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博士的脑洞|未雨绸缪是经济韧性基础,保持定力给改革空间

万喆(特约评论员)
2017-10-20 07:28
来源:澎湃新闻

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GDP增速6.8%,总体平稳,既符合预期,也符合期望。

韧性超预期

2017年第三季度GDP增速6.8%,略低于前两个季度增速,高于年初内外部对中国整体经济形势的预计。虽然有人喊出今年经济增速能够达到7%这样的“豪言壮语”。然而,在中国经济发展到现今,“唯GDP论”已经过去,多百分之零点一、二或少百分之零点一、二其实不是当下最能够体现中国经济状况的指标。

所以,在改革强力推进的过程中,大家对于中国经济增速的希望,是务必不能够失速,锐意改革而能够平稳过渡,实现稳中求进。

当前,从经济整体结构看,国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基本遏制脱实向虚趋势,整体向脱虚向实转化,转型升级初见端倪,新兴动能加快成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其中,工业结构优化,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7%,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1.6%,工业向中高端迈进;产业结构优化,前三季度,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商务活动指数继续提高;外贸结构优化,进出口实现快速增长,与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更为紧密,前三季度我国对俄罗斯、波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27.7%、24.8%和41.1%;收入结构优化,收入增幅加快,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42元,同比名义增长9.1%,且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目前看来,虽然本年度因各项改革举措推进,经济、货币政策又呈边际收缩态势,前高后低在所难免,但是基本面支撑好于预期,而结构性优化带来的红利正在弥补改革换挡带来的损失,整体呈现出韧性较好的局面。

未雨绸缪是韧性的基础

结构优化正在进行。这种形势得来不易。

上周,IMF连发两个主要报告,一是《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一是《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前一份报告释放出积极信号,上调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预期。可谓其乐融融;后一份报告则仿佛正好相反,认为全球金融稳定有所改善但脆弱性上升,经济增长恐怕面临风险。

看似矛盾的两份报告其实并不那么矛盾。讨论全球经济是否已经开始复苏,并不一定意味着新的危机和隐患不会存在。正相反,08年危机后,各国央行大力推进的货币宽松政策给了如今的进入复苏通道和经济增长极大支持,但背后的“副作用”是否因此就被乐滋滋的情绪所掩盖了?金融过剩的状态是不是因此形成而潜伏在各国经济增长“看上去很美”的数据背后了呢?

如果这样解读这两份报告,就会发现,这种论调在中国已经被提及,且已经做出现实的对策和反应。

从2014年提出“新常态”,2015年提出“三去一补一降”,2016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早已经做好了准备,不将经济增速提高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是要在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做足风险防控,放弃货币“大水漫灌”刺激的方式,着眼于经济“质”的促进,而非“量”的增加。

正因为如此,在经过了多轮政策部署,同时也经过了一些微观政策的试错后,当前经济才能够得以表现出一定韧性。

保持定力给了改革空间

更为重要和不易的是,持续保持清醒的认识。

去年起,对于经济究竟处在什么阶段、什么位置,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大讨论。几乎每一个季度经济数据面世,都要招致一波究竟已经“探底”,还是并未“探底”,已经“探底”且正在“回升”,或者虽然“探底”但并未“回升”的政界、学界、商界等“激战”。

到了今年,关于“旧周期”是否已经离去,“新周期”是否已经到来,成为一个相当有热度、有烈度的话题。许多人从理论到实际,从宏观到微观,从热门到偏门,举出许多例证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双方难以调和。

事实上,2016年“权威人士”给出的“L型”经济的判断,和2017年最高层给出的“不必过早谈论新周期”判断,虽然比各种争论都显得和缓,却自有千斤分量,隐藏了深意。

这种判断释放的信息,其实已经很明确的表示,对于经济增速的过分刻意,已然不是现下经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将问题放在一个更为宽泛的名义中,无非是让大家改变注意力方向,留出充分空间,而这个空间,是留给“改革”的。

在上半年金融加强监管的推进过程中,曾经因带来市场的较大波动而引发种种质疑。改革总会带来不可避免的转换损伤,因此,相当重要的便是引导大家的承受能力在更大空间内,从而有更多回旋余地践行改革。

这是一种战略模糊,也是一种战略智慧。目的仍然是韧性。先有认知上的韧性,才能保持定力,因而才能进一步完成改革,是经济真正获得韧性。

砥砺奋进是长期任务

如果说,十八大以来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从哪里来”,因此各项工作主要是“正视听”“正认知”。那么,十九大的报告表明,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到哪里去”,包括三个层次,“我们在哪?”“我们的问题在哪?”“我们的路在哪?”

我们在哪?从国际上看,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从国家自身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们的问题在哪?“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其实就是对社会“韧性”的要求。

我们的路在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改革刻不容缓。

无论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都需要深化改革,而深化改革需要韧性作基础、作保障,同时改革深化的目标也是增加、保证经济有韧性。过去经济“韧性”不足,与经济与政策的关系过于“刚性”有着最深切的关系。经济与政策的“刚性”关系太过紧密,则在经济调整的过程中,市场难以避免会出现波动,却无法有动力及弹性自我修复,造成“脆性”,这便是“硬着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化”,便是强调市场内生动力,加强市场弹性,使经济有韧性的重要方针。

改革深化仍然需要攻坚克难,市场化的推进仍然需要更多智慧和定力。砥砺奋进,仍是接下来的主要任务。

后记

当前,虽然经济运行平稳,但是固定投资、房地产开发在经济结构优化的过程中经济拉动作用正在消退,经济运行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仍多,皆不可小觑。

未来,当继续改革,完成经济韧性所需的机制性、系统性框架。冲刺是“接力赛”的重要环节,接棒也是。速度是赛跑的重要因素,韧性也是。

    校对:施鋆