到意机轰炸与意军追击的双重威胁,当地告密通敌者也会为意军通风报信。1931年,萨努西教团在利比亚最后的大本营——库夫拉绿洲被意军攻陷,穆赫塔尔指挥的萨努西教团军队处境日益艰难。尽管如此,穆赫塔尔还是继续领导萨努西教团军队抗击意军,直至1931年9月11日,他在苏伦塔遭遇伏击,受伤被俘,撒哈拉之狮近20年的抗意生涯走到了终点。由于意属利比亚当局希望利比亚的抵抗运动能随着处死穆赫塔尔而烟消云散,因而在经过短暂的审讯后穆赫塔尔被判处绞刑,随后于9月16日在苏鲁格的战俘营中穆赫塔尔被绞死在他的追随者面前,享年73岁。

被绞死的穆赫塔尔

在失去领袖后,利比亚的抵抗运动迅速瓦解,只有零星叛乱时不时还会发生,次年意属利比亚总督宣告历时九年“利比亚再征服”结束,利比亚人民虽由此彻底沦为了意大利殖民地。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希望,抵抗运动转入地下,萨努西教团仍在运作,穆赫塔尔的事迹仍被人们代代相传,他的名言仍振聋发聩:“在我们民族的词典里没有‘投降’这词,我们要么胜利,要么死去。”

利比亚10第纳尔纸币上的欧麦尔·穆赫塔尔头像

参考资料:

1.M. Şükrü Hanioğlu, A Brief History of the Late Ottoman Empi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9–10 and 69.

2.Wesseling, Henk (1996) [1991]. Verdeel en heers. De deling van Afrika, 1880–1914 [Divide and Rule: The Partition of Africa, 1880–1914]. Arnold J. Pomerans (trans.). Praeger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ISBN 0-275-95138-3.p9-10.p20-23

3. "Alliance System / System of alliances". thecorner.org. Retrieved 2007-04-03.

4. 30 September Italy and Trablusgarp (tr)

5.M. Taylan Sorgun, "Bitmeyen Savas", 1972. Memoirs of Halil Pasa

6.Crow, Encyclopedia of Armored Cars, pg.104.

7.Biddle, Rhetoric and Reality in Air Warfare, pg.19.

8.Hallion Strike From the Sky: The History of Battlefield Air Attack, 1910-1945, p. 11.

9. "1911–1912 Turco-Italian War and Captain Mustafa Kemal". Ministry of Culture of Turkey, edited by Turkish Armed Forces-Division of History and Strategical Studies, pages 62–65, Ankara, 1985.

10. Spencer Tucker, Priscilla Mary Roberts: World War I: A Student Encyclopedia, ABC-CLIO, 2005, ISBN 1-85109-879-8, page 945-946.

11.Beehler, William (1913). The history of the Italian-Turkish War, September 29, 1911, to October 18, 1912. 

12. Smallwarsjourna: guerrilla war organized by Young Turks

13.Treaty of Peace Between Italy and Turke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7, No. 1, Supplement: Official Documents (Jan., 1913), pp. 58–62 doi:10.2307/2212446

14."Treaty of Lausanne, October, 1912". Mount Holyoke College, Progra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5."Uşi (Ouchy) Antlaşması" [Treaty of Ouchy] (in Turkish). Bildirmem.com. 31 May 2009. Retrieved 24 August 2010.

16.Ian F. W. Beckett. The Great War: 1914-1918. Routledge, 2013. P188.

17.Adrian Gilbert. Encyclopedia of Warfare: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 Routledge, 2000. P221.

18.Melvin E. Page. Colonialism.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USA: ABC-CLIO, 2003. P749.

19. Wright, John (1983). Libya: A Modern History. Kent, England: Croom Helm. p. 33.35

20. Duggan, Christopher (2007). The Force of Destiny: A History of Italy Since 1796.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p. 496.

21. Encyclopedia of World Biography on Omar al-Mukhtar, BookRags.com

22. Libya profile - Timeline, BBC News Africa, 1 November 2011

23. More make-up (and hair dye) than his 40 virgin bodyguards, but Libyan leader Gaddafi is still a murderous menace, Mark Almond, Daily Mail, 12 June 2009

    责任编辑:熊丰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